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慈會成立五周年:募集善款高達4.2億元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個基金會了,每年募集的資金也都非常的多,同時幫助的的兒童也是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親愛的朋友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了解一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情況吧。想要了解更多公益活動信息嗎?請看
2015年1月11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中華兒慈會)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辦五周年慶典暨感恩會,以頒獎的形式感謝五年來持續(xù)關注并支持中國困境兒童救助事業(yè),促進中華兒慈會成長的愛心人士及企業(yè)。
出席活動的有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兒慈會名譽會長顧秀蓮,江西省原省委書記,第八屆、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華兒慈會顧問萬紹芬,農業(yè)部原部長、中華兒慈會顧問陳耀邦,國家旅游局原局長、中華兒慈會顧問何光偉,中國文聯黨組原副書記、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兒慈會事長覃志剛,中共黨史研究室原黨委書記、中華兒慈會名譽事長魏久明,中聯部原副部長、中華兒慈會顧問李北海,衛(wèi)生部原副部長、中華兒慈會顧問殷大奎,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金融機構原監(jiān)事會主席、中華兒慈會顧問孫希岳,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華兒慈會顧問高運甲,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原副書記、中華兒慈會顧問賈祥,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華福周,中國再保險公司原總經、中華兒慈會顧問戴鳳舉,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南都基金會事長徐永光,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副司長郭玉強等。
活動當天,中華兒慈會為向持續(xù)關注中國困境兒童的愛心人士表達感謝,特設三類獎項‐‐公益人物獎、社會貢獻獎及創(chuàng)新推動力獎,分別有10名個人、13家企業(yè)代表及四家機構獲獎。
活動現場,中華兒慈會《讀者》光明行動救助的&ld;奧運五福娃&rd; 也到現場向中華兒慈會表達生日的祝福。他們是濟寧涼山地區(qū)李女士家的五胞胎,因為誕生在奧運年,分別取名&ld;貝貝&rd;、&ld;晶晶&rd;、&ld;歡歡&rd;、&ld;迎迎&rd;、&ld;妮妮&rd;。在去年入學體檢時,幾個人都被查出患有不同程度的先天弱視,老大、老二高度散光已經引起嚴重弱視,老四老五好些但也視力發(fā)育不良。于老公曾經出車禍無法從事體力勞動,李女士負責在家照顧孩子無法工作,一家人一個月僅靠八百塊錢的收入維持生活。
五福娃生在農村,媽媽李女士帶著5個孩子到濟南求醫(yī)。&ld;奧運五福娃患弱視濟南求醫(yī)&rd;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中華兒慈會《讀者》光明行動項目組聞訊加入到救護五福娃的行列中,在網絡平臺發(fā)起募款活動,為五福娃積極籌款。
奧運五胞胎經過20多天的治療,視力已經明顯好轉。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yī)院院長李志升介紹說,&ld;與剛入院治療時檢查的結果對比,五福娃中,妮妮的眼睛恢復得最好,已經達到15,而其余4個孩子的視力,也已經最初的02、03恢復到現在的08以上,很快就可以出院。&rd;
據了解,五年來中華兒慈會共募集善款42 億多元,有16萬余人民群眾和3500多家中小企業(yè)給基金會捐款,其中個人捐款占50%。目前,中華兒慈會下設7個自主項目,15個專項基金,14個合作項目,分別對孤兒、流浪兒、輟學少年、問題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進行了生存救助、醫(yī)療救助、心救助、技能救助和成長救助。此外,中華兒慈會在江西省共青城和青海省玉樹自治州建立了兩座&ld;兒童村&rd;,建筑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截至2014年12月,中華兒慈會共救助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困境少年兒童60余萬人,資助全國300多家民間公益慈善組織開展救助工作。
顧秀蓮副委員長在致辭中說:&ld;我和中華兒慈會是有緣的。早在中華兒慈會成立之前,籌辦的同志向我匯報籌辦的宗旨,并聘請我擔任名譽會長。當時我感到:搞慈善是人類最崇高的事業(yè),我應該積極支持;同時,對一個新生的基金會來說,要辦就要把它辦好,真正為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服務。我擔任基金會名譽會長之后,中華兒慈會一些重大活動,我都參加了。我在這些活動中,一路看著中華兒慈會的成長、發(fā)展和壯大。現在,中華兒慈會已經發(fā)展成為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全國性基金會。基金會扎扎實實的工作和為捐贈者、被救助者服務的精神,受到社會公眾的稱贊和好評。我們基金會要以感恩之心感謝各位專家們、各位顧問們,感謝廣大的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單位,繼續(xù)堅持自己公益慈善的念,走創(chuàng)新道路,更好地為少年兒童一代健康成長服務!&rd;
中華兒慈會主要創(chuàng)始人、名譽事長魏久明說:&ld;雖然中華兒慈會發(fā)展到一定的規(guī)模,在社會上總的評價也是好的,但是她仍處在初創(chuàng)階段。基金會的同志們將用感恩的心情,在下一個五年中,進一步把基金會辦好辦大,更好地為廣大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服務。回顧基金會開辦時,原始資金為2000萬元,工作人員只有8人,其中6人是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老同志。現在這些老同志都已退出基金會工作崗位,目前20名管人員中,80%是專業(yè)人員,平均年齡已52歲降至34歲。他們管轄36個救助項目,業(yè)務人員和服務人員有170多人,還有數萬名志愿者和大家一道工作。公益慈善是人民群眾的事業(yè),是人民群眾弘揚我國民族價值觀的新道德風尚的事業(yè),也是社會保障、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事業(yè)。我們在辦這項事業(yè)時,就把她看成是公眾獻愛心的善舉,是對他人的同情、關愛、幫助、給予和奉獻。因此,中華兒慈會首先考慮要堅持走民間性的道路,組織和依靠人民群眾辦基金會,做好對捐贈者和被救助者的服務工作。為此,我們在創(chuàng)辦基金會時,沒有要行政編制和國家的錢;基金會的救助項目,都是應群眾之所需,救群眾之所急而設立的;救助工作力爭做到家、做到人。&rd;
事長覃志剛在會上向第一屆事會、全體工作人員及所有幫助中華兒慈會成長,為困境兒童獻出愛心的企業(yè)和個人表示感謝,同時提出了第二個五年的工作目標,即要將中華兒慈會辦好辦大,更好地為困難少年兒童服務,推進公益慈善事業(yè)發(fā)展;要繼續(xù)堅持管、運作、監(jiān)督三結合的體制,走&ld;民間性、資助型、合作辦、全透明&rd;特色的道路;要擴大募集善款的來源,開拓非營利事業(yè)經營的收益;要力吸收和培養(yǎng)人才,加強基金會的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