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
《士兵突擊》是一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但是卻既有搞笑也有感動,讓很多年輕觀眾都愿意去觀看,并從中感受到正能量。那么你知道《士兵突擊》的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精選篇1)
看了好幾遍,在這物欲橫流,日新月異,人人都戴著面具生活的時代,能感動人,溫暖人的,不管行為、作品,都不多見了。引發很多很多感觸,你們是怎么樣的人?演的是怎么樣的人?我又是怎么樣的人?看了自己從前的博客,驚詫、羞愧,留下的都是懷疑、憤怒、生氣、冷漠。這怎么可以?該刪的,都刪了。
只是我不明白,為什么富裕的人越來越富,貧窮的人越來越窮?在有的孩子吃不起西紅柿炒蛋、上不了學的時候,有的孩子在隨意丟棄自己的所有?后門永遠存在,說愛的人在背叛,教孩子誠實的人在說謊,執法的人披著法律的外套帶頭違紀。太多太多的不公平。我不是剛出校門的人,從最開始的生氣、憤怒到習以為常甚至到現在的冷漠無視,回過頭來一瞧,怎么可以?可是怎樣?我們都被生活磨去了邊邊角角,在社會這熔爐中慢慢被化成清一色無頭無腦沒有自我沒有思想的人,這叫隨大流?一直堅信爺爺那里傳下來的善良、誠實、正直是做人的根本,可是在這波濤洶涌中,站得住腳的又有幾個?佛語說:不合污便是清,許三多,他如果付出了真心卻被人背叛,如果不斷被奚落被打擊,如果發現有的事情并不是只要想就能做得到,他會不會還一樣的堅持?可又得承受了多少外在的壓力、誘惑和自我斗爭?多么無力?
奶奶年紀大了,好大,老得已經自己走不動。一直以為,人所追求的,就是最缺失的、最想得到的。我最想得到的,是感情。親情、愛情、友情。《士兵突擊》里有那么多真誠、善良、的朋友,真是羨慕,哪個人都會希望有人,在他失意的時候有人安慰、得意的時候有人分享、失去信心的時候有人勸導甚至當頭一棒把他打醒。我太貪心了,是吧?容易滿足應該會比較快樂。
爸爸說:回來了?要吃什么菜?我去買?
奶奶說:天冷了多加件衣服。
媽媽說:我很好,有空到我這里來玩。
很好,真的很好,這就夠了。只是容易滿足的人,也容易患得患失,看著最在意的人,慢慢慢慢老去,如風中殘燭搖擺不定,無所作為,心揪的,說不出來。人再要強,再堅持,爭不過時間的洪流,爭不過生老病死,眼睜睜看著卻什么都做不了,做什么都沒用,再次無力。
千百年以后,歷史上還能查找得到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嘛?甚至只是一個名字。也許,人類都不復存在,皆化做塵土空氣,還擺脫不了地球做著圍繞運動,一切的一切,我們跟所有的生物都一樣,一樣的地方來,去到同一個地方,意義在哪里?
在很多人善意或不善的注視下跌跌撞撞走到今天,還是不會看人臉色,不會在領導面前說話,會因為所謂的原則跟同事爭半天,吵架的時候反應慢半拍,等對方罵完了走人了才回過神。一直對自己說,回頭看的時候不說后悔,對得起自己,為自己過活。只是好累,我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意外人的說法,只是,有一種東西叫原罪。
刑佳棟說,所有的男人都是好男人!他可能不是好同事,但可以是個好丈夫;可能不是好朋友、好兄弟,但卻是個好兒子。可是當同一個人對你一邊好,一邊不好之的時候,卻是另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一些已經發生的事,在心里留下的傷口,另一種溫度,盡管能縫合傷口卻也會留下一個疤痕。我很想把自己當個局外人似的揮揮衣袖,可這是人最在意的人之一,我沒法置身事外,甚至沒法客觀評價,因為我是當事人,也因為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最在意的人,往往能傷人最深,也往往不能輕易釋懷和原諒。一世糾纏,擺脫不了。奶奶說,我是天生欠著某些人的債,要到這世來還。也許不是件壞事,背著點沉重的東西,能讓人腳踏實地?我知道,一個人的性格脾氣,都是身邊環境造就,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傷痕,都背著沉重的枷鎖。喜歡喝咖啡,黑咖啡,不加糖的那種,不敢喝太甜的,會蓋住原來的氣息,去掉甜味反而能體味原味,香醇、濃郁。也許我該相信,這世界有正就有反,有得必有失,在平衡中,社會才會進步?生活的意義,在于自我突破,自我克服,認認真真的過,好歹,我是正反天平中的一顆小法碼,再小,也是一種力量,對嘛?
