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小學教育大綱走紅:規定每天大便 會一種樂器
&bsp; 教育大綱是給更好的教育學生而制定出的各項準則,至于這準則,在不同的時期,也是不一樣的。近日,網上流傳這一份民國時期的小學教育大綱,短短時間內就爆紅網絡,吸引了大家的圍觀。原因就是這份教育大綱里的某些奇葩規定讓人哭笑不得。
每天寫日記一篇&rd;&ld;每天吃開水五大碗和豆漿一大碗&rd;&ld;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rd;……近日,不少教育論壇都在轉載一份1934年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其中對小學生成長應該做到的事情做了非常細致的規定。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份大綱并不是杜撰的,主創就是陶行知的學生、淮安新安小學第二任校長汪達之。
論壇上轉載的這份《大綱》共分經費、生活、環境、口號4部分,其中,網友比較關注的是第二部分&ld;生活&rd;。其中制定了非常詳細的生活方法。
其中&ld;個人生活&rd;共有29項,有些非常基礎,例如每天做運動;每天寫日記;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每天吃開水五碗和豆漿一大碗等。尤其是每天大便,看到這條,很多人都忍不住笑了。還有生活方法要求高一些,比如每天看本埠和外埠報各一份;每年和國內外小朋友通信12封;會用一種樂器;會制科學玩具及動植礦物標準十種以上等。
《大綱》還有些要求非常&ld;接地氣&rd;,現在看來也很實用。例如,會用十種以上的普通藥品;在木匠、瓦匠、鐵匠等工人中,選擇一種,詳細觀察記載;要學會游泳和撐船。
這份大綱到底是有人杜撰的,還是真實存在的?昨天,記者聯系到淮安新安小學老師顧學讓,他說,雖然沒見過原件,但這份《大綱》是有據可循的,學校收藏的一些歷史資料中還有相關記載,一些年紀較大的學生也記得相關內容。
顧學讓介紹,新安小學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9年創辦的,1930年,陶行知委派自己的學生汪達之當校長。其間,汪達之擬定了這份《大綱》,目的是實踐陶行知&ld;生活教育&rd;的思想,其中的一部分教育念和現在提倡的&ld;素質教育&rd;不謀而合。
南京曉莊學院陶研所徐志輝教授分析,陶行知先生反對&ld;死讀書、讀死書&rd;,強調學生要有社會責任感的思想,在《大綱》里有所體現。&ld;生活即教育&rd;&ld;社會即教育&rd;&ld;教學做合一&rd;,構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個命題。
許多家長認為,《大綱》的內容特別值得借鑒,很多家長太過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對孩子生活技能及社會經驗的培養。
張先生在南京某高校當老師,最感興趣的是&ld;孩子會用十種以上的普通藥品&rd;。他告訴記者,平時自己很注重帶孩子體驗生活,但僅限于做家務、旅游等。&ld;能認識一些普通藥品,比如感冒藥,對孩子來說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能。&rd;他說,今后要給孩子補補課。還有些家長表示,因為《大綱》所列出的要求非常詳細,每一項都要孩子掌握,不太現實。比如&ld;游泳和撐船&rd;,教會孩子游泳比較現實,但撐船,一個是沒條件,二來這并不是孩子一定需要具備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