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品“看不見的安全”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2)
統計顯示,我國0~14歲兒童超過22億,約占人口總數的166%,全國兒童用品年消費約為6000億元。這意味著,兒童用品質量事關兒童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之大事。我國不僅是兒童用品的消費大國,同時也是出口大國‐‐兒童用品一直是出口的拳頭產品之一。作為我國兒童用品出口傳統市場的歐盟,從2013年7月開始提高了技術標準,化學安全是其中之一,標志是重金屬限量要求之前的8種元素變為19種。一些國內出口企業因產品化學安全不過關被通報,企業出口受到一定影響。在這個意義上說,兒童用品質量更關乎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
提升兒童、學生用品&ld;看不見的安全&rd;,讓兒童玩得開心、學生用得放心,首先考慮從專門立法著手。今年以來,世界各國集中出臺兒童用品安全法規,先后有歐盟、美國、韓國、加拿大、埃及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出臺13部相關法規。如《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要求十分苛刻,處罰十分嚴厲,對化學性能要求的嚴格程度更是前所未有。我國兒童用品安全在&ld;未成年人保護法&rd;中有些體現,總體失于寬松,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是化學安全標準更新。安全標準不全、混亂、不嚴(化學安全更是如此),一直是我國兒童用品生產的&ld;短板&rd;之一,一些兒童用品只能參照成年人標準酌情生產。無論出于保障國內消費,還是出口需要,我國兒童用品的化學安全標準要與國際接軌。只有最嚴的安全標準,才能給兒童最大的保障,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利潤,兒童用品散亂型、粗放型的生產狀態必須改變。同時,兒童用品監管也要提升。與其它方面的監管有所不同,兒童用品的化學安全監管,對技術性、專業性要求更高,甚至不同檢測設備、不同檢測方法,其結果亦可能大相徑庭。在這方面我們還要多&ld;補課&rd;,生產企業要,監管部門更要。
先哲說過,一個社會文明程度,首先看怎樣對待孩子。社會文明體現在兒童用品上,一定是最好的、最安全的。與這個距離有多遠,我們的任務就有多重。
責任編輯:陳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