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少數民族大學生勇救落水兒童:不能見死不救
&bsp;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共56個民族組成,各民族之間血脈相連,在交流、融合中共同發展、進步。呈現出一家親的和諧氛圍。日前,三名見義勇為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奮力救起不滿六歲的落水兒童,受到大家的一致贊揚。
&ld;感謝三名少數民族大學生救了孩子的命!&rd;6月2日,前些年從甘肅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二團十連務工的杜軍紅、王運蘭夫婦,帶著不滿6歲的兒子杜瑞強專程趕到南疆軍墾新城阿拉爾市的塔里木大學,向三名少數民族學生表示感謝。
三名見義勇為的少數民族學生,分別是塔里木大學預科4班男生阿曼&iddt;賽提(哈薩克族)和預科12班兩名女生塔來古力&iddt;吐魯孫(柯爾克孜族)、古麗熱亞尼&iddt;阿斯哈爾(哈薩克族)。
5月28日恰逢周末,三人一起沿沙漠公路S210省道騎行百余公里,到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沙雅縣游玩。下午6點半左右,他們返校途中,在十二團十連附近的塔里木河南干大渠橋頭歇腳。
&ld;不好,有人掉進渠里了!&rd;他們突然發現,有一個小孩順著水流漂了過來,身子漸漸下沉。水渠邊,一個稍大的小女孩雙手握著木棍,伸向水渠中央試圖營救。
三名學生從橋上飛奔下來。哈薩克小伙阿曼縱身一躍,跳進渠里,奮力向男孩靠近。他緊緊抱住孩子的腰,將男孩舉出水面,慢慢向渠岸靠近。隨后下水的塔來古力和古麗熱亞尼則手拉手,在水渠邊上接應,合力把小男孩救上了岸。
&ld;再遲一步,孩子可能就沒救了!&rd;塔來古力回想起來有些后怕。上岸后,小男孩面無血色,嘴唇發紫。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小男孩平放在地上,雙手交叉按壓胸部。小男孩嘴里先后吐出幾口水,逐漸恢復了知覺,睜開了眼睛。
塔里木河南干大渠距離阿拉爾市5公里,是在兵團軍墾戰士1965年修的鵝卵石引水渠基礎上改建的水泥渠,渠深近兩米。
&ld;當時只想著救人要緊!當我靠近孩子的時候,水已經到了我的脖子,渠水又深又急,我也不會游泳,還穿著衣服,在水里動作很困難。如果沒有兩名女同學接應,后果真是不堪設想。&rd;阿曼同學說。
&ld;大家不分民族,都是一家人。我們是大學生,不能見死不救,這是我們應該做的!&rd; 塔來古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