國際學校內向女生變熱心學霸 獲75萬全額獎學金
&bsp; 現如今,出國留學似乎已經成為當下家長熱議的一個焦點話題,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什么時候送孩子出國留學最好?出國留學前是否需要就讀國際學校進行銜接等問題撲面而來,弄的家長們也都暈頭轉向了。日前,一名性格內向的女生就讀國際學校之后變成了熱心學霸,還獲得了75萬美國全獎,這一完美的蛻變相信不僅僅是偶然,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所以, 如何在新SAT中如何脫穎而出,大家還需努力。
要不要出國?什么時候出國?如何選擇國際學校進行銜接?準備去美國讀本科的孩子要不要高中就出國打好基礎?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專家對此類問題的解答:
寄宿VS走讀 如何選擇?
寄宿好還是走讀好?雙方專家各執一詞。寄宿學校可以節約路上的交通時間,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能力,讓孩子迅速融入集體生活。而走讀學校家長可以盡可能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關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實選擇寄宿還是走讀,主要看孩子的性格,他是不是已經強大到了脫離父母直接的關心和關愛也能更好的生活。畢竟寄宿學校1-2周才能和父母見一次面,孩子需要在高中課業相對繁重的情況下也能保證開朗樂觀,和同學友好相處,積極面對困難。做好這個準備以后,才可以讓孩子放心的寄宿,進入集體生活。
高中階段讀美高還是讀國際學校
美國高中的學生近十年呈爆炸式增長,從2004年的400人,上升到2014年的40000人,所有準備出國的孩子都在猶豫&ld;要不要高中出國?&rd;去美高讀書,最大的優點就是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學生的課內、課外時間都浸泡在英語的氛圍中,包括去超市、和寄宿家庭父母聊天都是英文,有更多機會融入美國社會。不過,寬松的環境也帶來一定的風險,學生在15歲就完全脫離了家長的管。而走讀學校下午3點鐘就放學,美國同學去參加社區活動,中國學生剛到美國的時候語言一般,如果自我管能力比較差,關在房間里打游戲,不和外界接觸,美國高中的學習效果就非常一般。Rex老師建議,高中要不要出國讀美高,孩子的&ld;自制力&rd;是第一考慮因素。
成長故事:從不善言談到75萬全額獎學金熱心學霸完美轉變
國際學校的學生什么樣?是不是英文流利、陽光自信、個性鮮明?Rex老師舉了某美國高中的兩個學生的例子,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國際學校的大部分學生。
學生Sa,美國高中畢業后考取了全美藝術名校,紐約大學電影專業,在初中階段,Sa是一個十足的叛逆學生,她玩重金屬、組樂隊、是老師眼中的&ld;壞孩子&rd;。但是在國際學校Sa的成長就非常自,大家尊重她的愛好和選擇,在圣誕party還邀請Sa和她的樂隊來表演。申請的時候也鼓勵尊重她&ld;選我所愛&rd;,避開了一般中國學生喜歡的商科、計算機等大熱專業,讓她有機會成為明日藝術家。
Sherry同學則完全相反,在普通中學,她是一個十足的&ld;好孩子&rd;,溫柔安靜、不善言談、成績優異,但是在國際學校的三年,安全突破了自己的性格,敢于表現自己,她在上海醫藥展會上做志愿者,幫助學校組織活動,策劃開學和畢業典禮,做手工、做甜品……這樣的Sherry,在高中畢業時,拿到了75萬全額獎學金的ffer,去美國讀生物工程專業,完成了自己從&ld;溫柔女生&rd;到&ld;熱心學霸&rd;完美轉變。
如何在新SAT中如何脫穎而出
這是在講座最后的家長提問環節最受關注的問題,今年SAT改革,寫作必考變成選考,SAT的三科瘦身成只有閱讀和數學,寫作可以選考,單獨評分。是不是寫作小白已經解放?勸告大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美國大學把寫作作為判斷學生&ld;批判性思維&rd;或者&ld;思考能力&rd;的主要方式,通過寫作來錄取他們需要的&ld;有想法的學生&rd;。
擇校從來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天賦有別,讀美高還是讀國際學校也不可以一概而論。
本文轉自國際學校招生的博客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