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精品13篇)】,供你選擇借鑒。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父親母親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
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嘆。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游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著不愿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么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群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著別樣的風景。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2
又是一個清明時節,或許對我于來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清明節,第一個在爺爺離開后的清明節,在這個“雨紛紛”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有那種“欲斷魂”的感覺……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不時有幾陣風吹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爺爺那張慈祥的布滿皺紋的臉,耳邊又響起爺爺最常說的那句話,“要好好學習啊!”
時光總是來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個月過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復了平靜。但是誰又知道,就在六個月前,爺爺還在病床上笑著對我說:“不要哭了,人只有堅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對,就不再有什么困難了,懂嗎?”當說完這句話時,爺爺閉上了眼睛,微笑著離開了。
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爺爺離開時的那種感覺。一瞬間,你的至親至愛悄悄地從身邊離開,離開這個世界。那種心痛,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么想回到三年前那種幸福的時光,但天總不隨人愿。常想,假如那天我和姐姐沒有離開,假如那天什么事都沒發生,結局會一樣嗎?――天知道。
爺爺走后六個月,我又回到家鄉。當我望著那片遼闊的田野,眼前又浮現出爺爺拿著那根竹條在田野上追打著不懂事的我的情景……爺爺,我是多么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違的竹條,追著我滿田野的跑啊!爺爺,為什么,為什么您卻再也不肯拿起竹條來追我了呢?為什么……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3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祭掃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每到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到祖先的墓上去祭奠已故的親人。
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到清明節,我奶奶便會把我們早早地喊起來,再炒上幾道老婆婆生前喜歡吃的菜。爸爸媽媽呢,他們都會買上一束鮮花和三四捆萬元紙幣來表達他們的心意。至于我和心靈手巧的爺爺嘛,當然也不甘落后,每次都要親手折一些“元寶”送給老婆婆。
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帶著我們開車出發了。才早上八點多,公路兩邊的車子就已經排得像條長龍一樣。去老婆“家”的路上,更是人山人海,人們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提著貢品,還有的拿著香燭。他們三個有群,兩個一伙地趕往墓地。
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堵車,我們終于來到了老婆婆的墓前,奶奶先把香爐放好,再一一擺上貢品,然后點上香和蠟燭,接著讓我們每個人都叩了一下頭。這時,奶奶撿起路邊的一根木頭,先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圈,再把“元寶”和萬元紙幣倒在大圓圈內,嘴里就自言自語地說起來:“媽,孩子們都來看你啦。”
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要畫個大圓圈呀?”
奶奶笑著,說:“畫個圈就好比把錢藏起來了,這樣我們送給老婆婆的錢就不會被別人搶走了。”聽了奶奶的一番話,我更迷糊了:“老婆婆能收到錢嗎?”
媽媽摟著我的肩,告訴我說:“這只是表達我們對親人的祝愿,祝愿老婆婆在天堂不缺錢花,生活得更好。”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哎,沒想到家鄉的清明節還有這么多的講究啊!
