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鉆石被譽為寶石之王
每當人們結婚時候都會互換戒指,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能夠幸福美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們帶的大部分都是鉆戒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戒子寶石很大,可是大家了解鉆石么,知道為什么鉆石被譽為寶石之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與所有天然寶石一樣,鉆石也是地質作用形成的結晶體,屬于礦物的范疇。在數千種礦物中,能夠&ld;晉升&rd;為寶石的也就是幾十種,常見的只有十幾種,價值較高的有鉆石、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等??梢韵胂?,能被稱為寶石的礦物一定具有非常美麗的外觀和獨特的性能。而明亮的光澤和艷麗的顏色是構成美觀性的最重要因素。
光澤是礦物表面對可見光反射能力的反映。其強弱主要取決于礦物本身的折射率和表面平度,折射率越高、表面越平,光澤度就越高。鉆石的礦物名稱是金剛石,折射率為242,在寶石中是最高的,能夠產生非常耀眼的光澤,這種光澤被特稱為金剛光澤。寶石一般都經過切磨、拋光處。也就是說,剛加工好的寶石表面一般都非常平、光潔,構成了完美的反射鏡面,使得寶石呈現出璀璨的光芒。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日常佩戴的磨損,原有的鏡面有可能被逐漸破壞,甚至變成毛玻璃狀,從而失去了原有的反光能力。因此,寶石的拋光表面能否持續存在就成了關鍵。要想寶石光亮的表面不被破壞,硬度就必須足夠大,硬度越大越耐磨損。而鉆石是自然界所有礦物中最硬的,也就是最耐磨的,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把鉆石表面磨毛。有了遙遙領先的折射率和硬度,鉆石不僅具有最耀眼的光澤,而且能夠恒久保持這種璀璨光澤。
鉆石的化學組成中僅有碳元素,并不含有過渡族的呈色離子,所以,鉆石晶體一般都是無色透明的。沒有顏色的寶石看上去會顯得單調,但切磨好的鉆石卻可以呈現五彩繽紛的顏色。那么,切磨是如何讓鉆石從無色中變幻出色彩的呢?眾所周知,太陽光是七彩光組成的復合光,當七彩光等量混合時是看不出色彩的,人們將之稱為白光。把復合光分解成為單色光而形成光譜的現象稱為色散。在物學實驗中,常利用三棱鏡來觀察色散現象。從論上說,每種礦物都有將白光分解成七彩光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有大小之分,常用色散值來衡量。色散值越高的寶石,所形成的光譜帶越寬,七彩光越鮮明。在所有無色寶石中,鉆石的色散值最大,高達0044。成品鉆石的表面是眾多小棱面組成的,其作用類似于物實驗中的三棱鏡。所以切磨好的鉆石能夠發出五顏六色的醒目彩光。七彩光所在的位置與白光的入射角度相關。所以,當鉆石轉動的時候,相當于白光在改變入射角度,彩光會相應地迅速變化、閃爍不定,異常迷人。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鉆石的高貴地位完全是于它本身的高折射率、高硬度和高色散而得來的,并非徒有虛名。另外,鉆石生長于高溫高壓的上地幔,在自然界中非常稀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