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10篇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無宵夜通常十特殊而熱鬧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關于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1)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得很快樂,不是玩得快樂,而是做得快樂。
老姑開了一家燒烤店,元宵節晚上,我去店里玩。
哇,店里的生意真火!客人很多,桌桌滿員,有的不是同來的客人只好擠在一張桌上吃了。見此情景,我想,也別閑著了,幫忙吧。雖然我不會烤串,但我會為客人倒茶水,送餐具,上肉串什么的,總還可以吧。
我拎起一壺水,哪桌客人要水,隨叫隨到,不一會兒,我便忙得臉紅紅的,頭上汗水淋淋,真是不亦樂乎。有的客人還直言夸獎我,說小小年紀,能幫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聽了心里那個美呀!姑姑家的小表弟看見了,也來湊熱鬧,但他只能拿餐巾紙給客人,太小嘛,只有四歲。一次,我端了一盆豆腐湯,上樓給客人送去,盆子慢慢變得很燙,但我堅持著,不一會兒,我手都麻了,已不知道燙了。那時我想,如果我手一撒開,不僅客人不滿意,而且還會給姑姑這小店添麻煩的,最后穩穩地放在客人面前。干著干著我就順手了,客人來了問要什么,然后把單子傳到后廚房,哪桌吃完了,就收拾哪桌,等著下拔的客人來。
后來,有一桌客人因著急,走了,而這時肉串才剛剛烤好,他們還沒結帳。姑姑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后來姑姑看我表現不錯,就獎勵我肉串吃,我也享受了客人的待遇,真是高興極了。
我在這次干活中知道了,大人也不容易,掙錢這么難啊!
這個元宵節,我沒有像以往一樣吃元宵看彩花,而是在姑姑的小店里忙了一晚,不過我的收獲真多。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2)
我知道很多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在這些節日里,我最喜歡的是有著濃濃的喜慶氣氛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每年的陰歷元月15日,那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今年的元宵節,我們部隊為了讓元宵節的氣氛更熱烈一些,特別將許多的煙花,分別放在了部隊大樓前的紅旗臺周圍,準備在晚上燃放,讓人們去觀賞。那一天的晚上,我和妹妹一起,也帶著幾個元宵,邊說邊笑地去看煙花。
我們剛到觀看煙花的觀看點,煙花就開始燃放了。我們一邊看著天上美麗的煙花,一邊吃著元宵,享受著夜里看煙花的感覺。夜里的煙花真得很美呀,五彩繽紛,有的是綠色,有的是藍色,還有一種奇特的煙花,爆炸后發出了吱吱的聲音,就像一枚剛剛被砸碎的白寶石一樣,在月光的照射下閃著點點白光,美麗極了……煙花在天上霹靂啪啦的放著,我們坐在地上,指著天上一朵又一朵美麗的煙花,又說又笑,整個院子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不一會,美麗的煙花就很快放完了,我們也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今天的夜晚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之夜,今天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3)
每年正月十五,中國傳統文化——元宵節,元宵節是吃湯圓的日子,為什么要吃湯圓呢?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據說,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候,周勃、陳平鏟平“諸呂之亂”,漢文帝登基的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年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宮游玩,“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便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彩歡度元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用各種果餌作餡,外面裹以糯米粉滾成丸子,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丸子在鍋中時浮時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人又改稱為“元宵”,古時人們又稱“元宵”為湯團、圓子或者粉果,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古時“元宵”價錢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其中“珍品”既是“元宵”。明國初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總是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他做賊心虛,便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稱“湯圓”。袁世凱垮臺后,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原來中國傳統文化是那么有趣的,以后我要多一點了解下中國的傳統文化。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4)
今天是元宵節,本來打算去椒江看鬧花燈,可是老天不作美,斷斷續續地下著雨,我們只好改變計劃,經過討論,我們決定在家隆重舉行才藝大比拼活動,三場比賽都由爸爸來當裁判。
