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高一女孩9歲起照顧癱瘓父親 夢想成為一名醫生
小時候,是爸爸媽媽為我們操心衣食住行,為我們保駕護航。若干年后,我們要以同樣的心,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感情能夠超越親情的維度,它是那么的永恒唯一。據悉南充營山的一名15歲女孩從9歲時起就開始邊上學邊照顧癱瘓的父親,引來一眾的贊揚聲。是多大的毅力與恒心讓這個瘦瘦小小的肩膀扛下了這個年齡根本扛不下來的重任。
9歲,本該享受快樂的童年,但對于張凌飛和妹妹張麗輝兩姐妹來說,她們的童年是: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
目前,正在南充市營山縣城讀高中一年級的張麗輝,是從姐姐手中接過接力棒后,單獨照顧父親的第6個年頭。她說,即使將來考上大學,也會將父親帶在身邊。在姐妹倆看來,只要父親在,這個家就還在。
在床上躺了14年,49歲的張玉祥已逐漸適應了現在的生活。他有時候也忍不住會想,如果沒有那次垮塌事故,這個家現在會是怎樣?
2001年,在山西一煤礦上班的張玉祥遇到煤礦垮塌,當他從醫院醒來時被告知,全身三分之二的部分癱瘓,下半輩子將在床上度過。&ld;當時真是絕望了。&rd;之后,張玉祥帶著24萬元賠償款被家人接回營山縣安化鄉老家。
如果說煤礦事故是家庭變故的開始,兩年后妻子的不辭而別,則徹底改變了這個家庭的命運。張玉祥是作為上門女婿與妻子結婚的,&ld;她當時叫我要好好照顧兩個孩子,沒過幾天她就悄悄走了。那一刻,我就知道她再也不會回來了。&rd;
這一年,他們的大女兒張凌飛才9歲,小女兒張麗輝才3歲。母親的離開,逼著張凌飛承擔起照顧父親和妹妹的重任,每天給父親擦洗身子,上學前為父親和妹妹做好飯,然后將妹妹關在父親的屋子里。
2006年,張麗輝該上學了。因村里沒小學,張玉祥決定到安化場鎮租房子,既方便孩子上學也方便孩子照顧自己,1年后他住進了當地的敬老院。
&ld;小女兒剛去學校,常回來說哪個同學買零食了,哪個同學生日收到父母的禮物了……我聽了心里就難受得很。&rd;張玉祥至今心存愧疚,覺得是自己剝奪了兩個女兒本該享有的快樂童年的權利。
張玉祥想過死,他覺得兩個女兒交他人撫養會過得更好,但在他絕食5天后,大女兒哭著求他:&ld;爸爸,你在家就在,如果你死了,我們就沒有親人了。&rd;
2009年,姐姐張凌飛中考后找到父親,表示不想繼續讀書,準備外出打工。這一年,妹妹張麗輝才9歲。
外出打工之前,姐姐教妹妹張麗輝如何使用煤氣灶,如何撿柴火燒飯,如何給父親擦洗身體……就這樣,張麗輝從姐姐手中接過了照顧父親的接力棒。
今年中考,15歲的張麗輝考上了營山一中。開學前,營山縣文明辦幫這對父女在學校附近租下了一間20來平方米的房子。每天早上5時40分,張麗輝準時起床、做飯,隨后趕到學校上早自習,7時過下早自習后回家陪父親吃飯。中午和下午放學后也是回家做好飯后陪著父親吃飯,收拾好碗筷后再匆匆趕往學校。晚上9時10分下晚自習后,張麗輝再給父親擦洗身子,收拾衛生。
張玉祥說,張麗輝很懂事,因為自己大小便失禁,張麗輝為自己打掃衛生時從來沒有厭惡的神情。前兩天,在南充上班的張凌飛給父親和妹妹發來紅包,張玉祥第一次過了個&ld;洋節&rd;,這讓他著實高興了一陣子。
張麗輝說,希望將來當一名醫生,讓人不遭受病痛的折磨。她說能體會到父親的苦楚,將來考上大學,也會把父親帶在身邊。(成都商報記者 王超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