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
《捉妖記》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小伙子天蔭陰差陽錯地懷上了即將降世的小妖王,他被降妖天師小嵐一路保護著躲過各種妖怪。雖然二人漸漸對小妖產生了感情,小嵐卻明白她只為把這只惹人眼紅的小妖賣個好價錢,在人妖混雜的世界里,他們的命運無疑將牽動人心。那么你知道《捉妖記》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希望你喜歡。
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篇1)
昨天,我觀看了《捉妖記2》。
我被深深的感動了。滿滿的愛,滿滿的人性與人性之間的較量。人物刻畫千姿百態。妖后被追殺,留下妖界王子在宋天蔭的體內,天師小嵐一路陪同,直至生下胡巴,之后發生一系列危險又有趣的事,最終放棄人和妖在一起,忍痛讓可愛的胡巴回到妖界。
這部電影加入了人心與妖心的險惡。新妖王想盡各種方法想除掉小胡巴,胡巴逃脫回到人界。一次意外,讓胡巴和它的爸爸媽媽重逢了,喜極而泣。新妖王派出許多穿著人皮的妖來人界進行尋找,并且打著天師堂捉妖的名義,就為捉住胡巴。最后邪不勝正,胡巴和父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最讓我感動到落淚的一幕是宋天蔭和小嵐利用思念之力感受到胡巴的所在,急切的尋找時,再感應到對方,并一起回頭奔向對方,這一幕我想有許多人都會落下淚水,而可愛的小胡巴看到父母高興的手舞足蹈,可是看到娘哭了,它卻也大哭起來。
其實兩部捉妖記展現的不僅僅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也展現了人和妖的兩面性。妖,不全是壞的,想和人類和平共處,并且想盡辦法幫助人類,可是人妖勢不兩立在有些人心里已經根深蒂固,不管妖的好壞,一律殺之而后快。而有些則是披著人皮的妖,為了融入人的世界,不惜殘害同類,可最終還是害人害己,不得善終。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管是人是妖,善良是首要的。“人之初,性本善”,只要遵循自然原則,那么不管是什么,和平共處,指日可待!
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篇2)
昨天,我們幾家去看了期盼以久的《捉妖記》。
《捉妖記》講的妖界王后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就把肚子里的蛋強行讓宋天蔭呑到了肚子里,就這樣宋天蔭懷上了小妖王。二錢天師霍小嵐想把小妖王賣個好價錢,就護送宋天蔭去賣小妖。后來小妖王出生了,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二人也對小妖王產生了感情。賣小妖王的時候,宋天蔭不忍心把小妖王關進鐵籠子,還是霍小嵐一狠心把小妖王踢進了鐵籠子。后來,他們不能忍受沒有小妖王陪伴的痛苦,就冒著生命危險將小妖王從死亡的邊緣救了回來。
妖本性是惡的,但是宋天蔭和霍小嵐卻用自己的善良打動了小妖王胡巴,讓天性狡猾、嗜血的小胡巴變得善良、可愛。
最后,宋天蔭為了小妖王不受到傷害,讓小妖王帶著他的同伴去沒有傷害的地方生活。小妖王不忍心和他們分別,遲遲不肯離開。宋天蔭無奈就在他和胡巴中間生了一道熊熊大火,忍痛對著胡巴大喊:“我不要你了!”這時,他想起了當年他的父親也是這樣對他的,同樣的場景,同樣的話語。他一真把父親看做是拋妻棄子的人,現在他才發現他誤解了父親。原來,父親是為了保護他,才那樣做的。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我們要以善待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學會交好的朋友。
這部電影雖然是喜劇片,但是卻很感人。我建議大家抽空也去看一看許誠毅傾心打造的《捉妖記》!我保證大家看了受益匪淺。
我喜歡這部電影!
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篇3)
在商家眼中,暑假無疑是影片上映的黃金檔期之一。在這段時間內,無論電影劇情多么狗血,故事多么老套,仍然會有數以萬計的學生黨“前仆后繼”買票觀看。然而,這種無厘頭的狂熱一度左右著票房,也左右著我們觀影的選擇。
幾乎所有的影迷,心中都會不約而同地產生疑問:究竟一部電影的優劣是什么決定的呢?或者說,如今什么樣的電影更受大眾青睞呢?
