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均分比女生低近20分!學校為拯救男孩試點男生俱樂部
&bsp; 日前,一則有關男生均分比女生低近20分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關注,為何男女生之間的差距如此懸殊,人們不禁開始反思,于是學校也跟著開始出手拯救男孩,著力培養他們的男子氣概以及陽剛之氣。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能夠有所改善,但是針對學校開設&ld;男子俱樂部&rd;,又是眾說紛紜。
男孩子的均分竟會比女生低20分?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曾經的一次調查引發了學校的思考。揚子晚報記者昨天了解到,該校日前成立專門培養的&ld;男生俱樂部&rd;,要培養男生的&ld;男子氣&rd;!這是不是個好主意?揚子晚報北京兩會特派記者也采訪了部分代表委員。
學校新點子
男生均分比女生低近20分!學校要出手&ld;拯救男孩&rd;
據介紹,新城初中近兩年男生的數量越來越多,但男女生發展的勢頭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差距。在新城初中去年舉行的十年校慶教育論壇上,一場關于&ld;男孩教育&rd;的討論引發了大家的思考。該校邵靜老師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學業成績方面,2014-2015學年初二期末考試,女生均分比男生均分高1865分; 2014-2015學年初一期末考試,女生均分比男生均分高74分。也就是說,初三學生上學期期末考試,男生均分比女生低了近20分。這樣的差距令人吃驚。
成績不如女生,身體方面呢?邵靜老師又調查了近幾年初二學生的體育測試成績。2013年,50米男生平均跑82秒,2014年是8225秒;1000米,2011年平均跑4分11秒,2013年4分56秒,2014年5分06秒。也就是說,同樣是初二年級的學生,男生是越跑越慢了。在一些常見疾病上也是如此,最近兩個學年比上兩個學年的發病率增加了不少,男生結膜炎的發病率竟一度高達3711%。
這樣的調查引發了該校韓暉校長的深思。&ld;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從幼兒園到小學,甚至到初中,女教師的比例非常高。在幼兒園的女教師比例幾乎是100%,小學則在90%以上,到了初中可能勉強在70%,像我們學校還算比較好,但也有60%,男教師只占到一小半。這種性別差異造成男孩從小所受的教育,可能從思維習慣、處問題的方法、心胸、想、關注的話題等,都有所缺失或偏頗。&rd;韓暉直言不諱地指出,在一個柔性環境里培育出來的男孩,很難在其三觀形成時突然要求他有一個大跨度,這也是不太公平的。&ld;包括在男孩小時候,推薦讀什么書,用怎樣的音調去讀,都有影響。可能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男孩們接觸的更多的是陰柔之美,難見陽剛之氣。&rd;
新城初中試點&ld;男生俱樂部&rd;!首批29人要培養&ld;陽剛氣&rd;
那么,究竟如何在現行體制之下,讓男生更具有&ld;男子氣&rd;?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新城初中決定,從初一年級開始,試點開設&ld;男生俱樂部&rd;!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日前,新城初中&ld;男生俱樂部&rd;的首批29名成員已經開設接受&ld;培訓&rd;。
&ld;我們讓男生們自愿報名,大概有100個孩子報名想參加。&rd;據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于這個&ld;男生俱樂部&rd;還是試點,因此學校經過了兩輪篩選。&ld;我們并不是說要挑出特別優秀的來訓練,而是我們要有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男孩參與到這個俱樂部中來。&rd;據了解,最后29名學生成為了這個&ld;男生俱樂部&rd;的首批學員。對他們來說,每周要進行一次活動,接受&ld;男孩課程&rd;的培訓。
