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
許多《焦點訪談》的報道成為有關方面工作的決策依據和參考,《焦點訪談》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于1994年4月1日推出的深度新聞報道欄目。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篇1】
今天,我觀看了《焦點訪談》這個節目,一幅幅的畫面,一件件的事情無不令人氣憤,讓人深思。
春節期間,不少家庭為了豐富業余生活,結伴外出旅行,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旅途中,本應該是快樂、開心的,但他們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卻與那里的美景是那樣的不協調。比如,在一座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物雕像上,可以看到許多人都騎在上面,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全家總動員”了。而在雕像的.旁邊,就豎立著一塊很醒目的牌子,“愛護文物,請勿攀爬”。當記者問起游客時,游客匆匆忙忙的說一聲“不好意思,沒有看見”,就飛快的走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名成年女游客竟然爬上樹去照張“美照”。照完后,想要下來,男游客卻沒有托住她,結果兩人一起摔在了地上,弄得好不尷尬。再看這一幅畫面。“請勿吸煙”的牌子就豎在旁邊,一旁卻站著一位擺著架子抽煙的游客,并把抽完的煙頭隨手就扔到了地上。越看越讓人氣惱。再看看路邊這位吃著蘋果的女士,邊吃邊把果皮吐到地上,而她的旁邊就是垃圾桶,她卻連一步都懶得走。
同樣,這樣的“懶”人也有許多。明明廁所就近在咫尺,不負責任的家長卻還是讓孩子隨地大小便,還強詞奪理的說孩子憋不住了。這讓環衛工人們都很無奈。再看這里,本來是供游客休息的停車場,游客下車卻隨手把吃剩的東西一扔而變成了“垃圾堆”。.據環衛工人說,每天停車場的垃圾他們都要掃十五麻袋,而且還需要別人的幫助,不然根本清理不完。這些行為不僅給環衛工人增加了負擔,也讓他們自己丟失了一份文明和素養,遺失了一份公德之心。看完這些畫面,對我觸動很大:這些不文明的行為與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背道而馳。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壞習慣的形成,與他們平時的行為是分不開的,是來自自身的每一個小細節。從現在起,就讓我們與這些壞習慣告別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我們旅游的時候,不光要欣賞那里的美,還要留下自身的美。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不亂扔垃圾,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升華自己的美德,提高素質,做文明觀光客。自覺遵守公共場合的秩序,愛護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共同維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篇2】
11月22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頒布一周年。我們總是覺得間諜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里,我們往往會放松警惕,忽視間諜的存在,但恰恰就是因為我們的掉以輕心,導致了間諜有機可乘。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安全需要引起我們特別的注意。
本期的焦點訪談,給我們講述了三起國家機密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竊取事件,而這三起事件都是因為人們對互聯網沒有足夠的了解,認為互聯網是絕對安全的,網絡攻擊這種事情離我們很遠,間諜也只是在電視劇里出現了,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次是人們沒有認真對待國家機密,將國家機密當做是普通文件來對待,更有甚者將文件隨意的以拍照的形式傳播出去,這是典型的防范意識不足;而最后一點便是相關單位的'相關教育不足,相關單位也沒有對這些國家機密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明確的告知此類文件的重要性,以及泄露這些文件會導致哪些危害以及如何保護好這些機密,還有便是很多單位存在為了圖方便多人共用一個郵箱以及郵箱密碼簡單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便讓境外間諜情報局有了機會去竊取機密。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年,需要對這些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維護網絡安全,國家秘密安全,是我們全社會的責任,在如今的和平時期,我們應該更加注意境外間諜情報機關,要時時注意,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篇3】
利欲熏心的時代里,一顆顆清透的心漸漸沉淪。誰管取得高分的手段,最終要的,是那“金榜題名”的璀璨光華……
眾所周知,考試作弊一向乃“兵家大忌”——舞弊為考生們所不齒。但當電視屏幕中播放出有關考試舞弊的一系列事情時,我不禁目瞪口呆。
1月13日的《焦點訪談》中就詳細地記錄了哈爾濱理工大學MBA考試所存在的作弊現象:跟隨著記者的深入調查,作弊時的專用器材——一個肉色的形似耳機的接收器;播報試卷答案的電臺;還有負責幫助考生作弊的培訓機構清晰地暴露在鏡頭之下。然而更令我驚訝而心寒的,是培訓機構的專業作弊人員對考生們忐忑不安的心作出的回答:“不用擔心會被(派出所)逮著,我們又沒放火殺人,搶劫銀行,我就是不會,抄一下嘛!”聽了這段話,我似乎明白了考生為什么愿意冒著風險在考試中作弊:也許是為了彌補自己對于考試成功的有心無力;也許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望子成龍的急切。總之,他們的出發點不壞,但他們急功近利的手段是令人悲哀的。試想一下,如果考試作弊風靡中國的話,考試也將失去它原本的意義——在測試中不斷地發掘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處,從而不斷強化牢固。因為到了那時,高端先進的作弊儀器會使全國上下的學生統統都是滿分,每人都會“金榜題名”,曾經學生們夢寐以求的好成績將唾手可得,誰還會稀罕呢?誰還會去寒窗苦讀、奮發圖強?誰還會去暢游知識的海洋,去攀登習題的高峰?那將是多么令人震驚而痛心的一副畫面啊!
利欲熏心的時代里,一顆顆清透的心漸漸沉淪。希望通過這次《焦點訪談》的曝光,能夠打消一些負責幫助作弊的培訓機構和考生們的僥幸心理。好成績畢竟是要自己奮斗得來才覺的欣喜若狂啊!