當然,這種問題只有電影專業的大學生才有資格作答,但我僅僅想以《小時代4》(以下簡稱《小》)和《捉妖記》(以下簡稱《捉》)這兩部曾紅極一時的電影,從淺處著筆,隨意談談自己的見解。前者我給它的定義是“不食人間煙火”,而后者則是“接地氣”。而我顯然傾向于后者。
首先,取材是電影的精髓,創新永遠是能抓人眼球的利器。這點上《捉》更勝一籌。“妖”是中國古老傳說中一個神秘的組成部分,以此為主題倒是十分接地氣。而這個字又十分難以把握力度,內容很容易涉及傳統意義上老套的降妖除魔,但本劇顯然只是借助這個神話講述了一個暖心的故事;與之相比,《小》整個系列是郭敬明將自己的創作首次搬上銀屏,無非是講述上海四姐妹的曲折人生經歷,新意不知從何提起。
其次,這兩部電影的定位,都是偏向于青春喜劇片的。所以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應該是能否讓人感到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以及能否讓人發出會心一笑。
《捉》的片場總是笑聲不斷,無論是保護妖后的兩只妖,還是天水村的村民,無一不是和藹的好妖。而小妖王——胡巴更是成功地吸引了所有觀眾的注意力,真正讓人體會到何謂“心都萌化了”。在逗趣的同時,電影并沒有忘記打煽情牌,細膩地刻畫了人與人,人與妖之間的愛情、友情、親情,通過主角的表演和特技的加工,恰到好處地傳達給觀眾種.種真切的體驗。少一分是沒有力度,多一分又成了矯情。可以說,這種接地氣卻又帶點小清新的風格,現今電影中是很珍稀的。
相比之下,反而是四爺的《小》,名字中無“妖”卻更具“妖”氣。這一部可以算得上是徹頭徹尾的苦情戲,顧里患子宮癌,席城被逼債人殺害,幾乎沒有一點歡聲笑語,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沉重。這便與本系列總的風格大相徑庭了。關鍵就在于影片中某些奇怪的因素,一瞬間的黑屏,長達八分鐘的俯視慢鏡頭以及最后一幕中四姐妹衣服顏色的講究等等。這些都是暗藏玄機的,比如穿黑色代表自殺者,無法升入天堂,穿白色代表天使,是專為接引而來的·······如果你也看過此片,那你能講清楚這些環節的用意所在嗎?相信我,去百度貼吧搜索一番后,你能夠得到一番毀三觀的深度剖析!像這樣的電影,讀懂已然成問題,又何談被它打動呢?
再次,要談談兩位導演的敘述方式。
許誠毅(《捉》的導演),就像是對陌生人,靜靜地訴說著這一段溫暖而浪漫的故事,介紹那些可愛的小妖精們,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問題。情節很簡單清楚,人物性格分明,故事也始終是沿著單線條發展。如果用三個字,我想只有“接地氣”最適合形容這部電影吧。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無論是抱著怎樣的心態觀看,都能從中找到不一樣的趣味。
而小四顯然更適合安靜地做一個作家,他潛意識將每個人都當作了知己,盡情發揮作家的獨特技能,使語言和畫面最大限度模糊化,含糊其辭,硬生生將一部青春喜劇片變成了一部懸疑推理片。觀他的電影,別說是從未看過小說的人看得云里霧里了,我讀過小說,卻也看得一頭霧水。他創設了一個仙境,可惜門檻太高,使人望而卻步。
可以肯定,既然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就,那么這些導演以及他們的得意之作必然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但我的拙見是,電影終究只有走親民路線,真正接地氣,才能攻破觀眾們日益禁閉的心門。
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篇4)
今天,我和媽媽去瀚海北金的橫店影城看了一部叫《捉妖記》的電影。
