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開展“全球零艾滋,青年在行動”預防艾滋公益活動
說到艾滋病,詳細大家愛一定都有所了解和認知,艾滋病是一種人們談之色變的疾病,目前艾滋病已經成為了導致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因素,青少年患病人數逐年上升,為了增強人們預防艾滋病的知識,近日,北京科技大學舉行&ld;全球零艾滋,青年在行動&rd;主題公益活動,呼吁青少年們要多注重預防艾滋病,直至將艾滋病全部消滅在萌芽之中。
&ld;全球零艾滋,青年在行動‐‐首都高校54青年節主題公益活動&rd;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為&ld;青年,使命,領導力&rd;。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iddt;西迪貝先生出席活動,并發表題為《攜手同心,努力走向&ld;零艾滋&rd;》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全球范圍內,艾滋病或與之相關疾病是除車禍外導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2013年全球就有12萬青少年死于艾滋病及相關疾病,平均每天超過300名青少年因艾滋病而死亡。并且,當其他年齡段因艾滋病及相關疾病致死的人數已經下降時,青少年的數量卻并沒有下降。
他強調,必須采取更多的措施和行動來保護所有青少年和年輕人,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生活。這個概念就是要&ld;保護所有人&rd;‐‐一個號召全球青年行動起來,共同消滅青少年艾滋病的全新平臺。這個平臺覆蓋了需要加快進度的各個領域:從提高檢測數據質量入手,以識別更多的青少年漏診病例,并在國家級艾滋病計劃中加強對年輕人的關注;從運用新的技術和方法入手,讓青少年更有效地參與并倡導合更多的資源,以覆蓋所有青少年患者及高危人群。大家必須在為時太晩之前采取行動。世界不能失去年輕人,不能失去祖國未來的領導者,不能失去將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進步的群體。
他最后號召所有人共同攜手,支持青年人發揮領導力,通過不斷加強合作,共同去努力消滅艾滋病。實現&ld;零艾滋&rd;,蘊含在每一個人的努力之中,讓所有人共同把它們帶到陽光下。
&ld;全球零艾滋,青年在行動&rd;活動中非民間商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愛加艾減公益基金、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市學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首都高校青春紅絲帶社團聯合舉辦,旨在響應聯合國號召,引導更多中國青年關注和了解艾滋病,助力非洲防艾抗艾事業,參與推動艾滋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業發展。
全球基金執行主任馬克&iddt;戴布爾,倫敦奧運會冠軍馮喆,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及相關機構代表,中非民間商會、中非發展基金、中華紅絲帶基金等組織代表,北京市學聯及首都高校公益社團、青春紅絲帶等約60所聯系高校代表,北京科技大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在校非洲留學生400余人參加了活動。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張欣欣在致詞中指出,艾滋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發展的全球性傳染疾病,黨和國家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視,衷心希望全校青年教師和學生能夠以清醒和性的精神面對艾滋病這一全球性問題,以積極和務實的態度投身&ld;防艾&rd;宣傳、捐贈等一系列公益行動,以創新和開放的思維深入研究科學防治艾滋病的有效方法、途徑、載體,在這項事關全人類健康安危的重要事業中彰顯北科大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中非民間商會秘書長王曉勇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感謝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及相關國際組織長期以來對中國防艾抗艾事業的支持和幫助。在國際社會、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國家正在向&ld;零艾滋病新發感染、零歧視和零艾滋病相關死亡&rd;這個全球愿景扎實邁進。
他表示,中非民間商會將深化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合作,從非洲8個艾滋病重災國入手,將社會公益籌款和企業定向捐助的善款用于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指定項目的追加投入,助力非洲防艾抗艾事業發展。
奧運冠軍馮喆積極響應西迪貝先生的號召,充分展現了中國青年的國際責任與擔當。他說,和奧林匹克精神一樣,公益也是沒有國界的,艾滋病防治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今天,西迪貝先生遠道而來,就是和中國的青年人共同探討青年人與艾滋病防治的關系。
他倡議,作為青年人,首先要成為艾滋病防治的先行者,保護自己、關愛他人,避免艾滋病的侵擾,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其次,要做艾滋病防治的宣傳員、推動者,運用青年人的熱情與創意,把艾滋病防治的信息推廣到更多人群當中;最后,要力爭成為全球艾滋病防控的引領者,讓全世界看到中國青年人為艾滋病防控所做出的成就。愿大家一起攜手,共同推動&ld;零艾滋&rd;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