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耐心差家長要怎么做 培養耐心的方法
寶寶沒有耐心對于一些家長來說是一個比較煩惱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怎么辦呢?你想看看孩子耐心差家長要怎么做嗎?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父母培養孩子耐心的方法。
孩子耐心差家長要怎么做 培養耐心的方法
灌輸“等”的概念
1歲左右的寶貝還不太明白“等一下”的含義,他可能指著門、含混地說著:“去外面”。這時你可以說:“等媽媽把你的奶瓶洗干凈、裝上水,我們就下樓。”或者:“等你把這小碗蛋羹吃完,咱們就去找小朋友。”對寶寶,媽媽有必要把抽象的“等”化成具體的事情,讓他看到:實現自己的合理要求需要一點時間。
延遲滿足從易到難
培養孩子的耐心要考慮其年齡和承受能力,一點點延長他們忍耐的時間。對1歲的寶貝,最初能等上三五分鐘已經是不容易了,假如孩子以大哭來抗議,就讓他哭上1分鐘;2歲孩子的忍耐力訓練難度可稍大一些,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更好的選擇,但他們的愿望要推遲到明天才能實現;而當一個經歷過耐性訓練的3歲寶寶提出去動物園的要求時,媽媽不妨準備一個日歷,告訴他:“每天撕下一頁,等寶寶撕下三張,到綠色數字的那一天,就可以去了。”
說出你的理由
如果讓1歲半以上的寶寶等待或把正在進行的游戲繼續下去,媽媽應該用簡短的語言告訴他們為什么,比如:“你現在咳嗽,吃了冰淇淋會咳得更厲害,過幾天好了才能吃;”或者“把積木再往上搭一些,你的‘樓房’肯定會更漂亮。”
創設一個壓力情境
設立壓力情境是鍛煉孩子忍耐力的好方法之一。例如,孩子要買價格昂貴的電動車,而你的支出計劃中沒有這筆消費,你跟他商量:可以買一個便宜的你喜歡的小玩具,但媽媽沒有更多的錢買電動車,如果你能幫媽媽節省生活費,媽媽會很感謝你。如此,孩子心中有了矛盾,開始主動調節自己的需求達不到滿足時的情緒,達到心態平和。
制造一點困難
有意識鼓勵寶寶在“堅持”的路上知難而進,能培養孩子的耐心。比如請孩子做稍稍超出他目前能力的事,比如3歲的寶寶“走迷宮”失敗了,父母不妨告訴他:這確實有點難,但只要想辦法還是能成功的,爸爸媽媽相信他。然后,告訴他一個竅門兒——反復說:我一定能走出去。借助這一方式,寶寶給了自己積極的暗示,避免半途而廢。
給點“陽光雨露”
在培養孩子的耐心的過程中,表揚和獎勵好比“陽光雨露”,因為控制情緒時非常痛苦,當寶寶經過努力“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紀錄,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給予精神或物質上的小獎勵。這是為了孩子能更好地自我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