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超7成受訪者認為"網紅"對青少年造成負面影響(2)
張晶認為,國外的網絡論壇里,也活躍著各式各樣的紅人,&ld;國內靠的是自拍和裸露,但國外的很多網紅憑的是自己對時尚的解或生活的體驗,比如做早餐、講化妝、講時尚等&rd;。她舉了美國最年輕時尚博主泰薇&iddt;蓋文森(Tavi Gevis) 的例子,作為一個1996年出生的小女孩,她2008年開通自己的博客,靠著自己獨特的時尚品味從網上一路紅到時尚圈的時候,才只有12歲。
在張晶看來,無論在哪個環境里,人們都會認同這種有真本領真見解、又有勇氣付諸實踐的人。&ld;國內的諸多&ls;網紅&rs;就是給人扭曲的感覺。相較于很多人來說,他們懂得利用互聯網獲取關注效益,肯定是聰明人??v然千姿百態,最終表現出來的卻是扭曲的價值觀而已&rd;。
調查揭示,正是出于以上對&ld;網紅&rd;的印象和評價,704%的受訪者確言,無論在現實中還是網絡上,并不希望自己成為這種&ld;紅人&rd;。
不僅如此,大家表示即便是想紅,也不想靠臉蛋、身材等這些表面文章。
如果當紅人,630%的受訪者希望自己是因智慧、專業觀點而紅,552%的受訪者則希望靠人格、責任感等閃光點而紅,537%的則希望通過學識、工作能力等&ld;收割&rd;擁躉。此,過半受訪者認為,在智慧、人格和學識上有突出表現的人,才是被絕大部分人推崇的真正&ld;紅人&rd;。
此外,有突出特長(328%)、生活態度從容(323%)和有很好的時尚品味(183%)也被認為是紅的良好。
張晶表示:&ld;要是能像國外&ls;網紅&rs;那樣,展現出自己喜歡的價值觀,或者有一個世界值得分享,或者引導別人珍惜青春、踏實地經營未來,這樣的&ls;網紅&rs;我愿意當。&rd;
基于對&ld;網紅&rd;的價值判斷,561%的受訪者認為,對尚在成長中的青少年群體來說,&ld;網紅&rd;會對他們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偶像選擇上,&ld;網紅&rd;亂象會導致他們誤入歧途。
對于青少年偶像的標準,604%的受訪者認為應是有專業精神、敬業態度的人,578%的受訪者認為應是有生活智慧的人,561%的受訪者認為應是真誠勇敢、活出自我的人。
不僅如此,受訪者也認可有愛心、敢行動的人(486%)和有家國情懷的志士(463%)作為青少年偶像。僅有362%的受訪者選擇的是&ld;各界成功人士&rd;。
南京大學讀社會學研究生的田嘉(化名)認為,在當前這個時代,已經不能輕易劃定青少年偶像的標準了。&ld;毫無疑問,&ls;多元化&rs;已經成為某種社會共識。青少年接受的信息越來越多,也逐漸形成各自偏好,這些偏好都應該得到關注和尊重。當然,在他們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肯定要以正直、善良、勇敢等基本價值觀進行引導&rd;。
田嘉看到調查結果后提到,香港的很多大學里,櫥窗里的榮譽校友都是商界人士。&ld;成功人士固然光鮮,但看到更多受訪者認為好好生活、關注內心的人更值得尊重,身處其中,我感到很舒服&rd;。
本次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 90后占253%, 80后占506%, 70后占174%,60后及以前人群占67%。351%的受訪者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393%的受訪者來自二線城市,197%的受訪者來自三、四線城市,54%的受訪者來自縣、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