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天打6份工 資助41名貧困學生
大學生活是一生中最安逸的生活,學習之余打打游戲、逛逛街、旅旅游,課是大把的課余時間他卻用來打工資助。我們一起來看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21歲的大三學生駱群曙做公益創業已有兩年。兩年來,這個身高只有163米的男孩,每天打五六份工,換來每個月1600元的收入,自己啃饅頭,卻先后捐款上萬元資助了41名貧困學生。
&bsp;
21歲的駱群曙,于胖胖的身材和天憨厚的笑容,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ld;小胖&rd;。
立冬后的陽邏校區,氣溫較市區更顯清冷。不用鬧鐘,4時30分,小胖準時起床。洗漱完畢趕到學校柳園餐廳時,還不到清晨5時。&ld;包子、餃子都包得差不多了,就等著你來一起上籠呢!&rd;餐廳的柳阿姨一邊包著包子,一邊親切地招呼著。小胖麻利地將包子、餃子、玉米棒子一一上籠開蒸,又幫忙鹵雞蛋,清案臺,打掃衛生,然后再將蒸好的食品裝箱保溫。6時以后,陸續有同學前來就餐,他又熱情地給同學們刷卡、打包。
6時30分許,餐廳的活兒忙完,小胖趕到一號教學樓西1101教室參加早自習。他幾乎每天都是最早來早讀的,從沒有缺席或遲到過。除了本專業,他還輔修了中藥學。
上午的課程結束后,中午12時30分,顧不得休息,他又匆忙趕到他擔任社長的學校陽光愛心社組織活動。于社員來自不同的院系,活動只能利用中午或周末時間開展。
下午放學后,小胖又趕著去做兩份不同的家教兼職。直到晚10時許,他才摸黑回到宿舍樓打掃樓棟,這也是他勤工儉學的工作之一。樸實的他每天都會把寢室和樓道打掃得干干凈凈……
自2012年9月入學以來,駱群曙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最多的時候,他一天會打6份工。
即便是長期地打工,也沒有耽誤他的學業。2013年12月,學校授予17名同學風華學子一等獎學金,駱群曙名列其中。
小胖之所以這么拼,一是因為他自己的家境,二是源于一份愛心。
小胖來自湖北蘄春一個山區農家,在家鄉當老師的父親身體不好,母親在家務農,姐姐還在讀研,全家人生活拮據。是親戚朋友的伸手相助,才讓他圓了大學夢。來校報到的第二天,小胖就尋找到柳園餐廳勤工儉學的崗位,不久又申請到學生宿舍樓打掃衛生,然后又聯系在后街做了兩份家教,平時還會承接發傳單、收廢品的活兒。
大一寒假,他回到初中母校蘄春縣劉河中學。在班主任的辦公室里,他無意間看到了一疊貧困學生補助申請表,他們大多是孤兒或出身單親家庭。&ld;看著這些孩子的資料,手上卻沒有一分錢,我感到無能為力。&rd;他難受極了。回到學校,駱群曙就給自己制訂了更嚴苛的兼職計劃。去年底,他將兼職積攢的4000元錢,托父親轉交到初中母校10名貧困學生手中。今年清明節,他又特地回到老家,拿出打工積蓄和全部獎學金共7200元,資助了學校31名貧困學生。
每個月打工能掙1600元,但駱群曙卻將花銷嚴格控制在200元以內,一天三餐,他吃得最多的是饅頭,因為便宜,接受采訪時,駱群曙笑稱:&ld;饅頭也很有營養,你看我想減肥都減不了。&rd;偶爾,餐廳相熟的工作人員會送一些沒賣完的主食給他。除了衛生紙、洗衣粉、牙膏之類的生活必需品,駱群曙基本沒有額外開銷。
兩次捐出1萬多元,母親也曾埋怨過他:&ld;孩子啊,我們自己本來就很困難,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你哪怕給自己買點吃的也好啊。&rd;可是,在駱群曙看來,自己已經走出了大山,而山里的孩子未必有機會出來。自己少吃點少用點,能給他們帶來希望,這是再多的物質都滿足不了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