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來北京豐臺兒童福利院接收孤殘兒童177名
&bsp; 兒童福利院在我們的生活中作用也越來越大了,兒童福利院為無依無靠、無人撫養的孤兒和殘疾兒童提供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在中國,在幫助著很多無家可歸的孩子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小家。正是它,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社會的溫暖。
福利院辦,民政部門具體管。對收養的兒童,福利院采取統一撫養、分類分班管的方針。 盧溝橋畔翠柳搖拽,宛平古城春意盎然。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曉月苑的一幢淡黃色二層小樓內,一群特殊的小朋友在這里幸福地生活著。有的在專業人員幫助下進行康復練習,有的在保育員精心照料下盡情地玩耍,有的用稚嫩的聲音唱起歡快的兒歌,有的在靜靜地讀書學習這是孤殘兒童在新落成的豐臺區兒童福利院生活學習的場景。
新落成的豐臺區兒童福利院,占地近5畝,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設置床位120張。據了解,豐臺區兒童福利院成立于2004年4月,承擔全區孤殘棄嬰的收養、教育、醫療和康復,以及開展孤殘棄嬰成年后就業安置和回歸社會等方面的工作。7年來,僅保障入院兒童的生活、醫療、救治、教育、康復等支出,政府就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幾年來,兒童福利院的基礎配套設施得到不斷完善,功能不斷拓展,已成為一所具有養、治、教、育、康復于一體的兒童福利機構,使豐臺區兒福院走在了全市區級兒童福利機構的前列,并成為全市第一家實現涉外送養工作的區級機構。
據豐臺區兒童福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7年來,累計接收被遺棄的孤殘兒童177名。為讓孩子們對生活的環境和情感都有所固定和依靠,也使孩子們能夠得到細心的親情般的照顧,積極探索科學化、標準化、親情化的養育方式,創建了&ld;類家庭&rd;的養育方式,兒福院已單一型養育向養、治、教、育相融和的復合型養育方式轉變,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馨。
7年來,為35名兒童在國內找到了合適的愛心家庭,13名殘疾和術后的兒童走入了美國、意大利、荷蘭、加拿大等國外家庭;讓37名殘疾孩子實現了家庭寄養,兒福院定期組織看望和檢查,使孩子得到了良好的家庭式照料;有5戶家庭簽署了家庭助養協議,已有2戶經過助養后轉為收養。豐臺區兒童福利院,先后榮獲市級&ld;優秀青少年維權崗&rd;、 &ld;特殊教育工作先進集體&rd;、 &ld;三八&rd;紅旗集體、 &ld;民政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rd;和&ld;全國巾幗文明崗&rd;等榮譽稱號。
據豐臺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兒福院自成立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與幫助,擁有了一支很大的志愿者隊伍,提供了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服務。志愿者大多來自高等院校學生,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以,民政局的黨團員和老干部等,也有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韓國等外籍人士。截止目前,為兒童福利提供服務的志愿者達1580人次:其中,國內志愿者1340人次,國外志愿者240人次。贏得央視超市年度總冠、亞軍的兩位志愿者,還將價值近6萬元的海爾體家電和一架價值2萬元的鋼琴獎品捐獻給了兒福院。
兒福院共接受捐款80余萬元,物品1185件、折合人民幣45余萬元。先后接待了巴基斯坦、博茨瓦納駐華大使和大使夫人,以及北京英聯邦協會成員國駐華大使夫人的來訪和互訪,兒福院已成為豐臺區對外交往的窗口,增強了友誼,展現了黨和政府在經濟社會、社會福利、人權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