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童年階段應有的六種益智玩具(2)
12個月:無論到哪,寶寶都喜歡帶上他的特殊的好朋友,還不時地給予擁抱。到了這個年齡,有些寶寶非常依賴他的毛絨玩具,甚至要和它們一起上床睡覺。
18個月:面對著和動物毛絨玩具,寶寶想要和它們對話,于是便模仿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叫聲&ld;嘎嘎&rd;、&ld;哼哼&rd;&ld;汪汪&rd;。不管怎樣,這表示他想了解更多關于朋友的信息,那么你不妨給他講一些和動物有關的簡單的圖畫書。
2歲:這些快進入幼兒園的寶寶,天忙于一些簡單的假扮游戲,當然是跟他的毛絨玩具朋友,比如帶著小狗迪迪去散步,給小熊泰迪喂飯,總之寶寶不亦樂乎。
3歲:就這些毛絨玩具,寶寶開始展現他獨特的創造力和幻想力,比如小熊泰迪一下就變成了恐龍、小鴨子古奇長了一對很大的翅膀,飛到月亮上。多可愛的故事啊,坐下來耐心地聽他講完,在恰當的時候問他&ld;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rd;。
安全提示:在毛絨玩具身上,可能沾滿了細小的灰塵或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癥的物質。為了避免寶寶出現呼吸道或皮膚過敏癥,就要定期給它們洗澡。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對毛絨玩具過于依賴,其實這種擔心沒必要,因為大多數寶寶到了3歲,便對毛絨玩具失去興趣,他們更喜歡那些可以活動的玩具,而不是只坐在那一動不動的毛絨玩具。
6個月:寶寶喜歡把一片拼圖從一只手遞到自己的另一只手,要不就是放到嘴里,就像對待他喜歡吃的餅干。
12個月:到了這個年齡,寶寶的興趣從一片拼圖轉到了拼圖板,端起拼圖板,輕輕地一翻,所有的拼圖片就都散落在地上。如果是裝在盒子里的拼圖,寶寶還會用小手捏住盒子的把手,把盒子打開,然后從里面拿出一片拼圖。
18個月:在你的幫助下,寶寶能把一些大片的拼圖放在相應的位置上。
2歲:寶寶現在能完成一些簡單、基礎的拼圖,這些包括:把你挑出的蔬菜或動物形狀的拼圖片齊地放到相應的洞的。到現在為止,他能完成三片一套的拼圖。
3歲: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地提升,所以他能處一些有難度的拼圖,比如圖畫背景的拼圖,或8片一套的拼圖。
安全提示:定期檢查拼圖片上的木釘(至少給寶寶玩之前你要檢查一遍),確保它們的牢固,脫落的木釘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異物窒息。另外,木質的拼圖還要確保它們是無毒的。太小的拼圖,大人要在旁邊看,避免寶寶誤食。
12個月:寶寶開始熱衷于敲打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其中包括:玩具小鼓、玩具木琴、瓶瓶罐罐,甚至鍋碗瓢勺。制造聲音讓他體會了自己的本事,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體現,所以請忍耐這點小小的噪音,畢竟這只是暫時的。
18個月:寶寶可能會跟著音樂拍手,但是不要期望他此時就擁有精確地節奏感。對待樂器玩具,他可能還不知道它們的真正用途,于是便采取手腳并用的玩法,或者伴著音樂節奏把鼓槌當指揮棒,再或者捧著小鼓胡亂搖晃。
2歲:小手在鋼琴鍵盤上亂拍一起,手指胡亂撥弄著吉他弦,用力地敲鼓,這些都是2歲的小音樂家們的正常表現,他只是在看到大人們使用樂器后,便跟著模仿一下。雖然聲音不太悅耳,但畢竟動作已經到位了,還能要求他怎樣呢?
3歲:如果寶寶有音樂上的天賦,那么他可能在未經過指導的時候,就出其不意地出現對嘴吹的樂器的天賦,比如會吹口琴。
安全提示:為寶寶購買樂器類玩具時,要確認它的表面使用的是無毒的涂料。因為偶爾,你家的小莫扎特也會用嘴體驗一下這些玩具,即使是小鼓或者小鋼琴,他也不會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