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大學生頻遭電信詐騙 一萬條學生信息賣200元(2)
新華社電 工信部26日稱,將進一步加大對虛擬運營商的監督管力度,并把實名制落實情況作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碼號資源、發放正式經營許可證的一票否決項。對違反實名制規定的虛擬運營商,工信部將嚴肅處,絕不姑息。
工信部表示,針對媒體報道的山東省臨沂市一女生被騙學費后死亡事件,工信部已開展了核查工作,已查實涉案號碼之一屬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另一涉案號碼屬中國聯通,據查兩個涉案號碼均登記了用戶實名信息。工信部已將核查的相關用戶登記資料等信息按照法定程序及時提供給了公安機關。
工信部將把實名制落實情況作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碼號資源、發放正式經營許可證的一票否決項。在其改落實到位前,一律不予通過其業務準入、碼號核配、擴大經營范圍等相關審批。對于改不力、屢次違規的,工信部將依法堅決查處,直至取消其相關資質。
一通陌生的來電,電話那頭的人能直呼你的姓名。他還知道你報名哪場考試,知道你正準備買房或新房將要裝修,知道你的孩子今年是否參加了高考……
近一周時間,山東臨沂接連發生3起電信詐騙學生案件。辛苦積攢的學費、生活費被悉數騙盡,更有兩個鮮活的年輕生命在悲憤交加中隕落。人們不禁追問,為什么騙子掌握的信息如此精準,還能及時更新?
如果說,實名制落實不嚴的虛擬號段為詐騙分子提供了&ld;隱身衣&rd;,那么被大量泄露與販賣的公民個人信息,無疑是他們屢屢得手的兇器。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有55%的網民收到過&ld;冒充公安、衛生局、社保局等公共機構進行電話詐騙&rd;的詐騙信息。近一年的時間,國內688億網民因垃圾短信、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達915億元。
個人信息的泄露途徑,無非是通過接觸數據的工作人員、儲存數據的第三方企業,以及憑借技術手段破解、竊取數據庫信息。信息泄露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倘若能第一時間發現數據被泄露,尚能為及時挽回損失與消除影響贏得主動。相反,假如對保管的信息數據不聞不問、麻痹大意,數據信息被大肆盜取卻還被蒙在鼓中,最終將難逃法律追責。
面對肆無忌憚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法律仍是最強有力的武器。去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相關罪名的適用情形與刑罰措施,同時增加了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要求。在司法實踐中,不少泄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已經受到法律的制裁。
巨額財富消解無形、美好家庭家破人亡、年輕生命接連凋零,公民個人信息泄露貽害無窮,更是社會難以承受之重。惟有從業者高度重視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護,職能部門不遺余力加強監督,司法機關嚴厲懲處泄露、盜取、販賣信息的黑手,才能為公民隱私穿上&ld;保護衣&rd;,不讓公民個人信息成為騙子手中的兇器。
之前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電信詐騙案例最為高發的廣東省,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接收過詐騙短信。此外360發布的2015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指出,包括&ld;中獎短信&rd;這類看似已經很不&ld;新鮮&rd;的詐騙方式,仍然在詐騙分子中有著較高的使用率。該報告的數據顯示,這類短信2015年度的舉報受害者人數占到手機舉報總數的168%,此可見,仍有很多人對于一些&ld;古老&rd;的騙術還并不十分了解。