影片演的是一個小嵐的二錢天師奉命捉妖領賞,來到了天蔭的家里,這時她察覺天蔭家有兩只妖要吃他,便與妖展開了激烈的搏斗,誰知妖卻被四錢天師搶走了。
小嵐在天蔭家住下,她怕妖再吃天蔭,就把他捆起來,還在外面設置了陷阱,并把他的嘴也給封住了。(在我看來,是怕天蔭非禮哦)晚上,突然床被鋸了一個洞,天蔭被妖王后拖到了一片樹林里,因為老妖王已死,新妖王正在追殺妖后,迫不得已,妖后把腹中的胎卵塞入天蔭口中。這時新妖王出現了,把妖后打死,正要抓天蔭時,小嵐從洞中爬了出來救了天蔭。
葛千戶重金懸賞捉拿小妖王。小嵐為了得到賞金,硬拉著從沒有離開過永寧村的天蔭到順天府領賞。在一家旅店休息時,天蔭從口中把小妖王生了出來。他們很喜歡小妖王,但小嵐為了錢財還是把小妖給賣了。天蔭舍不得小妖王,決心回去救他。而小妖王即將被做成大餐送上桌來。小嵐和天蔭與葛千戶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這時,天蔭的奶奶也趕來,她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十錢天師。他們齊心協力智斗葛千戶。葛千戶終于現出了原形,原來他是一只無惡不作的壞妖。在奶奶的指揮下,天蔭拿著生銹的家傳寶劍,去打壞妖,卻被壞妖刺傷。小妖王十分難過,用力將寶劍從天蔭身上拔出。他手上的血滲到寶劍上,寶劍頓時變得銀光閃閃,天蔭用寶劍打敗了壞妖。成了一錢天師。
可是人和妖不一樣,不能共處,所以天蔭戀戀不舍地把小妖王送走了,并給他取名胡巴。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天蔭和小妖王不離不棄,非常感人。另外,人、妖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你待他好,他也會待你好,人、妖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捉妖記電影觀后感作文(篇5)
為了讓自己依然沉浸在電影的美妙感覺中,我特地找到了片中一首非常抒情的歌曲,可以搜索鐘漢良的奇書,單獨聽是首好歌,如果配合電影院的氛圍和影片的情節,非常棒,心中會有觸動,心里會有無限遐想。這首歌來自電影“捉妖記”,我很喜歡這片,算是對我重新回歸影院的最好禮物。
當我們選擇去影院時,在眾多非宏大場面的影片中挑出一個好看的是不容易的,我喜歡挑戰難度,當然,看評分是比較好的方法。綜合了互聯網上的各種評分,在對情節一無所知時,我選擇了“捉妖記”,沒有選擇最近非常火的煎餅俠。原因很簡單,我覺得煎餅更適合居家觀看,捉妖更像是個真正的3D片。
帶著試試看的心情走進影院,真的很幸運,影片還不錯,至少我們認為這次選對了。情節呢,沒有太多創新和驚人之舉,但越簡單越讓觀眾輕松,而不需要一直在猜測會發生什么,又會出現哪些意想不到。將真人和動畫結合,是該片的特色,在國產電影歷史上也很少見,不得不承認,片中對妖的刻畫非常有趣,讓我們看到不同的妖,不同的人,最重要的他們都像生活中的我們。我喜歡里面的每一個角色,男女主角傻氣得充滿樂趣又不失真感情,其它人也都是特色十足,愛恨分明。至于那些動畫角色,我覺得是國產電影的一大進步,創新,哪怕是一點點改變都是突破。
很多人喜歡胡巴,我們也不例外。我覺得一個小小的人物卻展現出大風采,為影片增色不少。小小的胡巴非常像一個初生的小孩子,開心時童真般的笑,附帶著蹦蹦跳跳;難過時痛哭流涕,眼中充滿著真情。我喜歡這樣的真性情,沒有做作,沒有掩蓋。影片沒直說,我想它是希望我們可以做個純粹的真實的人。
片中出彩的地方很多,吳君如曾志偉的時人時妖,姜武的勇猛和憨厚,閆妮的傻里傻氣,姚晨的東北式搞笑,幾個人很好的和男女主演結合,為我們獻上一部佳作。
大家沒有給這片很高的分數,因為從影視制作角度,它并不算特別棒的作品。可是,我們在影院時多次哈哈大笑,多次發自內心的被感動,這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