我是七七,因為長久等待換來的相聚最令人珍惜,告訴自己要愛惜,身邊的人、事、物,和自己。24歲,卻好像已經活了數十年。這兩年是最平靜的時光,幸福時光。討厭自己偶爾流露出來的虛弱、軟弱,像個迷路找不到方向的孩子。不愿做被人照顧、心疼的貓,我寧愿是一條狗,讓身邊的人知道,不管發生什么,我一直都在。
我會在迷失中不斷試著找回自我,不該再抱怨,我有愛我的家人、朋友,今天過得比昨天好。《士兵突擊》真是部好片子。
這是心情平靜時候寫下來的話語,睡一覺,醒來仍然是那個會份小丑逗朋友笑的人來瘋。希望在激動時、傷心時、迷茫時、高興時、失意時,能找得到自我。
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精選篇2)
最近家里,班級里大家談論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電視里連續滾動播出的《士兵突擊》,我看這個節目從消遣到上癮,可以說是百看不厭,只要電視里有“三多”出現,看他準沒錯。我還買了書,為了過癮,就連臺詞都背出來了。我覺得無論是書還是電視都很好看,特別是當我想起“多多”露出滿口白牙,齜牙咧嘴笑時,我自己也禁不住大聲笑出聲來。
一天,當我合上《士兵突擊》的時候,恍惚覺得這似乎是我小時侯就聽過的故事——《愚公移山》。
戲劇的開頭是史班長招兵,讓我們認識了長相矮小,五官幾乎沒什么可取之處的傻傻的“三多”,膽小的他常被老子打得抱頭鼠竄;另一個是成才,在眾多考生中,成才是英俊瀟灑的“神童”,被人們羨慕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強烈對比的兩個角色似乎就是“愚公”和“智叟”。有趣的是這兩個人最終都被史班長這位“伯樂”相中了。
“愚公”的命運在下火車時被第二個“智叟”——連長下了定義,“舉手投降”絕不能成為鋼七連的兵,從此便把他分去無人問津的五班。這里可以看到荒漠,常年荒漠生活似乎能把人的精神化成沙土……日復一日老魏和薛林打橋牌,李夢寫小說,“著迷”的背后是空虛,是長年累月的虛度光陰,就連馬班長這樣的模范也加入了打橋牌大軍。而在常人難以想象的無聊中許三多這個愚公卻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他竟然開始了筑路的“浩大工程”,這位“愚公”作出了“智叟”們覺得可笑荒誕的搬石頭“把戲”,智叟們對他不屑一顧,卻又因不平衡而嘲諷,攻擊,漫罵他,可他卻露出大白牙咧嘴笑著搬石頭,一塊一塊,一鍬一鍬,他是那樣的樂觀,又是那樣的滿足,看到這兒,我甚至為他的“愚”感到可憐可悲,難道這就是愚公嗎?在人們難以置信的漫長的日日夜夜,這個“愚公”在荒漠上,竟然筑起一條五彩大道,這令“智叟”們膛目結舌,又令所有的人為之感動,到這里,我不禁感慨,大智若愚,原來就是從這里來的,遠大的理想,目標,應該就像愚公這樣,兢兢業業,平凡而又刻苦地日積月累。好高務遠,不切實際,自以為是,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到這時,我覺得卑微矮小的他變得如此高大,在巨大的成就面前,三多沒有絲毫浮跨和自傲。他是金子,就會閃光,是金子總會被發現。終于這顆被埋沒的金子被挖掘了,在充滿爭議中,再次踏入鋼七連的大門,而史班長這位“伯樂”不僅“識馬”,更是用身心去“養馬”。在他精心的調養下,三多這匹“笨馬”用三百三十三個腹部饒杠,狙擊第二,實戰演習中智擒A中校的精彩表現,初現“千里馬”的雛形。第二個伯樂——袁朗,再一次讓三多得到升華,使他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鋼鐵戰士。
《士兵突擊》描寫的是黃土地上的人們,他們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頑強執著,“不拋棄,不放棄”,這是對親人的愛,對戰友的愛,使“他做每一件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樣,到最后你才發現,他抱住的已經是參天大樹了。”這不正是愚公移山的真實寫照嗎?
