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12歲單親男孩被托管在旅館一年多 爸爸杳無音訊
&bsp; 單親家庭的孩子本就應該多給予關懷與愛護,他們長期缺乏一方的照顧,自然會非常缺乏安全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近日,據悉四川一12歲單親男孩被爸爸托管在一旅館內一年多,隨后便消失了蹤影、杳無音訊。但是可以看出,孩子十分想念父親,十分想家。
&ld;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rd;這句話,在樂山市井研縣周坡鎮石馬村12歲的單親男孩小康(化名)心里,已經默念了不知道多少遍。1年前,小康被爸爸托管在當地一家旅館,隨后爸爸就外出務工,至今音訊全無。
欠了旅館幾千元的費用,小康以為過年時爸爸會回家,可是,直到要開學了也沒見到爸爸的身影。最終,在當地鎮、村干部的幫助下,小康順利入學,也被三叔和三嬸接回了家。
可是,&ld;爸爸究竟去哪里了?還會回來嗎?&rd;小康有很多疑問,但他不知道應該問誰。爸爸的手機,始終停機。
小康1歲多的時候,媽媽就離開了家。在孩子的記憶中,沒有母親的形象,甚至一張照片都沒有。11年來,他一直和父親龔先生生活。
為了生活,在小康上幼兒園后,龔先生把他全托到當地一家幼兒園,然后就外出務工了。
一開始,龔先生還按時交學費,后來,學費不交了,幼兒園不再愿意接收孩子,龔先生的妹妹把欠幼兒園的3000多元學費交上后,把孩子帶回了家。
此后,小康便姑媽一家照顧。龔先生繼續在外面打工。
對于小康而言,住進姑媽家,總算有了歸屬。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姑媽置辦。龔先生很少會主動打電話詢問情況,每次都是姑媽把電話打過去,小康才有機會和爸爸說上幾句話。
雖然與家人的聯系次數少,不過,在外出打工的六七年時間里,每年過年,龔先生還是會回家。
但今年春節,不知道怎么回事,龔先生既沒有回家,也和家人斷了聯系。于是,被寄放在周坡鎮一家旅館的小康,無處回家。
為何被寄放在旅館,這事還得從去年說起。
在姑媽家住了五六年,于姑媽也有孩子,僅靠打工維持生活。于是,姑媽便和龔先生商量,讓小康回到他的身邊。
當時,龔先生想帶著小康去自己打工的成都讀書,但最終未能實現。2015年春節后,龔先生找到周坡鎮上的一家旅館,以每個月1000元的費用,把小康寄放在這里。一來,孩子就在周坡鎮中心小學讀書,上學近;二來,也為姑媽一家減輕了負擔。
就這樣,小康住進了旅館,龔先生又出去打工了。
龔先生預付了幾千元費用,但后來打不通電話了,直到今年臨近過年,于欠了旅館6000元錢,旅館老板不愿意再照顧孩子。
今年過年時,從外地打工回來的姑父得知龔先生沒有回來,于是,他趕到旅館把孩子接回家過年。
龔先生過年不回家,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而且他的電話也打不通,這讓他的兄弟姐妹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ld;是不是被抓起來了?&rd;想到龔先生長期一個人在外面打工,電話聯系不上,家里人懷疑龔先生出什么事情被公安機關&ld;抓了&rd;?
后來,家里人從當地派出所打聽到沒有這回事。&ld;那他到底在哪里?&rd;兄弟姐妹們發動身邊的親戚、朋友幫忙打聽,但直到現在,依然沒有龔先生半點音訊。
今年過完年,眼看學校開學的時間就要到了,還沒聯系上龔先生,孩子的下一步怎么辦?這個事情,被石馬村黨支部書記鄧永剛獲悉了。
鄧永剛急忙把事情告訴了駐該村&ld;第一書記&rd;王京川,周坡鎮黨委書記李光大也聽說了這件事。于是,他們一起找到了小康和龔家的兄弟姐妹,和大家一起商量怎么解決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問題。
得知孩子開學需要伙食、學習資料等費用,王京川拿出600元給鄧永剛,請他幫忙交給學校。后來,在大家的商量下,小康住進了他三叔家。
但三叔常年在外地打工,三嬸因為身體原因,干不了重活,家里還有兩個孩子,生活拮據,現在加上小康,生活更難了。
了解到這些實際情況,村干部將小康的事情上報相關部門,小康被納入低保對象。后來,考慮到小康上學需要步行1個多小時,有好心人送了他一輛自行車。
小康學習、生活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這是值得高興的事,可是,龔先生究竟去哪里了呢?鄧永剛和王京川曾專門到周坡鎮上的派出所,在公安部門的人口信息系統中了解到,龔先生的身份信息是正常的。&ld;說明沒有出什么事情。&rd;大家放心了。
在小康的心目中,姑媽像媽媽一樣疼愛他。現在在三叔家,三嬸照顧,生活也沒有擔憂。可是,小康說,他還是想和爸爸一起生活。
&ld;爸爸以前都不怎么關心我,平常也不會打電話問我有沒有生病啊?成績如何啊?基本都是我們打電話去問他。&rd;在小康的印象中,因為聚少離多,和父親的關系并不是那么親密。
這次父親音訊全無,小康只能淡淡地應對:&ld;如果他想回來,早就回來了,如果不想回來,也沒辦法。&rd;小康說:&ld;從小到大,周圍人都說我沒爸沒媽,這樣的滋味我已經習慣了。&rd;說這句話時,孩子蹲著,頭很低,臉龐貼在膝蓋上。
盡管感覺生活無奈,但小康有時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父親的好:小學四年級的暑假,爸爸回來,送了他一部手機,現在,他還喜歡拿著這部手機聽歌;爸爸以前在成都打工,放暑假的時候,爸爸會接他去成都玩……
談到這些時,小康一字一句地說:&ld;如果可以,我還是愿意跟著爸爸一起生活。不管多么貧窮。&rd;說這話時,他將目光投向遠方,呆呆地,像在思考什么。
雖然爸爸的電話已停機,但號碼仍然寫在了語文書上。小康說,因為翻語文書的次數多,多翻一次,印象會更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