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篇4】
春節期間,不少家庭為了豐富業余生活,結伴外出旅行,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旅途中,本應該是快樂、開心的,但他們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卻與那里的美景是那樣的不協調。比如,在一座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物雕像上,可以看到許多人都騎在上面,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全家總動員”了。而在雕像的旁邊,就豎立著一塊很醒目的牌子,“愛護文物,請勿攀爬”。當記者問起游客時,游客匆匆忙忙的說一聲“不好意思,沒有看見”,就飛快的走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名成年女游客竟然爬上樹去照張“美照”。照完后,想要下來,男游客卻沒有托住她,結果兩人一起摔在了地上,弄得好不尷尬。再看這一幅畫面。“請勿吸煙”的牌子就豎在旁邊,一旁卻站著一位擺著架子抽煙的游客,并把抽完的煙頭隨手就扔到了地上。越看越讓人氣惱。再看看路邊這位吃著蘋果的女士,邊吃邊把果皮吐到地上,而她的旁邊就是垃圾桶,她卻連一步都懶得走。
同樣,這樣的“懶”人也有許多。明明廁所就近在咫尺,不負責任的家長卻還是讓孩子隨地大小便,還強詞奪理的說孩子憋不住了。這讓環衛工人們都很無奈。再看這里,本來是供游客休息的停車場,游客下車卻隨手把吃剩的東西一扔而變成了“垃圾堆”。.據環衛工人說,每天停車場的垃圾他們都要掃十五麻袋,而且還需要別人的幫助,不然根本清理不完。這些行為不僅給環衛工人增加了負擔,也讓他們自己丟失了一份文明和素養,遺失了一份公德之心。看完這些畫面,對我觸動很大:這些不文明的行為與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背道而馳。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壞習慣的形成,與他們平時的行為是分不開的,是來自自身的每一個小細節。從現在起,就讓我們與這些壞習慣告別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我們旅游的時候,不光要欣賞那里的美,還要留下自身的美。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不亂扔垃圾,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升華自己的美德,提高素質,做文明觀光客。自覺遵守公共場合的秩序,愛護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共同維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焦點訪談觀后感作文【篇5】
1月30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出的“身邊的法治熱點”節目,對黃驊市打造“陽光政治”的先進經驗進行了重點報道,將這一典型經驗向全國宣傳推介。
在“身邊的法治熱點”這期節目中,主持人提出:依法治國無疑是這兩年的一個熱詞。法治是一個國家走向現代文明的標志,也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保障。可怎么實現這個目標?怎么樣嚴格執法?怎么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依法治國又和我們百姓生活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很多人從最近出版的《法治熱點面對面》中找到了答案。
最近,一本通俗理論讀物《法治熱點面對面》讓很多人點贊。這本書在不長的篇幅中,既有對政策理論的科學闡述,也有對具體實踐做法的恰當點評,還有社會中鮮活的案例。在解讀和闡釋怎樣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這個問題時,河北省黃驊市的“陽光政務大廳”作為一個新的實踐,成為其中一個鮮活的例子。這個“陽光政務大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節目隨后重點介紹了黃驊市“陽光政務大廳”:這天一大早,小微企業主王興華來到河北省黃驊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企業的營業執照。與以往不同的是,他首先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黃驊陽光監督微信平臺。進入陽光微信平臺后,小王可以根據項目指引全面了解相關流程,并對辦事人員的服務質量做到評價和監督。王興華告訴記者:“這里有測評窗口,有舉報啊、監督電話啊,即便我不在大廳里也能夠起到監督作用,辦事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微信平臺發布的內容都是容易產生腐敗問題的重大事項,尤其是涉及土地招拍掛、工程招投標、財政集中采購、國有資產出讓等四類問題的公告必須做到實時發布,同時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及政策解讀等內容要做到及時準確。這項服務措施是去年上半年推出的,人們稱它為“指尖上的政務大廳”,它不僅方便了群眾辦事,也為行政權力的行使戴上了“緊箍咒”。
節目還采訪了黃驊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先國和工商局辦事窗口的工作人員。劉先國表示:“過去的情況是,我們好多事項的辦理,項目的操作并不公開,具體的情況老百姓也從無了解,這樣就失去了群眾的監督,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現在我們推行了陽光監督微信平臺,就是要把行政權力的行使,完全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確保群眾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法治熱點面對面》是由中宣部理論局組織撰寫的,是“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叢書的最新讀本。在第六個熱點問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中,“怎樣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一節,該讀本以“圖說”的形式展示了黃驊設立指尖上的“政務大廳”的做法。
據悉,以來,黃驊市按照“公開、透明、民主、法治”的原則,圍繞干部、人事、規劃、土地、項目等十個方面,定制度、造籠子、關權利,全力打造“陽光政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為培育環渤海地區新的增長極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黃驊市打造“陽光政治”的做法得到了群眾的真心擁護,得到了媒體的關注:新華社刊發通稿《河北黃驊設立指尖上的“政務大廳”》,新華社《內參選編》刊發《定制度 造籠子關權力——河北黃驊全力打造陽光政治實現現代治理》,全面介紹黃驊市陽光政治建設工作經驗。
省市領導對此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副書記趙勇在黃驊市“陽光政治”經驗匯報上做出批示,建議相關部門總結關注,并印發市、縣領導同志參閱。滄州市委書記商黎光也做出批示:陽光是腐敗的克星,只有陽光才能有效解決不公開、不公正、不公平的問題。黃驊的做法很好,要不斷堅持、完善、提升。12月9日,渤海新區召開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暨“陽光新區”建設推進大會,在全區學習推廣黃驊 “陽光政治”做法,部署推進“陽光新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