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留守少年離家出走 孤獨日記刺痛母親心
&bsp;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留守兒童問題日漸引發大家的關注和熱議。為了給他們營造一個充滿愛的成長環境,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最需要的還是家長們的貼心陪伴,唯有這樣才能撫平留守兒童之殤。近日,一16歲留守少年憤然離家出走,兩篇孤獨日記記錄下了這個少年內心的真實想法,卻深深地刺痛了母親的心。
3月27日,16歲的鄭志晗離家出走。家人從監控視頻中看到,他上了從中江縣興隆鎮到成都的大巴車,住進了一家賓館,次日下午退房。之后,音信全無。
鄭志晗是個留守少年,父母在廣東打工,他從小跟著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長大,每年僅在過年時見到父母。他離家出走后,其母袁春芳找到他的兩篇&ld;日記隨筆&rd;。&ld;孤獨伴我成長,我和獨立青梅竹馬……&rd;兒子&ld;日記&rd;里的這些文字,猶如一把利刃,刺痛了袁春芳的心。
3月27日下午,在廣東打工的袁春芳接到老家父親的電話,&ld;娃娃走掉了!&rd;當天,她的兒子、16歲的鄭志晗沒去上課,當老師和家人發現異常時,他已坐上了前往成都的大巴車。家人報警后,警方調取的天網監控顯示,3月27日下午3點12分,鄭志晗登上了從中江縣興隆鎮前往成都的大巴。此后,通過警方調查,3月27日晚,鄭志晗入住金堂縣&ld;康德賓館&rd;,并于次日下午3點退房。但當家人趕到這家賓館的登記地址時,卻無法找到賓館,線索就此中斷。
4月1日,袁春芳回到興隆鎮老家,通過銀行卡信息查詢,她查到兒子在3月27日晚上取出了銀行卡內的最后300元錢。這張銀行卡是兒子的生活費卡,她每月會打1000余元進卡中。當晚7點49分,在收到兒子的取錢短信后,袁春芳曾撥打兒子的手機,提示在通話中,之后再打便提示關機。袁春芳和家人還來到成都尋子,但沒有任何進展。
兒子離家出走后,袁春芳聯系了他的同學和老師,但沒人知道鄭志晗為何會突然離家。&ld;兒子的成績中上,平時在學校里也很乖,同學和老師反映,事發當天和最近,他都沒有發生過什么特殊的事情。&rd;袁春芳說。兒子出生以來,自己和丈夫就在廣東打工,兒子家中老人照看,每年僅在過年時,他們才會與兒子相聚。&ld;他性格比較開朗,和我們關系也好。平時,我們和他經常打電話,他有什么事也會給我說。3月8日那天,他還給我發了短信,祝我節日快樂。&rd;
兒子離家后,袁春芳翻遍了兒子的書籍和作業本,在其中一本筆記本上,袁春芳發現了兒子留下的兩段文字,她稱之為&ld;日記隨筆&rd;。&ld;孤獨伴我成長,我和獨立青梅竹馬。我和信仰做朋友,我和苦難一起微笑……&rd;&ld;自2008年開始,我大腦中的惡魔就慢慢蘇醒了,今年尤為猖狂可惡,攪亂了我的生活,把我扔進了窯洞里,又黑又冷……&rd;在這段文字的背后,他還總結了自己的&ld;負面情緒&rd;:過分悲觀、過分自信。
鄭志晗的一名同學發現,在3月27日下午,鄭志晗的說說更新了一段文字,是一段語法有些錯誤的英文,翻譯成漢語是:&ld;不能選擇死亡,就選擇離開。&rd;但這段內容隨后被刪除。
這些發現讓袁春芳意識到,自己平時忽視了兒子的心問題。&ld;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他過得很開心。我們盡量在物質上滿足他,他要什么我們基本都買給他。但我們沒想到,他心上有困擾,現在看來可能都有自閉癥了。&rd;昨日下午,在成都遍尋無果后,袁春芳返回興隆鎮老家。她的情緒幾乎崩潰,流著淚說:&ld;兒子,回來吧,有什么事情家人與你一起承擔&rd;。
成都商報記者 胡挺 實習生 周昀 攝影記者 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