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水母能預知風暴
時間:
小濤濤2
為什么
說到水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我們常常能夠在電視上見到它的身影,水母是一種海洋生物,它們生活在海洋中,水母的外形十分的漂亮,但是水母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水母可以預知海上的風暴,人們還根據水母的生活習慣設計出了一種風暴預測儀,那么為什么水母能夠預知風暴呢?
為什么水母能預知風暴?
出海的人,對海上的大風暴膽戰心驚,一旦遇上,就可能永遠回不來了。奇怪的是,每當風暴來臨時,水母居然能夠預知,并會迅速做出反應。那么,水母為什么能預知風暴的到來呢?
科學家發現,在狂風怒吼、海浪咆哮激起的“大海交響樂”以前,先有一種次聲波(每秒8~13赫茲)傳來,它比風和浪的速度更快。人類對這種次聲波無動于衷,但水母卻能感覺到。原來,水母的“傘”緣感覺球里有小小的聽石,仿佛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氣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會沖擊聽石,刺激周圍的神經感受器,使水母在十幾小時之前就能夠捕捉到風暴的聲音。于是,它們好像接受到命令似的,一下子沉入到海洋深處,以免被暴風激起的巨浪砸碎。
水母的分布受風向、風力、海流及潮流支配。平時它們聚集在海面上,綿延數海里,也會在一夜之間漂得無影無蹤。在風平浪靜、水色清澈、陰天或陽光不強以及平潮的情況下,水母漂浮于水域的上層或表層。每當遇有大風浪、暴雨、水質變渾、落潮或陽光過強的時候,一般就下沉到水域下層或近底層。
人們從水母能預知風暴中受到啟示,模擬它們的感覺器,成功地制成了風暴預測儀,安裝在船艦的甲板上,能夠提前15小時接收到海上傳來的次聲波,預知海上風暴來臨的方向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