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呵護早產兒 早產兒的日常護理如何進行
&bsp; 早產兒,目前尚無具體明確的定義。目前,我國多把胎齡<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兒視為早產兒,并且這一定義不考慮體重。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早產兒出生時體重低下,各項生機能相較于正常新生兒來說,有所欠缺。所以,務必做好早產兒的日常護,加強產后護。
1、沐浴:2000克左右的早產兒,早幾天采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后可用溫水浴,過多的操作、搬動易使之疲勞,增加心臟負擔和消耗熱能,還會引起吐奶甚至顱內出血,因此,動作應盡量輕柔。
2、保暖:保暖是減少早產兒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溫應保持在26‐28℃,濕度維持在55%‐65%,夏季可經常用濕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內燒一壺啟蓋的沸水,充分的濕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干燥。體溫維持穩(wěn)定在36‐37℃之間為正常,觸摸手腳指(趾)端暖和,面色紅潤,呼吸均勻,吃飽了能安靜入睡為正常狀態(tài)。過度保暖可發(fā)生高熱甚至燙傷,熱水袋的水溫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讓熱水袋直接貼挨寶寶的肢體,要隔被放置。
3、居室衛(wèi)生:于室內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衛(wèi)生清潔,空氣新鮮,每日通風兩次,每次15‐20分鐘。
4、預防感染: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更差,應盡量減少探視,對患呼吸道感染、發(fā)燒、腹瀉、皮膚感染等疾病親屬的探訪,要婉言謝絕,不讓其進入早產兒的居室,以防止傳染病的發(fā)生,定時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wèi)生。
5、測體重:每周可測體重1‐2次,如體重不增,應請保健醫(yī)生協助查找原因。
6、喂養(yǎng):保證母乳喂養(yǎng)。如發(fā)現寶寶有頻頻嗆奶,氣促,面色難看或唇周發(fā)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寶寶可能生病了。早產兒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過程中,會有幾次含乳頭休息的正常現象。
新媽媽的撫摸和按摩可以幫助早產兒成長發(fā)育哦,快來學兩招吧。
1、頭部:用兩手拇指從前額中央向兩側推,用兩手拇指從下頜中央向兩側以上滑動,讓上下頜形成微笑狀。兩手從前額發(fā)際撫向腦后,最后兩中指停在耳后,像梳頭那樣動作。
2、胸部:雙手在胸部兩側從中線開始弧形按摩腹部,兩手依次從寶寶的右下腹向上,再向左到左下腹移動,呈順時針方向畫圓。
3、四肢:兩手抓住寶寶的胳膊,交替從上臂至手腕輕輕擠捏,然后從上到下搓滾。對側手臂做法相同。
4、手和足:用兩拇指交替從寶寶的掌心向手指方向推進,足部撫觸是從腳跟向腳趾方向推進,并捏搓每根手指和足趾。
5、背部:以脊椎為中線,雙手與脊椎成直角,往相反方向移動雙手。從背部上端開始移向臀部,再回到上端。用食指和中指從尾骨部位沿脊椎向上按摩,到頸椎部位。
通過以上的介紹,媽媽對于早產兒的護一定更加得心應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