過了一會兒,爸爸點燃了鞭炮。“噼里啪啦~~~”,鞭炮聲捎去了我們對老婆婆的思念和祝福。
走的時候,我又像老婆婆叩了一個頭,心想:老婆婆,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的!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4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5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題記
今日,我們一家為了避開清明節的高峰期,來到安昌古鎮祭祖掃墓。這一日天氣晴好,艷陽高懸于天際,令人心情格外明媚。
太奶奶的墳墓在一座山上,山中綠意盎然,樹木的枝丫交錯著,陽光從枝丫的縫隙中撒下斑斑駁駁的一片陰影。上山的路我已經十分熟悉,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每年清明,大人們便會帶著我和表弟來安昌祭祖。
不一會兒,我們便走到了山頂。我循著記憶,走到了太奶奶墳前。爺爺奶奶拿出裝在保溫盒里的飯菜,擺在碑前,飯菜飄散的香味令我不自覺咽了咽口水,深深吸了一口氣。長輩們點起兩根小小的火燭,火光在陽光中搖曳。我們按著長幼尊卑的順序,依次拜過了祖先,默默然,在心中許下了自己的愿望。
由于年代的久遠,墓碑上的漆略有些脫落。爺爺接過墳親遞過來的朱紅色油漆,仔細地把顏色重新描好,細細地端詳了片刻,神情莊重而肅穆,仿佛在完成一件大事。我心中不禁有輕輕淺淺的感動浮動,不禁也變得虔誠。
待墳前的火燭漸漸燃盡,我們才開始吃起飯菜來。表弟一臉得意地告訴我:“把吃完的青瓜梗扔到泥土里,會長出青瓜來哦!”我不禁“噗嗤”一聲,自己小時候也說過同樣的話呢。
忽而感嘆,歲月真的會帶走很多東西,稚童時期的天真,少年時期的叛逆,以及長大以后,青年時期的銳氣,成年時期的激情,直至一個人生命的終止,只能活在后代的回憶中,直到被遺忘。
其實,死亡如出生、生病、老去一般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情,每個人都需要經歷,我們大可不必避諱
在有限的生命里,程度的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清明節是一個寄托哀思的日子,也是一種儀式,祭奠死去的親人,來表達自己的懷念的哀慟。清明人心自愁思,愿我們不要把親人遺忘,因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6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么“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么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尸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后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7
清明,正是桃花遍野的日子。山上大片大片的桃花中幾棵高大的老樹顯得有些突兀,冬天的狂風叫那本就危在旦夕的它們格外衰老。禿禿的樹枝擎著干澀的分叉,顯得有些哀寂。都說春天是新生的孩子,我倒覺得像那快要去世的老人,抱著剛出生的孫子,那種獨特的結合不僅不會讓人感到唐突,而是一種別樣的美感。
小草冒出那嬌綠的新芽,一個勁地向上躥,也不怕那厚實的泥土折斷了腰。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拼命與時間競跑,就連夏日里那倚在墻邊風兒吹過才肯動一動的慵懶的爬山虎也努力地攀上墻體,長出紫色的小芽。春天是一場競速快跑,所有的生命都從冬天的沉睡中醒來,一切都煥然一新。
春天是個漂亮的姑娘,帶來一片又一片美好色彩。杜鵑花舒展鮮艷的花瓣,映著山巒,紅紅一片,好不熱鬧。春姑娘披著一身艷麗的新裝,用長長的裙擺,給連綿起伏的山脈染上一層新綠;用和煦溫暖的春風,將冰冷刺骨的溪水吹進一絲溫暖;用淅淅瀝瀝的春雨,把唇焦舌燥的大地從昏睡中敲醒。方才因春天溫柔的呼喚而蘇醒的萬物,睜著惺忪的睡眼,讓這個細雨里的季節顯得更為迷離。春姑娘那如墨色蝴蝶般的睫毛,每撲閃一次,便送來陣陣春風。春天那浸染著各種顏色的美好畫布,給冬日的素銀裝束潑上滿滿春光。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春天演奏著舒緩的交響樂,描繪著飽蘸墨色的綺麗畫卷。清明踏春,將春天的美好盡收眼底,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8
清明,正是桃花遍野的日子。山上大片大片的桃花中幾棵高大的老樹顯得有些突兀,冬天的狂風叫那本就危在旦夕的它們格外衰老。禿禿的樹枝擎著干澀的分叉,顯得有些哀寂。都說春天是新生的孩子,我倒覺得像那快要去世的老人,抱著剛出生的孫子,那種獨特的結合不僅不會讓人感到唐突,而是一種別樣的美感。
