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產生太空垃圾
時間:
小濤濤2
為什么
在浩瀚無際的太空中,有著許多的星球,但是太空中不僅僅只有這些星球,太空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太空垃圾,這些太空垃圾以每秒6-7千米的速度快速飛行著,這些太空垃圾對衛星以及飛船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那么這些太空垃圾都是哪里來的呢?為什么會產生太空垃圾呢?
在航天史上,太空垃圾已經造成了一些事故。雖然后果不嚴重,但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1983年,&ld;挑戰者號&rd;航天飛機與一塊直徑02毫米的涂料碎片相撞,導致舷窗劃傷,只好提前返回地球。1986年,歐洲航天局的&ld;阿里安&rd;火箭進入軌道之后不久便爆炸,形成了564塊約10厘米大小的殘骸和2300塊小碎片。這些垃圾后來直接造成兩顆日本通信衛星失靈。1991年9月 15日,美國&ld;發現號&rd;航天飛機與蘇聯的火箭殘骸之間距離一度僅為274千米。為避免可能的碰撞,地面指揮系統警告讓航天飛機拉開與殘骸的距離。
太空垃圾在太空中以6~7千米/秒的速度運行,航天器同樣也在高速運動,它們之間相對速度可能達到10千米/秒。因此,很小的一塊太空垃圾都足以給人造衛星或者載人飛船造成巨大損傷。一塊質量10克的太空垃圾與人造衛星相撞,衛星會在瞬間被打穿或擊毀。如果撞上的是載人飛船,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為了研究太空中的微流星體和太空垃圾可能對航天器造成的危害,1984年4月,&ld;挑戰者號&rd;航天飛機將圓柱形的&ld;長期暴露裝置&rd;釋放到近地軌道,其用途之一是檢測微流星體和太空垃圾撞擊的影響。1990年1月,該裝置被回收。檢查發現,其表面僅肉眼可見的撞擊凹痕就超過32 000個,最大凹痕直徑達05厘米,相當于每天被撞擊15次,每繞地球一周就被撞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