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宇宙學是一門古老又年輕的學問
宇宙是廣闊又深邃的,它充滿了很多的未解之謎。之古人們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不斷的研究宇宙,世界上的各個古老文明,也都有關于宇宙、天地起源的傳說。仰望星空是如此的美麗,是如此的神奇,可是為什么說宇宙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問,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中國戰國末期的尸佼提出&ld;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rd;,表明&ld;宇&rd;指空間,&ld;宙&rd;指時間,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世界上的各個古老文明,都有關于宇宙、天地起源的傳說。例如,中國古代很早就流傳著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古代印度人認為大地四頭大象馱著,大象站在一只巨龜的背上,巨龜又浮在水中……把宇宙作為一個體,來探索它的結構、運動、起源和演化,就是&ld;宇宙學&rd;這門學科研究的內容。上面那些神話傳說,是古代宇宙學的萌芽。人們不論在哪里仰望天空,都會覺得自己在天穹圓球的中心,所以許多古老民族又形成了各自的以大地為中心的宇宙學說。
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宇宙體系,使人們認識到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威廉&iddt;赫歇爾發現太陽在銀河系中不停地運動,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20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證明銀河系本身又只是星系世界中的普通一員。如今,人類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已經超過百億光年。
17世紀初,人們開始通過實驗和觀測,來尋找物質運動和演化的普遍規律,并把這種規律推廣到個宇宙。英國科學家牛頓在1687年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ld;萬有&rd;這個詞表明他認為這個定律適用于個宇宙。正是牛頓的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使宇宙學成了一門近代科學。1915年,出生在德國的物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ld;廣義相對論&rd;,并利用廣義相對論從論上推算宇宙體的運動和演化特征,所以人們常說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宇宙學。
科學家對現代宇宙學中的不少問題看法并不完全相同,這樣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論。它們都必須經受更多觀測事實的進一步檢驗。同觀測結果吻合的論,將會獲得新的生命力;同觀測事實相矛盾的,則難免衰落直至消亡。如今,宇宙學依然在朝氣蓬勃地發展著,當前能最好地解釋各種天文觀測結果,從而被大多數天文學家采納的宇宙學論,就是著名的大爆炸宇宙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