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為什么是閏年 而1900年不是(2)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公元325年,尼西亞基督教大會根據儒略歷,將每年的春分日定在3月21日,同時規定春分以后的第一個滿月之后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于儒略歷的誤差,到16世紀80年代時,復活節已經落后&ld;實際時間&rd;將近10天,給教會紀念這個宗教節日帶來了大麻煩。于是,當時在位的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布了改歷命令,規定1582年10月4日以后的一天為1582年10月15日,以便消除多出來的10天。還規定能被4除的年份為閏年,閏年的2月就增加一天;但是世紀年‐‐也就是末兩位數為00的年份,例如1600、1700、1800、1900、2000、2100年等,只有能被400除的才是閏年,如上述世紀年中只有1600年和2000年才是閏年,因此每400年中減少了3個閏年。這樣,400年的平均年長為
(365天&ties;303+366天&ties;97)&pide;400=3652425天。
這與回歸年的實際長度只差00003天,要經過3000多年,才會累積1天的誤差。格里高利頒布的這個新歷法就是現行公歷,又稱新歷或格里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