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么時候會說話 如何學習語言(2)
認字是接受信息階段,基本方法同樣是:從出生開始,大量地接觸(視聽)各種表現形式的文字。
這一階段要培養嬰兒的閱讀意識,多給寶寶讀書,在讀書時告訴孩子,每一本書講的是什么,書中的字和詞可以告訴我們什么事情,幫助孩子注意字的形狀;當孩子主動問起字、詞時,要耐心地講給他聽。
學寫字是表達信息階段,應伴隨手部小肌肉協調能力逐漸成熟,讓嬰兒從簡單筆劃的字開始,一筆一劃地寫,一個字、一個字地寫。
科學培養,避免誤區毫無疑問,即使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是&ld;多元智能&rd;,他們依然很注重嬰兒的語言發展,但培養的方法要科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起好良好的作用。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在嬰幼兒語言教育方面常見的有3個培養誤區:
沒有充分意識到孩子間的個體差異,從而互相攀比,使孩子在語言自然習得過程中產生了不應有的壓力。
前面介紹了,所有的嬰幼兒似乎在獲得語言都經歷了類似的幾個階段,但兒童到達某一語言發展階段時的年齡不盡相同,這種個體間的差異是很大的。因此,父母絕對不能用其他孩子語言發展情況做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這樣,只會給孩子自然習得語言制造心障礙。
注重學習結果,不注重學習過程。具體表現在:父母教給孩子某句話或某個字詞后,更重視孩子是否盡快掌握了學過的內容(如會說了什么話、認識了多少字詞),而不太關注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和習慣。事實上,只要有了良好的語言學習興趣和習慣,并且處于正常和適宜的語言環境,孩子最終會獲得相應的語言能力。
對孩子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過于較勁。事實上,孩子在學說話和認讀漢字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準確的發音和認錯字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可以及時糾正,但不要過于較勁。其結果往往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降低語言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父母在孩子語言習得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創設良好的環境(語言示范),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模仿),給予充足的時間(練習),孩子就能夠實現語言的自然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