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王者之路·序加小錦囊
盛情難卻,應邀為朋友的新書《三國殺·王者之路》寫序。近日欣聞此書下月即將與廣大"三國殺"迷見面,深感欣慰。祝此書大賣,示序如下,以饗讀者,算是替作者先做個宣傳吧。
基于對三國殺越來越深入的解,網(wǎng)上關于三國殺技巧的帖子可謂是"鋪天蓋地",有些可謂經(jīng)典,也有些有著作者的一些局限性,但似乎都是關于某一個主題,沒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而全面的對于三國殺的所謂"攻略",本書的出現(xiàn)可謂是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都對三國殺的牌、技巧、策略等進行了綜合的總結,細致到了每一個武將的使用,每一個武器的功能,每一張錦囊的用法和時機等等,均結合實例,給予了充分的講解與總結。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是一部進階的基石,讓你充分認識三國殺,掌握基本要領,對于已然步入中級的玩家來說,更是一部寶典,助你打開技術的"天花板",通讀此書并用之于實踐,定會提高大家的實戰(zhàn)水平,走向高手的行列,帶來更多的樂趣。
我與本書的作者"天槍"可謂是"不打不相識"了,第一次見面是在第七屆"王者之戰(zhàn)"的個人決賽,時間雖然過去了2年,但我仍然清楚的記得當天比賽的每一個細節(jié)。決賽為8人身份局,總共進行3局,我現(xiàn)在的隊友"韓旭"是那場比賽的記錄裁判,三國殺發(fā)明人Kayak親自執(zhí)裁最后的決賽。
第一局,波瀾不驚,我當時作為8位沉底反賊,選擇了陸遜,在到我出牌時,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計算,充分利用了所有的手牌和陸遜的聯(lián)營技能,首輪就秒掉了當時4血有桃的主公曹操,現(xiàn)場當時一片嘩然,此局也堪稱經(jīng)典,他們都說于我的氣場太強,主公都忘了"護駕",當時的"天槍"選擇了夏侯淵,是我的反賊同伴,我們算是當了一次隊友。
第二局,"天槍"是主公,選擇了劉備,巧合的是我拿到了忠臣,選擇了關羽,雖然于內(nèi)奸跳反及我方另一忠臣"趙云"在出牌時的少許偏差,我們沒有取得那局比賽的勝利,但我們之間似乎一下子有了默契,第二次當了隊友。
最后一局,"天槍"依舊抽到了主公,選擇了曹操,我是內(nèi)奸孫權,在"忠臣"早逝的情況下,我們通過一系列巧妙的配合和高手間獨有的默契,聯(lián)手殺掉所有反賊,進入單挑階段,當時我記得"天槍"興奮的站了起來。以往決賽的經(jīng)驗和臨場比較穩(wěn)定的發(fā)揮,幫助讓我拿到了最后的勝利,最終我獲得那屆比賽的冠軍,"天槍"拿到了季軍。打牌看人品,我們在賽后熱烈的討論,從都不喜歡做"一分內(nèi)"到每張牌出的精確性,越聊越開心,大有相見恨晚之勢,并相約下次比賽再見。從那時起,"天槍"這個名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之中。
那之后,聽說他出國留學深造。再次見面的時候,竟然戲劇般是在第九屆"王者之戰(zhàn)"的三國殺3V3決賽現(xiàn)場。那次比賽采用的是64個隊打6輪瑞士輪的比賽,比賽打了2天,應該說是迄今為止,無論是從參賽隊伍,賽制,比賽組織,裁判等等,最為成功的一屆比賽。那次我?guī)ьI的"王者歸來"隊在第三輪與"天槍"的隊伍不期而遇,我們來不及寒暄,馬上開始了比賽,我隊1:2告負。最終我的隊伍以5勝1負僅負2局的成績獲得了冠軍,唯一輸?shù)倪@2局就是輸給了"天槍"的隊伍,而"天槍"的隊伍也再次戲劇性的獲得了季軍。無論怎樣,"天槍"對于三國殺的解都是深刻而獨特的,相信他的大作一定是傾注了他對于三國殺所有的心血和感悟,絕對值得大家一讀。
兵法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大家在掌握了這些技巧之后,還需要融會貫通,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最適合的選擇。祝大家在三國殺的道路上,越玩越寬廣,越玩越盡興,殺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涌現(xiàn)出更多的高手!
錦囊1:對于身份局:
主公:勇于出手,厚黑制勝。
反賊:目標一致,信號明確。
忠臣:聰明跳忠,拒絕愚忠。
內(nèi)奸:積極跳忠,擇時而反。
錦囊2:對于3V3:
三人合一,其利斷金,有時候這比陣型、武將和的牌的使用更重要
錦囊3:如何成為高手
無他,惟手熟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