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草原上獅子比羚羊少
時間:
小濤濤2
為什么
草原上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生物,植物和動物,它們形成了食物鏈,小型動物吃植物,而大型動物吃小型動物,細心的朋友們不難發現,食物鏈越頂端的生物,往往物種的數量越少,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為什么草原上的獅子的數量遠遠比羚羊要少很多,這些不同物種之間的數量有什么關系嗎?
1942年,美國耶魯大學的生態學家林德曼為我們揭開了這其中的奧秘。不過,他研究的不是草原上的生物,而是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四周被沼澤環繞的湖泊‐‐賽達伯格湖中的生物。他根據食物鏈的原把生物劃分為好幾個等級: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屬于第一營養級;草食動物以吃草為生,屬于第二營養級;肉食動物捕食草食動物,屬于第三營養級。他發現相鄰的營養級之間存在著令人驚奇的數量關系,即后一個營養級的生物總量總是前一個營養級生物總量的1/10左右!林德曼稱之為&ld;1/10定律&rd;。如果把這種關系按照食物鏈的順序自下而上表現在圖上,我們會發現位于最底層的植物數量最多,然后是草食動物,再是肉食動物,位于頂層的大型肉食動物數量最少,看起來就像一個下面大、上面小的&ld;金字塔&rd;,稱為群落中的&ld;數量金字塔&rd;。
類似的規律同樣也存在于非洲大草原上,即植物的數量是最多的,食草的鹿、斑馬和羚羊其次,而獅子、獵豹這些金字塔頂端的捕食者數量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