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開辦最小廟會 多年前的兒時玩具重現
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所流行的玩具,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那個時候玩的玩具和現在給孩子買的玩具一定有所差距吧,如果再一次看見曾經玩過的玩具是不是依然很驚喜呢?近日在北京就有這樣一場玩具盛會,一起來瞧瞧吧。
昨天,一場被稱為京城最小的胡同廟會在西城區鐵樹斜街93號院博物館舉辦,欻羊拐、翻繩、踢毽子、抽陀螺……這些三五十年前風靡兩代人童年的各式玩具重現,可惜的是雖喚起了許多市民的往日記憶,但大多數人已經玩不轉這些玩意兒了。
誰能想到,打小不離手的玩意兒,30多年后拿在手里卻怎么也擺弄不好了。昨天,&ld;70后&rd;隋康推著鐵環沒跑兩步,鐵環就倒地上了。
琉璃廠鐵樹斜街93號院里,一場被稱為&ld;京城最小的胡同廟會&rd;正在這兒舉辦,欻羊拐、翻繩、踢毽子、抽陀螺……三五十年前風靡兩代人童年的各式玩具重現,左鄰右舍、大人小孩,擠了滿滿一院子。可想象中不惑之年的人孩子般玩耍的場景并未馬上出現。面對曾經愛不釋手的玩伴,他們更多的是遭遇到了隋康這樣的尷尬。
&ld;摩拳擦掌好幾天了,我跟兒子說,今兒個要給他露一手。&rd;剛進院子時隋康還是一臉興奮,可抄起鐵環一比劃,傻眼了,沒走兩步鐵環就倒了。&ld;當年推著這玩意,在大柵欄滿大街跑,拐彎鉆胡同都不帶停的,倍兒利索。今兒個怎么玩不轉了,不露臉啊。&rd;隋康嘀咕著,手忙腳亂拉不開栓,兒子還在一旁起哄笑他,鬧得他漲起個大紅臉。
紅了臉的還真不是隋康一個。倒退30多年,號稱欻拐高手,欻遍三街六巷無敵手的高艷兵女士,昨兒個也是英姿不再。扔起來的沙包愣是接不住,更甭提給羊拐擺出各式造型了。&ld;這屋里光線不好,搭著我這眼也花了。想當年,不是吹,我贏的拐塞了一抽屜……&rd;邊上的閨女可不喜歡聽老媽說古,一扭頭奔屋外頭瞧抽陀螺的去了。
抽陀螺又叫&ld;抽漢奸&rd;。正抽得起勁兒的季建軍,要給&ld;70后&rd;長臉了?一鞭接一鞭,陀螺在地上飛速旋轉,眾人圍在周邊喝彩,季建軍更來了精神,可一鞭子下去,抽歪了。重新開始,要先蹲下用鞭子把陀螺綁好摁在地上,可渾圓的啤酒肚讓這看似簡單的動作難上加難。試過三次均不成功,憋得腦門兒青筋暴突的季建軍只得搖頭作罷。
辦廟會的琉璃廠鐵樹斜街93號院,是家致力于公益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微型博物館。辦小廟會、玩老玩具的預告海報上月底剛一貼,就引得街坊鄰居們人人手癢。許多當年在胡同里抽陀螺滾鐵環長大的&ld;70后&rd;,更是帶著孩子一起來尋找兒時的記憶。
可面對兒時的玩具,記憶還在,手法生了。尷尬過后,真有幾分酸澀。&ld;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有多少過去的好玩意兒讓咱給丟了?&rd;93號院博物館負責人藺煒說,辦這個玩老玩具的小廟會,&ld;就是提醒大家伙兒,在意在意那些我們丟了的東西。&rd;
院子另一頭,這時隋康似乎已漸漸找到了感覺,鐵環推得越發像模像樣了,還跟一旁的同齡人比試了起來,但邁出五六步倆人便撞在一起,孩子般咧嘴大笑。
&ld;總書記講,要讓人人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rd;藺煒說,咱北京人的鄉愁,不正是那老胡同、老院子和那些打小兒就玩的老玩意兒嗎?聞言,身邊另一位&ld;70后&rd;頻頻點頭,他戲仿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謅了句詩,雖不工,但有味兒‐‐&ld;鄉愁是件褪色的玩具,再拿到手上時已經不會玩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