&ld;尊敬的用戶您好:恭喜您的號碼已被湖南衛視&ls;爸爸去哪兒&rs;欄目組抽取為場外幸運用戶,您將獲得本欄目與贊助商送出的創業基金13800元人民幣。詳情請登錄活動官方網站*****領取。&rd;
&ld;您的話費積分已滿,可兌換33526元現金禮包。請用手機登錄https://10086llj/根據提示安裝完成后領取。&rd;
&ld;尊敬的工行用戶:您的電子密碼器將于次日失效,請速登入手機維護網站apibsap進行更新。&rd;
&ld;郵政通知:您有一份包裹已到達,因派送不成功。請速與工作人員聯系:020-8971****&rd;
相關專業人士提示,上述幾種類型的信息都高度疑似詐騙短信,接到類似信息用戶一定不要輕易點擊或者貿然回電,避免掉入騙子&ld;詐騙短信&rd;的圈套。
而針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季,近期相關監測顯示,一類短信專門&ld;瞄準&rd;學生和家長群體:&ld;家長您好!關于新學期的安排,請及時核對學生的資料是否正確!***xiaxa/hjidapk【校訊通】&rd;;&ld;通知!我校已開通校園通共育手機平臺s***/****/請及時下載。【教務處】&rd;;&ld;您好!這是上學期成績總計*****/5,請您查看!成績明顯退步,希望家長多關心孩子學習【班主任】&rd;。相關業內人士指出,暑假即將結束,仿冒&ld;學校通知&rd;的病毒或詐騙短信有活躍高發跡象。
專家建議,對于陌生來源的短信尤其是短信中提供的不明鏈接,千萬不要著急點開,對于不明來源的手機軟件也不要隨意安裝,務必先進行確認。此外,建議使用手機安全軟件對手機病毒進行定期查殺防護。
針對近日&ld;山東女生近萬元大學學費被騙走&rd;的消息,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中心主任田祖蔭在25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大大學生,尤其是大學新生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千萬不要上當受騙。
田祖蔭說,社會上總有一些黑心騙子,趁這個時候,以發助學金、介紹勤工助學崗位、拉贊助、拉捐助等名義為借口騙學生的錢。他提醒大學生有困難可以找學校、找資助中心,有問題可以打各省熱線電話、教育部熱線電話,拿不準的多問問老師、師兄師姐,千萬不要想當然,讓報賬號就報賬號,讓輸密碼就輸密碼。
裴智勇表示,對于網絡/電信詐騙,首先建議要認清事實,拋棄幻想。不要假想我們的個人信息還沒有泄露,對于個人信息泄露應有心準備,才不至于當有人叫出你的名字,說出一些信息時就盲目相信了對方。
要在對信息泄露有所準備的基礎上做到有效防騙。裴智勇認為,第一點就是對于陌生人來電,無論他對你的信息多么了解,都要果斷掛斷。之后撥打相關官方客服、銀行、運營商,或者接到所謂中獎信息就直接撥打節目組進行核實。其次,凡是特指到AT操作的,都是騙子。
相關業內人士指出,所謂電信詐騙,其本質上仍是詐騙的一種,與更為傳統的詐騙方式如熟人詐騙等相比,區別往往只在于有沒有具體的面對面的接觸和交往。電信詐騙是形式上通過電話、短信等電信通訊工具和方式,但從實施的過程來看,它實際涉及了個人信息管、電信工具使用、網絡使用環境、銀行資金管等多個領域的多個流程。所暴露的問題并不是電信一個環節的獨立問題。
資深電信觀察家項立剛指出,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犯罪分子成本很低,詐騙對象可能是遍及全國。&ld;比如說發動詐騙是從廣東甚至海外打來電話,詐騙的是山東孩子,最終通過銀行賬戶在海南或者廣西提錢,可謂效率高體系強。&rd;相比之下,假設山東孩子被詐騙去報案,派出所即使知道銀行卡的錢到了哪里,要想讓海南、廣西的銀行凍結資金,再到廣東去抓捕,辦案實施成本很可能就跟追繳的款項相等。
項立剛建議指出,國家亟須重新建立起一套針對電信詐騙的新辦法,&ld;這需要政府部門或者警方牽頭,同時把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各方聯系起來。比如,發現一個號碼疑似詐騙,就可以通知運營商合法地把他封掉;詐騙的錢匯到銀行卡里,可以及時通知銀行凍結,所有這些事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強大的溝通機制。如果不建立這套體系,電信詐騙的問題就不可能靠單一行業獨立解決,包括實名制建立起來也不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