第一場是打乒乓球比賽。首先是我發球,我左手拿乒乓,向上一拋,右手用乒乓板用力一拍,球就凌空飛起,只見媽媽向它發出了‘驅逐令’,乒乓球如同流星似的向我飛來,我輕而易舉地接住了,來了個‘大反攻’,球又向媽媽那里飛去。眼看就要落地了,沒想到媽媽眼疾手快,來了個‘井底撈月’,把乒乓球勾了上來……最后,我還是輸給了媽媽。
第二場是輪滑大比拼。本場的規則是:在60米的場地上,看誰用的時間短。于是,我穿上輪滑鞋,我暗暗自喜:我一定把你輸得落花流水。爸爸隆重地宣布:“預備,開始!”我像一支離開了弓的箭一樣滑向終點。媽媽看了,豎起大拇指說:“你可真行,滑得那么快!”接下來,媽媽換上輪滑鞋,搖搖晃晃地,眼看就要到終點了,卻摔個四腳朝天,我笑得前俯后仰,不容置疑,這場比賽我贏了。
第三場是做元宵比賽。我趁爸爸不注意,與媽媽商量,我們決定一起來做,很快,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端上了餐桌。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大家都笑了。
我覺得,今晚的元宵節吃得特別香,過得特別快樂。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5)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身邊洋溢著熱鬧的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全部都“扛”出來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了!”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沈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都獲得了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了已經過世的太奶奶……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6)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猶記古時元宵的熱鬧場景:“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今年學校也籌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活動。
“猜燈謎嘍!”不知誰吆喝了一聲,同學們拎著各式燈籠涌出教室,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我找到同學益嘉,想猜猜她的謎語,只見“兒童仰頭瞻空中,清明時節最相宜。游絲一斷渾無力,男女老少總相適。”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什么呀?玩具?”她狡黠地眨了眨眼睛,“那給你個小提示吧!這跟清明天氣有關,清明風很大喲,”“風……會飛……一根線……”我靈光一閃,大叫“風箏!對不對?”“對啦!走,領獎品去!”她邊笑邊取出一只紅色小狗給我。”真可愛,謝謝了!”我歡欣雀躍,道了謝,又去猜別人的謎語了。
鬧元宵,鬧元宵,當然要吃元宵了!猜完燈謎,我們來到食堂。遠遠地,只見一碗碗晶瑩剔透的元宵向我們招手,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般開吃。“嗯,真香呀!”“小吃貨”金金張開嘴,一勺一勺地往嘴里送,寧寧更是風卷殘云般消滅一碗;連我都吃了好幾碗,那元宵香噴噴、甜滋滋的,想不被它吸引都難哩!
雖然沒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浪漫,但卻有“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的熱鬧,元宵一過意味著春節落下帷幕,我們也要收回玩心,回歸本我,投入到新一期的學習生活中,甜蜜熱鬧的元宵節,我們來年再會。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7)
當春風吹過,我們又開學啦!開學第一天是令我們難忘的日子,有意義的元宵節活動讓我們記憶深刻。
這一天晨讀結束后,同學們既緊張又興奮,因為“做元宵、品元宵”活動即將拉開帷幕。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搬桌子、鋪臺布、洗手,準備工作有模有樣,樣樣不能少。
小朋友們大部分是第一次親手做湯圓,個個好奇萬分,躍躍欲試。我們組我負責揪大糯米團,其他同學負責搓糯米團。搓、捏、按、團,按照老師的步驟,同學們有的搓成了西瓜,有的搓成了芝麻,我同桌何文元竟然開始搓起面條來,他說那是意大利面呢!看著這奇形怪狀、大小不一的元宵,同學們都開心地笑了,誰說元宵就一定是圓的呢!在我們心里,只要是自己親手制作的,都是人間美味。當食堂師傅將煮好的湯圓端上桌,同學們品嘗著熱氣騰騰美味的元宵,都感到無比自豪,心里甜蜜蜜的。
之后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元宵節的其他習俗,比如舞龍、舞獅、賞花燈、劃旱船、猜燈謎等。猜燈謎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項目,這難不倒我。中央電視臺的《謎語大會》我連續三天都看了,猜謎語活動和中國漢字書寫大賽一樣讓我很著迷,不僅增長了知識,掌握了猜燈謎的規律,還覺得挺好玩。
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元宵節過去了,但元宵節的風俗卻深深刻錄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的到來吧,讓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領略、一起傳承!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8)
元宵節,大家應該都在家吃著湯圓、聊著天,其樂融融吧?我可是在非遺館里參加活動呢!你們想知道有什么活動嗎?那你就聽我細細道來吧!
