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女孩出版詩集 獲"中國最小詩人"頭銜
近日,一5歲小女孩在網上爆火,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因為小小年紀的她竟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詩集。詩的內容多為她最自然的感知,沒有經過刻意的修飾,反而多了許多童趣,非常的與眾不同。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的才能或天賦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培養,切不可過分管制,壓抑了那份美好。
年僅5歲的小女孩朵朵最近出版第一本詩集《朵朵5歲的詩集》,奪走&ld;中國最小詩人&rd;頭銜。
朵朵,大名王致柔,2010年出生,三歲開始創作詩歌。朵朵的父親是詩人王長征,王長征說,朵朵的這些詩大多是上學或回家的路上、或與爸爸媽媽玩耍時冒出來的,比如,《去上學》是她三歲時寫的,準確地說是她說出來的。
成都商報:朵朵還在讀幼兒園?
朵朵父親:朵朵在朋友們辦的國學堂就讀。一直是讀誦經典,比如《論語》《孟子》等。
成都商報:《去上學》是她三歲時寫的?直到現在你每天都記錄?
朵朵父親:是,《去上學》是我記錄的第一首朵朵的詩。
成都商報:為何要為女兒出版詩集?
朵朵父親:有了她的奇妙語言這種情況,她詩意的種子已經萌芽了,我要做一番記錄,后來我往朋友圈發,我朋友圈的詩人、畫家、作家比較多,他們都紛紛點贊,表揚鼓勵。后來,又被幾家報刊選發,經詩人王桂林熱情推薦,引起漓江出版社關注并出版,詩集收錄了孩兒的96首詩作。
成都商報:你是否有教過你的女兒寫詩?或者修改過她的詩呢?
朵朵父親:我沒有教過她,孩子的詩意非常薄弱,非常料峭,不注意,就會吹飛了。&l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rd;時機就是天機,我需要做的只是一份類似于農夫的工作,揠苗助長是愚蠢的。
成都商報:你在記錄的時候,會不會做一些修飾,比如用詞方面進行修改?
朵朵父親:我們不參與她的任何修辭。舉個例子,出版社提出&ld;我看了一個男孩手里拿著一個落葉。&rd;出版社把&ld;個&rd;改成了&ld;片&rd;,我建議不改,孩子年齡對量詞的模糊性很初級,卻又產生童趣,帶來的閱讀趣味會不同。
成都商報:她會在平日生活中刻意去做詩嗎?或者你要她做一首詩。
朵朵父親:她的詩是自然存在。有時候并不知道自己作詩。我有的時候會要求她做詩,比如我說朵朵,你看那個景物很美,作一首,她卻表現出厭惡感,做出來的作品也不盡如人意。我覺得,她帶著任務,帶著命題的東西就不行。而且她不會配合你。成都商報記者 陳謀
《歌》
我有一肚子歌
快把我撐胖了
《發燒》
今天我發燒了
要是把雞蛋放我身上
就會變成煎雞蛋了
《去上學》
爸爸 你送我上學堂
可是我的書呢
喲 忘帶了
那沒有書
你讓我讀桌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