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兒童公益活動:鄉村孩子們的足球夢
農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想和其他城市的小朋友一樣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鍛煉自己,下面這個公益活動就是說的關于農村的孩子的公益夢想問題,朋友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資訊吧。
2014年最后一個月的第一天,不少喜歡足球的人都在轉一部南航拍攝的微電影宣傳片。片子講述的是新疆和田墨玉縣喀瓦克鄉小學學生踢球的故事。好多人在評論里說&ld;看到一半就哭了&rd;,影片的最后,字幕上寫著真實故事改編。在被那部片子感動的同時,很多人忽略了那個真實的故事,當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候,夢想也會變得更加艱難。
&ld;我叫王小一,他叫買買提,我們都是18歲,個頭差不離……&rd;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一樣,薩塔爾與吾斯曼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用北京語講他們是發小,與歌里不一樣的是,兩個人都是地道的維族孩子,在烏魯木齊長大。除了相似的生活經歷,兩個人還有一個相同的愛好,那就是足球。兩人不僅愛看足球,也愛踢球。
薩塔爾在鄉政府工作,業余時間里他與吾斯曼一起張羅著成立了一個業余足球隊,兩人還辦了一個青少年的培訓班,2011年的時候,吾斯曼的孩子就在這支少年隊里學足球。薩塔爾自己還開了一個體育用品商店,不僅賣大人的比賽服,也賣兒童的比賽服裝。
在2011年的時候,薩塔爾接到了一個來自和田的電話,一個中年人問他有沒有便宜的兒童比賽服。&ld;你要多便宜的?&rd;薩塔爾問。&ld;哦,最好是10 幾塊錢一套的。&rd;對方在電話里有些遲疑地回答。在薩塔爾的店里,最便宜的兒童比賽服也要50塊左右一套,聽到這個價錢,對方在電話里說:&ld;太貴了,我們買不起。&rd;
熱心的薩塔爾問起了對方是干什么的,電話里的人介紹說自己叫帕爾哈提,是和田市墨玉縣喀瓦克鄉的一名老師。帕爾哈提并不是一名體育老師,甚至他也不是一個專門的語文或者數學老師,準確地說他是一名&ld;綜合老師&rd;,就是什么都教。因為偏遠地區的師資力量薄弱,這種情況在新疆下面的市縣也很普遍。不過帕爾哈提自己有一個愛好,就是足球,因為這個愛好他在學校里組建了足球隊,當時已經有了20來個孩子和他學踢足球。球隊組建了半年之后,帕爾哈提想給孩子們買一套比賽服裝。孩子們的家庭都很貧困,帕爾哈提自己也不富裕,預算也夠給每個孩子買上10幾塊錢一套的。
在那天的談話之后,薩塔爾心里一直牽掛著帕爾哈提和他的學生們。再遇到吾斯曼的時候,他就把帕爾哈提和他學生們的事情說了,并說自己想給帕爾哈提的學生們捐點隊服。吾斯曼是一個小老板,自己家開了一個專做雞肉腸的工廠。聽了帕爾哈提的故事,他也很感動,他和薩塔爾商量要一起給孩子們捐點東西,為了保險起見,吾斯曼提出自己先去一次和田,看看那里的條件到底怎么樣。
這一去吾斯曼就被震撼了,以前聽說過下面學校的情況很苦,但他沒想到會這么苦。和田距離烏魯木齊1500公里,吾斯曼坐了快30個小時的火車。但到了和田之后還要再坐幾個小時的車才能到喀瓦克鄉。學校里根本沒有像樣的操場,孩子們踢球就是在土地上。讓吾斯曼心疼的是,因為沒有球鞋,孩子們都是光著腳在土地上踢球。夏天的新疆溫度很高,地上曬的很熱,為了不讓腳上燙起泡,孩子們的腳都不敢在地上踩實了。就是這樣,這些孩子踢起球來也非常認真。
那一次吾斯曼就住在了帕爾哈提的家里,他也與這位憨厚的老師成為了好朋友。聊天里帕爾哈提告訴吾斯曼,自己非常喜歡足球,但是對足球的技戰術知識了解得很少,現在他最大的苦惱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教這些孩子。吾斯曼答應回到烏魯木齊就幫帕爾哈提找一些足球教學的材料寄過來。
第一次的和田之行就讓吾斯曼和薩塔爾下定了幫助這支小學球隊的決心?;氐綖豸斈君R之后,吾斯曼和薩塔爾兩個人準備了20套球衣、球襪和球鞋,還買了20幾個足球給帕爾哈提郵了過去。幾天之后,帕爾哈提打來了電話,他告訴薩塔爾和吾斯曼,東西收到了,孩子們高興壞了。
東西雖然寄過去了,但是吾斯曼與薩塔爾兩個人總是不太踏實,總覺得應該還給孩子們做點什么。那段時間里,他們的少年隊訓練時,有些球員不太賣力氣,薩塔爾就和吾斯曼商量,不如把喀瓦克鄉的孩子們請到烏魯木齊來打一場比賽,一方面讓他們見識一下大城市是什么樣子,另一方面也讓自己這些球隊的孩子們看看,人家鄉下的孩子們是怎么艱苦訓練的。
說辦就辦,吾斯曼馬上就和帕爾哈提老師取得了聯賽,那是2011年的8月,正好是學校放暑假的時候。帕爾哈提把這個消息告訴給球隊的孩子們時,一下子就炸了鍋。
在偏僻的喀瓦克鄉,別說去烏魯木齊這樣的大城市了,能去一次和田都是大事。那些孩子們的爺爺奶奶們很多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墨玉縣。最終有20個孩子加上帕爾哈提老師一起去了烏魯木齊,大家先是坐車到了和田,然后又坐了將近30個小時的火車。在微電影里說坐完火車沒力氣踢球那是藝術加工,對于這些從未離開過家的孩子們來說坐火車也是一次完全新鮮的旅程。
到了烏魯木齊,這些孩子們就被大城市的繁華驚呆了,吾斯曼給大家訂好了酒店,當天讓孩子們吃了一頓好飯,休息了一晚上。比賽在第二天,那是一塊人工草皮的場地。到了場地邊上,喀瓦克鄉的孩子們卻誰都不到場地上去,吾斯曼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們從來沒有見過人工草皮,以為這是真草,怕自己上去之后給踩壞了。他告訴孩子們這些草是塑膠的踩不壞,大家一開始還不信,直到親自用手摸了才半信半疑地走上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