小草冒出那嬌綠的新芽,一個勁地向上躥,也不怕那厚實的泥土折斷了腰。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拼命與時間競跑,就連夏日里那倚在墻邊風兒吹過才肯動一動的慵懶的爬山虎也努力地攀上墻體,長出紫色的小芽。春天是一場競速快跑,所有的生命都從冬天的沉睡中醒來,一切都煥然一新。
春天是個漂亮的姑娘,帶來一片又一片美好色彩。杜鵑花舒展鮮艷的花瓣,映著山巒,紅紅一片,好不熱鬧。春姑娘披著一身艷麗的新裝,用長長的裙擺,給連綿起伏的山脈染上一層新綠;用和煦溫暖的春風,將冰冷刺骨的溪水吹進一絲溫暖;用淅淅瀝瀝的春雨,把唇焦舌燥的大地從昏睡中敲醒。方才因春天溫柔的呼喚而蘇醒的萬物,睜著惺忪的睡眼,讓這個細雨里的季節顯得更為迷離。春姑娘那如墨色蝴蝶般的睫毛,每撲閃一次,便送來陣陣春風。春天那浸染著各種顏色的美好畫布,給冬日的素銀裝束潑上滿滿春光。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春天演奏著舒緩的交響樂,描繪著飽蘸墨色的綺麗畫卷。清明踏春,將春天的美好盡收眼底,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9
清明節即將來臨,一年一度的吳文化節就要開幕了,讓我們又想起吳地先祖——泰伯的豐功偉績。遙想當年泰伯為了順從父親傳位給弟弟季歷,從而再把王位傳給孫子姬昌的旨意,三讓天下的故事被人們傳為美談。當年泰伯出亡后,與弟弟仲雍結伴到了陜西西部,建立起了吳文化的雛形——句吳。泰伯出亡后不久,其父病逝,他為盡孝道,回國奔喪。這時季歷提出要讓位予泰伯。泰伯堅決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又回到荊蠻吳部落中,為了表示義無反顧之心,他帶著族人遠走高飛,來到了我的家鄉——無錫,興修水利,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給江南這片蠻夷之地帶來了文明的種子。后來,季歷又派人讓泰伯回北方當王,泰伯用對犯人的刑罰對自己施了一遍,笑著對來人說:“一個犯人怎能當王呢?”
泰伯如此三讓天下,連被稱為圣人的孔子讀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驚呼。在他看來,泰伯的品德已達到了幾乎不可逾越的境界。想想泰伯三讓天下的美德,再想想我們現在連排隊買飯都要插隊;公交車上,有人連個座位都不肯讓給身邊的老婆婆。現在,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想想泰伯當時可不是讓早吃一頓飯、一個座位……是天下啊!你們這樣做,想想泰伯當時的行為,你們心安理得嗎?想想泰伯當年為了江南水鄉的建設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換來了后來幾千年的繁榮昌盛啊!吳文化是祖先們自古傳承下來的,作為吳文化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刻苦學習,把吳文化發揚光大!
又是清明,我們循著歷代鴻山人的足跡,來到泰伯目前,緬懷先賢的圣德,作為新一代鴻山人,進一步堅定了認真學習的決心。我們將把這悠悠吳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阿姨、姨父、表哥們約好去掃墓。
一路上人山人海,車子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好不容易到了石砰,正準備登山,可惜“天公不作美”馬上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我不禁想起詩人杜牧所寫的那首《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來。幸好我們早有準備,立刻換上雨衣、雨鞋,大人們也撐起了雨傘開始出發了。沿途我們看到了不少平時難以看到的花草樹木,突然,一群羊闖入了我們的眼前,它們發出”咩咩“的聲音,仿佛是為迎接我們這群遠到而來的客人。我們的心情絲毫沒有被今天的天氣影響,一眨眼的功夫就來到了第一座墓前。大家又是除草,又是掃地,把墓打掃的干干凈凈,大人們在墓碑前放了一束鮮花,還放了些紙錢、蠟燭和其它祭品,并要求我們輪流給死去的親人拜三拜,聽說這樣她們能在天堂保佑我們,于是,我們半信半疑的聽從了家長的囑咐。大人們都喝了一杯酒,說是祈禱生一個男孩,他們認真祈禱的樣子引來了一陣哄笑。一路上說著笑著,我們又到了外公的墳前,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兒的草都快長瘋了,幾乎把整個墓給淹沒了。大家又是一陣忙碌,但分工明確,除草的除草,掃地的掃地……
下山的路上,長輩們給我們講了很多小時候的故事,我的腦子里不禁想起了外公慈祥的面容。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忙碌的,不僅給兒女們無私奉獻,而且時常熱心地幫助左右鄰居。每當雙休日,我和表哥表姐們都要到外公家吃飯,外公總是笑呵呵地迎接我們,慈愛地撫摸著我和表妹的頭,說我們又長高了……我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著。我默默下定決心:“外公您好好休息,明年我還來看你……”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11
