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孕婦車中產子被困 救援人員救助母子平安(2)
7月5日,蔡甸區消泗南邊垸和沉湖兩處民堤漫潰,東荊河洪北大堤水位已達2694米,接近歷史最高,汛情緊急。7月5日晚,武漢西南郊區的蔡甸區防指做出決定,緊急轉移消泗鄉全鄉近2萬名村民。
7月5日晚間,新京報記者在蔡甸區消泗鄉曲口村看到,從下午3點開始,公交車就在村口待命。接到上級指示,要在6日凌晨零點之前把所有人都轉移走。
曲口村村民楊富義是晚上十點多接到轉移通知的。他患有膀胱癌,手術后白天需要尿袋,晚上睡覺需要一個桶。
接到通知后,他和家人帶上了必備的尿袋和桶,連夜步行到了三公里外的政府安置點‐‐漢南區的漢南中學。
6日凌晨,新京報記者在曲口村探訪時發現,一戶村民已經把一層客廳的家具電器全部轉移到了二樓。但仍在一樓客廳里徘徊。
&ld;家里沒鎖,擔心家里的東西。&rd;女主人說。最終,她還是被勸離。
7月6日上午6點前,曲口村1600人中,除了投奔親戚和在外務工的,最終有400名村民被安置在漢南中學。
在撤離前,水位已經淹到了村民的房屋門口。當地工作人員要求村民打開房門,讓水形成對流,防止房屋被沖垮。
多名村民,站在自己家門口,久久不愿離去。
武昌火車站
無法進出成&ld;孤島&rd;
當曲口村的村民緊急轉移時,大三學生莊越正準備從武昌火車站乘車去廣州。
7月6日零點30分,莊越進了武昌火車站后,雨越下越大。原本凌晨2點46分發車的列車,一直提示晚點。很多乘客滯留在武昌站內。
莊越說,站外電閃雷鳴。&ld;雨下得像刀子一樣,閃電從窗外劃過,候車室里就像白天一樣。&rd;
據湖北省防雷中心統計,7月6日0時25分到8時43分,武漢市共發生閃電2818次,6時到7時的閃電頻次最高,出現了758次。
站內滯留的乘客非常焦躁‐‐一有工作人員講話的聲音,乘客就安靜下來,生怕漏聽火車進站的消息。
6日清晨6點,當莊越準備改簽高鐵時,武昌火車站被淹,的士進不來,公交車出不去,地鐵站也被淹、停止運營。
&ld;個武昌站就像一座孤島,出不去也走不了。&rd;莊越說。
6日上午11點,到武昌火車站乘車的學生李雅晴說,火車站內積水嚴重。&ld;從地鐵站到火車站的路段,水深達膝蓋,有些地方過腰。&rd;
多名乘客表示,部分車次停運,火車站的大部分售票窗口都在辦退票手續。火車站的現場廣播向乘客告知,退票不再收取手續費。
6日上午,武昌火車站工作人員找來抽水泵抽排積水。
臨近中午,武昌火車站內部的積水已經基本清干凈,但車站旁邊的地下通道,水深仍然可以漫過小腿。火車站附近的公交車,都在免費接送乘客。
部分乘客選擇晚點的客車離開武漢,還有部分住在火車站附近的賓館,等待改簽后的車次。
武漢大學
被推遲的考試
7月6日上午,武昌火車站,12車次停運,38列火車晚點。而距離5公里外的武漢大學教學樓內,原本定于8點半開始的世界通史考試,也被推遲了一個半小時。
7月6日一早,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劉曉莉發現,小區內的地下車庫已經被雨水倒灌,沒法開車去學校了。而原定于上午8點半開始的世界通史考試,她是監考老師。
劉曉莉打開手機里的打車軟件,不停加小費、調度費,一直沒有人接單。她轉向家附近的公交車站。
&ld;等了20分鐘,一直沒有等到。&rd;劉曉莉說,同在公交車站等車的一位乘客告訴她,查詢了公交車實時定位軟件,她要乘坐的公交車線路一直沒有發車。
事后,劉曉莉才知道,個武漢交通幾乎癱瘓,多條公交線路都停運了。
最后,劉曉莉只能撐著傘、蹚著積水,步行去學校。
兩個小時,6公里,劉曉莉走到了武大校門外。&ld;校門那里的水及腰深,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沒了井蓋的排水井。&rd;
此時,人文學院的教學干事已經站在校門內等劉曉莉。&ld;可是只能隔水相望。&rd;劉曉莉回憶,兩人隔著幾米遠的距離,她手中的試卷還是沒法交到教學干事手中。
實際上,早在8點半,武大校方已經發出通知,安排在6日上午的課程或者考試可以申請延期。&ld;但學生們早就在考場上等著了。&rd;劉曉莉說。
劉曉莉手中試卷已被雨水打濕,最終只能緊急重新印刷。
直到上午10點,世界通史的課程考試正式開始。而劉曉莉趕到教室時。已經全身濕透。
武漢其他的高校也有學生被困校內。在華中科技大學,該校的紫菘學生公寓,多棟學生宿舍一樓進水。
上午10點,該校將事先準備好的橡皮艇投放到兩個宿舍區,給學生運送純凈水和面包等生活物資。
青山區
一場生命接力
就像武漢大學這場&ld;接力&rd;考試一樣,青山區真實上演了一場&ld;生命接力&rd;。
7月6日早晨六點多,王躍紅從青山區的家里出門上班。走到青山區建設三路116街公交站旁時,看到一輛私家車停在路邊的水里。
&ld;丈夫急得在水里打滾。&rd;王躍紅回憶,車里有一位產婦。&ld;孩子都出來了,臍帶還連著。&rd;
在救援人員到來之前,幾個路人圍著車門,吵吵嚷嚷出主意。&ld;我甚至還想找一把剪刀消消毒把臍帶剪了,人命要緊。&rd;王躍紅說。
武豐消防中隊的救援人員趕到時,寶寶的臉已經發紫,產婦身體虛弱,有輕微的昏迷狀態。
一位參與營救的消防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產婦的丈夫當時特別著急,手搭在產婦的肩膀上,一直顫抖。
很快,救援人員到附近的武漢市九醫院找來兩名醫護人員。產婦和寶寶被從拋錨的私家車中轉移到消防車內,并轉移到醫院。
事后,救援人員打電話給王躍紅,說產婦已經送到醫院,母子平安。&ld;中間一共用了不到20分鐘。&rd;王躍紅說。
新京報記者 張維 曹曉波 實習生 漆秋豆 張笛揚 宋佳
&bsp;
&bsp;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