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升小資格嚴格分等級,北漂自稱是四等公民(2)
時間:
小崔2
小學教育
同在一個群里的方女士2日上午接到了短信,通知她孩子已被錄取,4日前去學校領取入學通知書。她屬于京籍有房,感受和陳林有很大不同。雖然大家都在說今年是史上最嚴入學年,她感覺今年孩子上學比較省心,反正是就近入學,也不用考慮贊助費的問題。
&ld;往年只要有錢有關系,有沒有北京市戶口都能隨便擇校。今年管得嚴,擇校的少多了,對我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倒是個好事。&rd;沈女士說。
沈女士這話,不敢在群里公開說。1日下午,有一群家長因為京籍非京籍的話題吵了起來,大家忙著勸開,都不容易,何必再斗呢。
陳林也在旁觀群里的爭吵,不過他沒發一言。能爭論出什么結果呢?在北京不爽,要回老家嗎?他從沒動這樣的心思。在京打拼多年,所有的資源和關系都在這里,孩子也在這里出生。
其實他也有擔心,即使孩子順利上了小學,但是按照現在的政策,沒有北京戶口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微博],將來孩子考大學怎么辦?他又安慰自己,時間還早著呢,等孩子上了初中,八九年之后,戶籍制度改革估計早就完成了,到時候可能就不成問題了。
北京清紅藍打工子弟學校老師苑長武也在關注著今年的幼升小大戰。
&ld;今年幼升小這么緊張,我們這樣的學校算是受益者,今年來我們這里咨詢報名的家長比往年明顯增多,我們正考慮要不要一年級增加一個班級。&rd;苑長武說。
在苑長武看來,卷入到幼升小大戰的主要是外來人口中的白領,對于收入相對較低的農民工來說,這個問題沒那么嚴重。
&ld;有些家長就是在為生存掙扎,孩子教育問題也不太重視,有個學上就行,實在不行就送回老家去。但是如果家長不是一起回去,就會多一個留守兒童。再說孩子大了,人回去了,心也回不去,還是比較麻煩的。&rd;苑長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