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海邊和沙漠一樣也有沙丘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沙丘一般都會出現在氣候比較干旱的地方,像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柴達木盆地。可是大家知道嗎?在在氣候濕潤的沿海地區同樣也有沙丘出現,為什么海邊和沙漠一樣也有沙丘,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許多沿海地區都具有上述海岸沙丘發育的良好條件。首先,入海河流的輸沙量較大,這是海岸帶泥沙的主要來源;此外海岸侵蝕和近岸帶海底沖刷也產生部分泥沙,這些泥沙在沿岸流和波浪作用下向岸運移,形成寬廣的沙灘,也為海岸沙丘提供了豐富的沙源。其次,沿海地區大多屬于海洋性季風氣候區,一年中有幾個月盛行向岸風,且風力較大,為海岸沙丘的塑造提供了強勁的動力。第三,沿海分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濱海平原和臺地,為海岸沙丘的發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那么,海岸沙丘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沙質海岸的前濱地帶(潮間帶),每當落潮時,海灘干出,當風速超過沙粒的啟動風速時,海灘上的沙粒就被風力揚起,形成風沙流。當向岸的風沙流吹到大潮高潮線以上的后濱(潮上帶)時,因地面阻力增大,首先沉積在灘脊之上,形成海岸前丘。大風時,海岸前丘上的沙在不斷從海灘得到補充的同時,又不斷作為“跳板”向內陸輸送,在其后方形成橫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拋物線形沙丘等多種形態的沙丘,構成與海岸平行的高大沙丘帶。在高大沙丘帶的向陸一側,由于風力減弱和沙量減少,形成寬廣平坦或和緩起伏的沙席。此外,在一些山體臨海的地方,風沙會沿坡上爬形成爬坡沙丘。
不同地區的海岸沙丘因受海岸走向與向岸風交角大小、泥沙供給數量、原始地形格局、海岸侵蝕堆積動態,以及植被覆蓋度等因素的影響,在發育規模和類型上會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