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希望大家喜歡!
《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精選篇1)
看過這部影片感觸很多,其中給我的最大震撼是剛開始的畫面,地球的表面被垃圾所覆蓋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堆成的小山,畫面昏黃,狂風肆虐,這就是未來的地球嗎?我不希望是這樣的。另一方面,人類擁有了高科技,
當地球被垃圾所吞沒,他們可以遠離地球,居住在太空,但是,看看居住在太空里的人們吧,雖然一切變得都那么方便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更少了,每個人每天都面對著電腦屏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每天躺在椅子上,不能隨便行走,這是人類所要的生活嗎?我想,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們都不希望是這樣的,這就更警示人們要在發展的同時保護好地球的環境。
這部影片另一個方面給我的震撼是高度的自動化,所有勞動都被機器所取代,每個方面顯得都非常自如,同時,有些機器都帶有高度的智能化,智能化是好的,但是也有缺點,例如,當船長要求返回地球時,十字機器就加以阻撓,甚至,還將船長囚禁,但是最后還是人類戰勝了機器,這里,既有人類對自身所創造的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的擔心,也有船長內心的復蘇—地球的存亡在于人類自己,只有人類自己才能使地球恢復生命。所以,船長依然下達了返回地球的命令。地球永遠是人類的家園!
再來談一談我們的主角—瓦力,顯然瓦力已經超越了機器本身,它已經具有了豐富的感情。作為人類的一個機器人,從技術成面講,技術可謂之高超,瓦力可以在垃圾堆成的小山上自如穿梭,并且,抗擊能力也非常強,例如,當飛船送伊娃過來時,瓦力在強大的高溫下雖然被燒成了紅色,但是性能絲毫不受影響,還有穿越大氣層的一幕,不能不佩服人類當時所造機器人的穩定性是多么強大。還有,瓦力知道什么時候充電,能夠自己修復,自己安裝卸載履帶,能夠向上伸長,能夠看電視,并且加以模仿,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高度的智能化。并且伊娃能夠利用光線進行探測,尋找植物。同時在飛船上可以看到,一切都是非常有規律的進行,一旦每件事物
都有自己的運行軌道,一旦被打破,自己就很難可以復原,例如,人被瓦力從椅子上撞下來,自己絲毫沒有辦法,這不是悲哀的嗎?
最后,整個影片包含了很多人類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同時影片雖然聲音很少但是卻給人感情以很大的沖擊力。
《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精選篇2)
不得不佩服老外的構思,看完《機器人總動員》后我不得不這樣認為!
先說說電影的類型,科幻?環保?人際?愛情?我想應該是都包括了它們。影片從一個在未來地球上從事垃圾處理的機器人開始講起,瓦力本來是一個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工作的垃圾場機器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將垃圾擠壓成塊,然后堆放在一起,平淡的生活一直持續,直到遇見了她,那個充滿強悍力量與美麗外表的高級搜尋機器人——伊娃!
它們在一起總是充滿喜劇的單相思,伊娃從來就不搭理總是愛獻殷勤的瓦力,只是按照指令,在地球上尋找綠色的植物。直到有一天,伊娃找到了植物并通知總部后進入待機狀態。不知道內情的瓦力一直守護著伊娃。后來,總部的飛船來收回伊娃的時候,瓦力也一起跟了進去。
飛船里的世界讓瓦力大開眼界,這里的人總是躺在或坐在一個全自動的椅子上,相互之間總是通過可視電話和虛擬系統溝通,這里沒有人面對面的,像自己房子里那段地球上遺留視頻中的舞蹈,沒有人手拉手的的唱歌,它們的四肢很短小,基本不能行走!
而瓦力的到來和伊娃的回歸能給這首飛船帶來什么呢?它們之間又發生了哪些讓你大笑又或是感動的事件?那就請你一定要去看一下這部電影了,不會讓你失望的!
相信我!
《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精選篇3)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機器人總動員》,它令我感觸很深,它主要講了一個發生在28__年的故事: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卻因污染和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適于人類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飛船離開故鄉,進行一次漫長無邊的宇宙之旅。臨行前他們委托一個公司對地球垃圾進行清理,該公司開發了名為WALLE的機器人擔當此重任。
這些機器人按照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勤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惡劣環境的侵蝕,WALLE們接連損壞、停止運動。最后只有一個仍在進行這項似乎永無止境的工作。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意識。它喜歡將收集來的寶貝小心翼翼藏起,喜歡收工后看看幾百年前的歌舞片,此外還有一只蟑螂朋友作伴。直到有一天,一艘來自宇宙的飛船打破了它寧靜的生活……
剛看完影片的時候,除了有些不理解外,就是有些思維混亂。感覺這部電影是未來我們的寫照。原本和往常一樣有著完美的結局,卻讓人陷入了沉思——未來的地球是不是也會變成這樣?難道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去逃離地球嗎?不,我們不能,我們反而要更加愛護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只把環保喊成口號,而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在行動上。不亂扔垃圾,不浪費再生資源,不砍伐樹木,同時也要去教育下一代,去保護環境、愛護環境,讓人類可以長時間的生活在地球。
這部電影在突出表現一個愛情故事、塑造出一個情感豐富的角色同時,也給人類上了一堂環保課,然而這一切都是用一種普通的方式來表達的。
最后,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為了不讓電影成為史實,我們要去保護它,去愛護它!
