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生產廠家互相競爭 圣誕節出口玩具市場不樂觀
玩具是孩子們的朋友,中國玩具市場主要在于廣東,據調查統計,現在廣東澄海區的玩具企業有5700多家,從業人員近20萬人。圣誕節是兒童玩具的一個高潮階段,但是,很多商家卻掙不到錢,這是為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還不太了解,趕緊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ld;中國玩具看廣東,廣東玩具看澄海。&rd;這是近年來,全世界玩具生產企業和經營商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該區現從事玩具及其配套生產的企業和經營單位約5700多家,占全區企業總數的一半以上,從業人員近20萬人。2013年,澄海區玩具禮品產值31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13%,產品70%以上出口,約占全國玩具出口額的20%。
臨近年末,記者從汕頭檢驗檢疫局提供的統計數據中發現,截至今年12月15日,汕頭市今年報檢出口的玩具貨值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達到了2066億美元,同比增加30%,其中澄海區報檢出口的玩具貨值達到1693億美元,同比增長25%。與此同時,記者從汕頭海關公布的統計數據中獲悉,今年粵東地區(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和梅州五市)的圣誕用品出口貨值僅6億元,同比下降了41%,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汕頭市企業的圣誕用品出口則同比上漲了67% 。
&ld;相比玩具產業出口的火爆,汕頭市圣誕用品的出口現狀是很不樂觀的,而且在今年之前,汕頭圣誕用品出口已經連續幾年走低,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了&rd;,據汕頭某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而對于圣誕用品與普通玩具出口遭遇&ld;冰火兩重天&rd;的現象,澄海區X龍工藝廠負責人輝姐有著非常深刻的感受。&ld;并不是說沒有訂單,而是我們不敢接了。&rd;輝姐告訴記者,雖然近年來歐美市場經濟相對疲軟,但澄海區生產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是銷往東南亞等地的,外商在圣誕禮品方面的訂單還是有不少,不過因為外商壓價太多,扣除人員工資和材料成本,她公司在今年的圣誕訂單中就基本掙不到錢。輝姐坦言,她已經開始考慮明年不再接收圣誕禮品訂單了。
記者發現,與輝姐有同樣想法的澄海玩具生產商并不鮮見。其中,在澄海從事圣誕禮品模具生產的張先生也向記者抱怨,于圣誕用品所用的藤條、塑料、油漆、鐵絲、白膠、金銀粉等原材料價格近年來維持在高位運行,國內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再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壓力,國內許多同行為了生存,只能互相壓價,外商也利用這種心,不斷試探企業價格的最低線,這導致不少企業拿了訂單卻掙不了錢。
澄海區一位經營玩具生產企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澄海普通玩具出口之所以能夠在近年來一直保持逆勢上揚,取得不俗成績,主要得益于當地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引導眾多生產企業從最初的抄襲仿冒制造慢慢地走上了自主研發創造道路,國際競爭力大大增強。
而目前圣誕禮品其實正在重復著澄海玩具以前的舊路子,生產企業一直忙于普通的來料加工和生產簡單的玩具,賺點小錢,卻沒有太多創意,也缺乏品牌意識。在市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這些低附加值的小商品市場自然是首當其沖,不少實力較弱的企業也只能關門停業。
汕頭海關的專業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中國玩具行業競爭已經不依靠低成本,有先導意識的企業已經將銷售額的3%~5%花費在自主研發上,以提高自身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搶占國際市場了。比如福建玩具企業從去年年底開始運用3D打印技術進行生產圣誕老人主題水晶球,不僅減輕了用工壓力,還讓以往需要費時4-5天的雕塑流程縮減到不足1天;再比如廣州玩具企業自主研發電子發聲圣誕玩具,到今年已經有100多款圣誕玩具可供出口。
為此,該專業分析人士建議,在面對圣誕禮品出口困境時,生產企業要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在降低能耗方面有所作為,同時要樹立和加強圣誕用品品牌意識,實現低檔次產品向高品質產品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