“梨花風起正清明”伴著暖暖的春風,柳條兒綠了,花兒開了,清明也來了。
自古以來清明就是祭奠親人、抒發親情、感恩懷舊的日子。天有點陰郁,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愁緒和思緒,在這個充滿哀傷的日子里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準備去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
一向調皮搗蛋的我們收斂了很多,懷著沉痛的心情向烈士陵園出發。很快我們就來到莊嚴、肅穆的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站在革命烈士紀念塔下了,仰望著高高的紀念塔,我心潮澎湃,仿佛看到先烈們當年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奮勇殺敵的場面。誰不怕死,死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先烈們不怕!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中國人民站起來,為了勞動人民不再受壓迫,革命先烈們把自己的一切利益全拋到腦后,甘愿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全體師生舉行了隆重的祭掃儀式。接下來我們就跟著老師去各個紀念館和烈士墓前緬懷和瞻仰先烈們。烈士陵園里環境很好,綠樹成蔭,碧水環繞,鳥語花香。大家都輕輕地走著,小聲地說著,就怕驚醒沉睡的烈士。這里安息著62576位烈士,有的甚至沒有留下名字。塔、堂、亭、館、墓坊等讓我們重溫了革命先烈們當年的英勇事跡。我仿佛看到狼牙山五壯士在子彈打光,石頭扔光,高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地跳下山崖;仿佛看到先烈們揮舞著刺刀與小日本決一死戰;仿佛看到濟南戰役等著名的戰役中先烈們是如何浴血奮戰直到最后一刻!
先烈們的無私奉獻,出生入死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們,安息吧!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會繼承先烈的遺志,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報效祖國!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12
我們晚上才回到家,媽媽盡管很累,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但仍然去外面給我們故去的親人燒紙,帶上我們的祝福。因為媽媽知道,姥姥和老爺他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在另一個世界的村口處等候著我們的問候,聽聽媽媽給他們念叨一些我們的事,我們過好了,他們在九泉之下就會很安心。
通過這次爬山,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還吸取了教訓,看來爬山的樂趣還真不少呀!這個清明節我過的很快樂,雖然有點累,但我仍然很開心。“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清明節既是我們懷念故人的時候,也是我們出外踏青的好時節。今年的清明節又到了,學校也放假了,我和爸爸媽媽也要去祭奠我們的親人。
星期一的大清早7:00鐘,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舅舅和舅媽還有哥哥一起前往商洛,去給親人們掃墓。舅舅開著黑色吉普車,帶著我們翻山越嶺去商洛。一路上,我看見很多人的手上都拿著黃色和白色的菊花,在路上等車。爸爸說:“他們肯定也是去祭奠自己的親人呢!”當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時候,我看見還黃牛在地里幫農民耕地,白色的山羊在地邊上悠閑的吃草。
我們到達商洛后,先去了三舅的公司,本來是等大家都集合起來后,一起去掃墓的,可是由于突然刮起了大風,天空中布滿了灰塵,所以就沒有讓我們幾個孩子去掃墓了,我們就留下來在公司里玩。過了一會兒我老哥家的孩子樂樂也來了,她是我的的朋友了,她比我還大3個月呢,可是還得把我叫姑姑了,媽媽說這就是“輩份”。我已經大約有一年的時間沒有見我的好朋友樂樂了,我們都覺得樂樂曬黑了很多,老哥對我說,是因為樂樂他們開了三天的運動會,在外面坐了三天,所以太陽把她曬黑了。
清明節學校作文650字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