《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精選篇4)
《機器人總動員》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科幻電影。講的是關于機器人瓦力和伊娃幫助人們回地球的故事。機器人瓦力是一個專門處理垃圾的機器人,一天,他正在處理垃圾,偶然發現了一株小苗,他把這株小苗帶回了家,小心翼翼的保管著。后來,從天降下一架飛船,一個名叫伊娃的機器人從里面出來,在搜索地球上的生命跡象。瓦力見了他,想跟他交朋友,就把他帶到了自己的房子里。他給伊娃看了一些他從垃圾場里撿來的一些好玩的玩意,當他給伊娃看那株植物的時候,伊娃把那株植物吸了進去,并自動關閉引擎,瓦力見了,很擔心他,后來一艘飛船來接伊娃,把他送到了“真理號”,瓦利也悄悄跟了上去。
“真理號”上的人都是靠機器人幫他們活動,只要喊一聲,機器人就會給你想要的東西,所以每個人都很胖。當機器人們把瓦力送到船長室時,瓦利體內的植物已被掉包,后來他們找到了它,但機器輪盤跟他們對著干,可是“邪不勝正”,最后還是失敗了。瓦力把植物放到能量轉換器,飛船成功飛到了地球,機器人和人們共同努力,在地球上種植物,清理垃圾,最終垃圾清理干凈了,人們又可以地球上生活了。
雖然這是一部動畫電影,但導演卻能通過音樂,機器人的眼神,微小的肢體動作,環境的渲染,將故事情節,導演新穎的手法,大膽的創意毫無保留的呈現給大家,讓每位觀眾都能觀其神,聞其聲,明其意!導演通過瓦力的視角,假想以后的地球的模樣,垃圾遍地,完全不適合生命居住!透過電影,導演向我們傳達了危機感,環境保護迫在眉睫!導演借瓦力的鏡頭,向人們傳達多一點的面對面的交流,身心上的接觸!
讓人們提高環保意識。當今社會科技高度發達,電腦等高科技的運用,使得人們面對面的交流愈來愈少,更多的是通過網絡,短信,電話等!生活,言語中充斥著大量的“網絡語言”“虛擬語言”,我想這無疑給一個民族的`文化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我認為《機器人總動員》的成功歸咎于形象的塑造,導演打破傳統,通過機器人的表演,把一個無生命體塑造成為一個富有鮮活生命的形象!在這個形象中,沒有種族的歧視,沒有地域的差異,更沒有政治的顧及!它不是像《終結者》和《變形金剛》那樣打打殺殺,充斥著英雄的形象!《機器人總動員》中只是含有溫情感的,富有幽默感的,淺嘗輒止的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可以觸動心靈的故事!人類的表演遠達不到這種境義!
所以我們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加大對環境的管理,不能像影片里的惡劣環境一樣。讓我們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中。
《機器人總動員》觀后感心得領會(精選篇5)
今日,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機器人總動員。這部電影講的是在2800年的地球,遍地都是垃圾。有個叫瓦力的機器人,他孤獨的一個人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整理垃圾。一天他碰到了搜索機器人伊娃,并和她一齊帶著找到的植物來到太空母船,并幫忙人們戰勝困難,一齊重返地球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奉獻和愛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瓦力和伊娃,瓦力為了好朋友能夠奉獻一切。當伊娃完成任務進入休眠時,瓦力為她遮風擋雨。當伊娃被飛船帶走時,他不顧一切的爬上飛船離開地球。為了幫忙他的好朋友伊娃,冒著各種危險,一齊戰勝壞蛋機器人,幫忙人們重新回到地球。最終伊娃為了拯救受了重傷的瓦力,每一天陪伴他,最終換回了他的記憶。我覺得為朋友就應當這樣,為別人做貢獻,體會別人的心境。
在這個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地球上到處都是垃圾,沒有綠色植物,人們不懂的愛護環境導致地球不適合生存,不得不坐上太空船逃離了地球。人們在太空船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700年后竟然變得四肢短小,身體肥胖,連路都不會走了。所以我最喜歡的是飛船回到地球的那一刻,人們重新戰勝了自我,回到了他們自我的家園,并且用伊娃帶回去的植物重新培育,讓綠色又回到了這個星球。我覺得地球是是我們唯一的家園,絕對不能傷害它、離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