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童愿"公益活動籌集31萬愛心物資助2600多名兒童
歲末年初,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家長們正在為一張回家的火車票拍著長隊,留守兒童們也沒好到哪兒去,掰著手指數著爸爸媽媽們回家的日子,站在大門口前翹首以盼。為了幫助這群需要溫暖的孩子們能夠暖暖和和的過個好年。&ld;同心童愿&iddt;圓夢新年&rd;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走訪各地,共募集31萬余元,資助2600余名兒童。
匯聚愛心傾情傳遞,讓愛溫暖留守兒童。隨著&ld;同心童愿&iddt;圓夢新年&rd;關愛留守兒童送溫暖公益活動第六站、第七站走進通遼市和赤峰市,這項呼和浩特晚報攜手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新浪內蒙古推出的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結束,累計籌集并發放價值31萬多元的愛心物資,讓全區范圍內的 2600多名留守兒童受益。
有這樣一群孩子,在他們還嗷嗷待哺時,父母就已經背起謀生的行囊遠赴他鄉,把他們留在貧困的農村牧區,孤獨地品嘗思念親人的酸楚。他們多與祖輩生活,常年見不到父母,面臨著家庭教育缺失、學習和生活情況堪憂的困境……人們送給這些社會群體中最柔弱的存在者一個酸楚的名字:留守兒童。
內蒙古大草原的冬季,朔風凜冽,寒氣逼人。為讓這些孩子感受到社會關愛,為了讓留守兒童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呼和浩特晚報攜手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新浪內蒙古在2015年11月推出了&ld;同心童愿&iddt;圓夢新年&rd;關愛留守兒童送溫暖公益活動。同時向全社會發出倡議: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為留守兒童捐贈一件棉服,讓他們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關愛留守兒童的愛心倡議發出后,得到愛心企業及個人的響應,紛紛用捐款捐物的方式向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共籌集并發放價值31萬多元的愛心物資,讓全區范圍內的 2600多名留守兒童受益。
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提供的愛心數字顯示:豐鎮義工捐贈7000元,藝之苑學校捐贈10000元,雷蒙公益愛心基金捐贈17000元,建發(北京)有限公司捐贈新華字典500本,上海申彤夢公益基金會捐贈校服313件、毛毯435條、棉服1000件,伍祥竹捐贈棉服21件,雅食優聯捐贈棉服20件,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捐贈棉服87件,社會愛心人士捐贈5000余元……愛心倡議發出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共籌集到價值31萬多元的愛心物資。
愛心匯聚后,傾情去傳遞。主辦方工作人員先后分七站走進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通遼市、赤峰市的農村牧區小學,送出了新棉衣、新校服、毛毯等愛心物品,共讓2600多名留守兒童受益,用愛心溫暖這些孩子心窩的同時,為2016年的新年增添了一絲暖意。
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很貼心。發放的每一件棉衣,都前期統計了孩子們的外衣尺碼,然后據此再精心挑選質量好的新棉衣,確保讓孩子們穿著合身、暖和。看著孩子們穿上新棉衣后高興的表情,每一個參與這項公益活動的人都很欣慰。正如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項目部部長劉志鳳所言:&ld;為這些留守兒童奔波忙碌,只要他們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我們收獲的便是快樂,苦點兒累點兒也值!&rd;
&ld;小小的你初長成,也許經歷過一場雨,也許經歷過一陣風,也許初嘗了人生的苦,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甜蜜留在你的心中,我不知道你現在過得怎么樣,可我知道有書讀的孩子就是幸福的……送一件棉衣為小小的你遮擋一下風寒,希望你今后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把一份溫暖送給他……&rd;這是愛心人士劉蕓送給她所幫助的武川縣廠汗木臺中心校4名學生的一封信,句句曖心的話語,除了關愛,更多的是激勵。
承擔社會責任,做有愛的媒體。&ld;同心童愿&iddt;圓夢新年&rd;關愛留守兒童送溫暖公益活動是呼和浩特晚報在開展&ld;愛在身邊&iddt;愛心手拉手&rd;等系列公益活動的基礎上聯合其他部門開展的,目的是讓愛心延續,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
2016年,呼和浩特晚報&ld;愛在身邊&rd;系列公益活動將持續開展,關愛重點將向留守兒童傾斜,用愛心手拉手、愛心支教等公益活動為呼和浩特地區的更多留守兒童送出精神和物質上的貼心關愛,讓愛延續。傳遞愛心的路很長,但我們會一直在路上,希望有您的陪伴……
收到新棉衣后,武川縣廠汗木臺中心校小學生郭念曄說:&ld;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愛心人士的幫助。等我長大成人之后,會以好心人為榜樣,去幫助別人,回饋社會!&rd;郭念曄的話語吐露了眾多受助留守兒童的心聲,他們夢想長大后接過愛心的火炬,讓愛繼續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