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三成網友表示愿意向個人獨立發起募捐捐款
現在的人的想法和以前人都不一樣了,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了,朋友們,當你們有一部分錢,想要捐贈出去的時候會不會考慮很多的因素呢?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民政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慈善募捐行為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對個人獨立發起的募捐行為作了明確限制。按照該《意見》,除依法成立的慈善組織、公益性社會團體或事業單位之外,其他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單獨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慈善募捐活動。如果為幫助特定對象或應對突發事件,也必須經單位或居(村)民委員會同意,并只能在本單位或本社區(村)等特定范圍內開展募捐活動。該《意見》將于2015年1月18日起正式實施。
在此之前,寧波曾有一位名為&ld;老饞貓&rd;的網絡紅人多次在網上發起募捐,幫助弱者,但卻遲遲不公布善款清單,被指涉嫌&ld;詐捐&rd;,引起廣大網民的強烈關注。該《意見》出臺后,意味著此類個人獨立發起的募捐在寧波將不允許存在。
而去年在成都街頭以男扮女裝賣衛生巾的方式來籌款救治身患白血病女兒的王海林,也曾因在網上籌得150多萬元巨款后短暫&ld;失蹤&rd;而引發社會人士如潮的質疑。不少愛心人士表示:&ld;善款總額和去向不公開,如何給捐款人一個交代?&rd;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救助委會總干事黃真平指出:&ld;此類事件所引發的問題和公眾質疑,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個人向網絡直接發起募捐所帶來的風險和困惑。&rd;
那么,網絡時代是否誰都能發起募捐?善款進入個人賬戶后該如何監督和管?《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問卷網、鳳凰公益發起的益調查結果顯示,4503%的網友表示因為&ld;個人發起的募捐存在太多不確定性&rd;而不會為個人獨立發起的募捐進行捐款。
本次調查自1月15日16時開始,至1月19日14時,共有2676名網友參與。表示會為個人獨立發起的募捐進行捐款的網友只占3056%。支持者僅有三成的原因在于公眾在面對個人獨立發起的募捐時一系列的困惑待解。
4585%的網友困惑于無法確定受助者信息的真實性。4043%的網友關注善款的保管與透明使用‐‐進入個人賬號的善款很難對其進行監管。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個人尋求捐款救助的有效途徑,超過七成的網友更愿意依托單位、社區、機構、慈善組織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