舞龍、舞獅,平時我都只能在電視里看到,今天我卻在現實中體驗了一把。
突然,館內響起了陣陣鑼鼓聲,是從哪里傳來的呢?我沿著鼓聲走去,原來是教練他們在舞龍呀!我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們把龍舞得活靈活現,簡直已經跟龍合為一體了,果然是“龍的傳人”呀!我也好想嘗試一下。
經過教練的允許,我趕緊跑去拿舞龍的道具,“啊!”好重,沒想到看著很輕的道具拿起來居然有這么重,一只手根本抬不動!我按照教練的指揮,先把龍舞到左邊,再舞到右邊,如此反復地做。好累呀。這時我的腦海里仿佛有兩個小人,一個小人說:“太累了,干脆放棄吧!”另一個小人卻說:“你看,教練他們不是都堅持下來了么,難道你打算就這樣中途放棄了?”最終,第二個小人獲勝了。不一會兒,我也舞得有模有樣了。
教練給了我一個玩偶,并說:“剛才已經有很多小朋友來嘗試過了,但都沒有堅持到底,這個就當是獎品獎勵你了。”聽了教練的`話,我心里美滋滋的。
嘗試完舞龍,我看見“順風順水”的大牌子,這到底是什么活動呢?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將乒乓球從裝滿水的第一個杯子吹到第六個杯子的游戲,整個過程中乒乓球沒有滑落到杯子外就算成功。我心想:那不是很簡單嗎?我緊緊地盯著乒乓球,然后深吸一口氣,猛地一吹,成功地把乒乓球吹到了第二個杯子里。我再接再厲,不過接下來我可不能大口大口地吹了,我的嘴巴必須張得像一支粉筆一樣小,這樣才不會吹偏。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活動,但卻讓我知道了:也許成功路上有許多坎坷,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有多大的力量。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9)
早晨被鞭炮驚醒之時,才知今日是元宵節。
早餐自然是元宵了。從被窩中爬起來,被香味兒牽引著,不知怎么便已端坐在桌前了。面上是一只青花瓷碗,邊側是雙把柄上裹了陶紋的象牙筷兒,這餐具平日里是不常用的,今日擺出來,讓人不禁對碗里將要盛放的“主角”多了份期待。用罐鍋端出來了,從那撲面的熱氣和清新的糯米香可以嗅出來,這絕對是廚者精心烹煮的。
凈白明亮的是瓷勺,絲縷鵝黃的是蛋花,削片碧綠的是青蔥,還有那顆顆珍珠般光澤圓潤的小湯圓。這一切都在蒸騰的熱氣中醞釀出儒香的氣息。舀起一勺,淡淡的甜,濃濃的香,足足的韌勁,絲絲縷縷涌進咽喉。比這味兒更濃的,是身邊媽媽看見,我父女倆兒陶醉的模樣而產生的笑意,沒辦法,美食的魅力無人可擋。
到了晚上,也還是要品元宵的,與早晨的那股清新勁兒不同的,是這會兒手中掬捧著的瓷碗是滾燙的,熱氣是迷了眼的,湯圓是大個兒的,其余就是清湯白水,似乎缺了些精致,但簡單而又直接的是那種家人團聚的喜悅。
白白胖胖的糯米團兒,組成了花瓣狀,伏在碗底,上面是幾顆點綴用的白芝麻。一大家子,老老小小,此時都圍坐在電視邊兒,一邊看那名嘴兒調侃,一邊喜滋滋地品著湯圓,還不時有聲音直呼太燙,可話這么說,嘴里可從未空下。膩滑的芝麻餡有種特有的甜蜜感,甘潤的花生醬有種無二的香柔味兒。到舌尖都燙疼了,才肯放下碗來,大口呼幾下冷氣,不一會兒,手上又端上了。
這景象也許是滑稽的,但品元宵,“吞”元宵的快樂與滿足,可是愈吃愈勝,或許,這才叫團圓,這才有家的味道。
元宵節關愛活動有意義的節日作文(篇10)
昨天聽老師說明天要舉行慶元宵活動,我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在床上翻來翻去不知幾時才進入夢鄉。
第二天,我來到教室看到了同學們穿著整潔的衣服。升旗儀式過后就開始了第一個環節——開學第一課。
活動開始了,老師先是給我們看了關于開學的PPT,后來又給我們看了關于元宵節的PPT。還有一個環節就是心愿卡的分享。同學們的心愿五花八門,而我自己的新年愿望是:自己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家人及同學、老師身體健康。最后一個環節是品湯圓、猜燈謎是在下午。
中午午休過后,我們就跑進教室,等待著下一個環節的開始。這時候來我們班幫忙的阿姨也漸漸到齊了。我們把桌子拼成兩個大組,大家和各自的好朋友分享著自己準備的年貨及水果,同學們和老師及幾位同學的媽媽都吃的不亦樂乎。大家吃得正興奮的時候,老師說現在猜謎語開始了。我的學號是1,我先出題給同學們猜,好多同學都猜成了葡萄,而我的謎底是石榴,我說不好意思你們猜錯了。班里好多同學出的猜謎語五花八門,讓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想拿到禮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猜到最后我也沒有猜到一個,好遺憾,沒關系明年我會加油的!
最后阿姨們給我們獻上美味的湯圓,謝謝阿姨們,你們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