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引入公益活動消除絕對貧困問題(2)
據報道,到了1985年,中國的絕對貧困人數已經減半,降至125億。到1993年又降至8000萬,2000年更是下降到了3000萬。
在此期間,中國政府多次修改了貧困線的標準,2010年把貧困線的標準劃定為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約320歐元)。這一調使得中國的貧困人口一下子增加到了16億人。按照官方公布的數據,在接下來的兩年間,也就是在2010年至2012年間,中國貧困人口的數量下降到了6700萬,也就是說每個月有400萬人&ld;擺脫&rd;了貧困。今天,中國將貧困線設定在年人均純收入3200元(約440歐元)。
報道稱,然而,中國能夠僅僅依靠政府的措施使所有的窮人脫貧嗎?法國里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亞歷山大&iddt;德萊格對此持懷疑態度:&ld;在中國,消除貧困不是社會政策所導致的結果,而是經濟政策所導致的結果,其目的是讓人們去干活。&rd;
這些經濟政策首先包括農業的自化、土地的重新分配以及私有化。其次是工業化‐‐它使得那些教育程度較低的人能夠進入工廠工作。亞歷山大&iddt;德萊格:&ld;那個時代已經過去。那些至今依然貧困的地區是無法靠此類政策脫貧的。&rd;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馬蒂亞斯&iddt;斯捷潘表示,在某些領域,如醫療衛生領域,一些措施已經初見成效。在中國,一個家庭成員患上重大疾病往往是個家庭陷入貧困的重要原因。
報道稱,今年初,中國推出了一個全民覆蓋的大病保險制度,包括癌癥在內的大病都被納入其中。
斯捷潘表示:&ld;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失業人數進一步上升,社會保障的財政基礎一定會面臨制約。&rd;
報道稱,不過,中國已經充分意識到了這種的下滑趨勢,并且用&ld;新常態&rd;來形容中國所面臨的新條件:即經濟增速將明顯放緩,但是具有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隊伍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