那么,究竟怎樣培養&ld;真男孩&rd;?記者了解到,新城初中系列男孩課程和活動包括在軍訓中鍛煉男生堅毅和超越自我的品質,在運動會中培養男生集體精神、協作精神、堅強的毅力、強健的體魄,在學校的校本課程中開發訪學、街舞、辯論賽等課程,培養男孩睿智果敢、應變表達、團隊協作、廣闊視野等素質。&ld;我們會設置一些適合男孩的課程,加大力度和強度,鍛煉孩子們的&ls;男子氣&rs;。&rd;韓暉校長表示,&ld;男生俱樂部&rd;只是一種嘗試,但是&ld;男孩教育&rd;存在的問題應該引起大家的思考。&ld;我們可能還看不到這些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但是,&ls;80后&rs;獨生子女太多了,他們更多地受到家庭關注,而承擔的責任、所受的磨礪遠遠不夠,然而他們終將有一天成為國家的中堅力量,將影響到以后國家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考慮這些問題,找到適合他們應對未來的教育。&rd;韓暉建議道,解決這些問題,要從教師隊伍的安排,從幼兒園、小學到初高中的課程設置,對男孩的評價標準,以及從學校和家庭相互結合等方面對男生的潛質進行挖掘,特別是在創新、勇于探索、博大胸懷、包容等品質方面的培養做出努力。
聽代表委員激辯
正方
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教育局局長張元貴:
利于孩子健康發展的改革都值得鼓勵
張元貴說,淮安目前都是男生女生混合上學的,學校為男女生提供一樣的服務。&ld;當然,我們也發現男生和女生在興趣上的確會有一些區別。比如女生在參加藝術、閱讀、語言、形體訓練等方面的社團比例上會更多些,男生對科學探究、學科競賽興趣班、競技體育方面感興趣的人要多一些,從統計規律上說,這與性別可能是有一定的關系,另外,按江蘇的考試制度,在統計規律上看,語文、英語學科女生會有一定的優勢,數化學科上男生相對有些優勢。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科學探究方面也有很多女生報名參加并取得優秀成績,也有男生對藝術等非常感興趣。
張元貴表示,南京這所學校設立&ld;男生俱樂部&rd;,作為教學改革的試點應該是持鼓勵的態度,鼓勵學生多元發展,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個性。
近年來,淮安也一直在開展各種教學改革的嘗試,當地的改革重點,圍繞怎樣有利于孩子更加健康、全面、富有個性地成長發展,怎樣培養基礎素質全面、個人特長得到充分彰顯的孩子,怎樣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等,改革力度也很大,并且推出了一些教育品牌,比如淮安區&ld;循環差異教學法&rd;、淮陰中學打造的&ld;擔當教育&rd;,淮安實驗小學在進行&ld;幸福教育&rd;,這種課題很多,總體指導思想都是讓孩子充分、主動發展,提高他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反方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教授高抒:
沒必要專設&ld;男生俱樂部&rd;,重在改變考評
&ld;我不太了解他們的具體舉措,但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rd;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地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長江學者高抒坦言不太贊成這樣的做法。雖然說,初中以前女生的發育更早一些,但是男女生同校、同班一起上學,對彼此的全面成長是有好處的。
在給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課的過程中,高抒委員也發現,如果考試有標準答案,女生的確要比男生考得要好些。后來他改為出不設標準答案的考題,分數就沒有明顯差別了。他分析,女生比較細膩,在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中體現了性別優勢。&ld;現在問題是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應對考試用掉了,誰更刻苦更用功就分數考得高,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rd;高抒委員說,&ld;在應試過程中,女生的確會有明顯的優勢。&rd;他回憶道,當年他上初中高中的那個年代,沒有現在這樣的應試氛圍,男女生成績就沒有明顯的差別。
他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好的評價體系,不能光看考試分數,相比而言,國外則更加注重綜合性的考評。高抒委員說,在學校教育中男女生要平等對待,同時也應該正視男女生的性別差異,如果要鼓勵男孩子的信心,可以組織一些男生占主導地位的活動,反之亦然,兩者可以交替進行,沒有必要通過特地分出一個&ld;男生俱樂部&rd;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