中國的兵,中國的魂!
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精選篇3)
假期里看了一部電視劇,讓我深深感動,這部電視劇就是《士兵突擊》。剛開始看的時候,是因為許三多的的木訥和傻乎乎的樣子,讓人覺得好笑;再后來,為他折服;最后,每次看完就哭。金戈鐵馬,斗志男兒,許三多、成才、袁朗、高城、伍六一……一個個人物在腦海里閃現,每個人都有許多閃光之處,許三多是最突出的。一個有著性格缺點的普通農村孩子,硬是憑著自己的單純和執著,在軍人的世界里跌打滾爬,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因為他的笨,讓全班人受累;因為他的認真,讓全連隊為之感動;因為他的執著,讓全營戰士為之驕傲。
憨厚的身影,兩排皓潔的牙齒,操著一口濃重的河南口音,帶著一些可愛,嘴里經常說著:“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這句話,已經深深植入許三多的腦海里,讓他認真甚至執拗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他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從一個很膽小、很懦弱的年輕人,成長為具有鋼鐵般意志的男子漢。他做出了讓大家都為之震撼的事,不僅僅是靠自己的雙手修筑了一條路,更是讓五班的士兵恢復了戰斗力和精神支柱;不僅僅是憑著自己的333個腹部繞杠為三班爭回了先進班集體的榮譽,更是讓三班的士兵明白“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在他的字典里,沒有懶惰,沒有戲言,只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和決心。
許三多的堅持影響了許多人,五班班長老馬就是其中一位。面對方圓百里的大荒原,在“對羊糞看得都出奇”的乏味單調生活,他妥協了,消沉了,甚至為了維護“大家庭”的團結局面而包庇放縱手下。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像老馬一樣,在人生不得志時,渾渾噩噩地過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丟失了多少寶貴的時光,浪費了多少與人爭鋒的機會。是許三多的執著,傻傻地去修一條路,他白天修路,可晚上路被破壞,他仍堅持著修路。這讓他明白:人要講原則,穿一身軍裝,就要干軍人的事。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么多人迷上了《士兵突擊》,后來我明白了。“許三多”是這個浮躁社會的清醒劑。他執著、本真,堅守著鋼七連的連訓,也堅守著做人的信念,“不拋棄,不放棄!”而這正是當代人所真正缺乏的。“不拋棄,不放棄”,是一種堅忍,是在任何艱難困苦中,不動搖,不亂方寸的毅力;是一種信念,是在陷入無盡的黑暗與絕望時,力量的源泉;是一種使命,哪怕沒有希望,也要盡到最大的努力。每一個在功利社會迷失的人,都應該從“許三多”身上找回自己。“許三多”給了我們什么?或許正如王寶強所說,是給了我們一朵心中的花——永遠不抱怨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信心。
寫完這篇稿的時候,已是晚上10點多,自習室里就我一人,格外寧靜,我想起了自己走過的路。在小學時是班里的第一名,順利升入初中,中考時又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省重點高中;第一次高考雖然落敗,但復讀了一年,考入了吉林大學車輛工程系,這是我很喜歡的專業。但進入大學后,以前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正在逐步消失,漸漸地迷失了自我,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不久前考的英語四級也沒過。一個個失敗擺在我面前時,我才猛醒,原來我失去了很多。《士兵突擊》里面的戰士讓我感動,讓我自嘆不如。新的一學期開始,我知道我該做什么了,正如許三多所說,“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但愿那些還在人生路上徘徊的人能從這些鋼鐵戰士身上學到些東西,讓我們重溫這首沒有曲調的剛七連連歌吧,讓我們找到久違的勇氣、膽氣、志氣和豪氣。“一聲霹靂一把劍,一群猛虎剛七連,鋼鐵意志鋼鐵漢,鐵血為國保家園,殺聲嚇破敵人膽,百戰百勝美名傳,攻必克,守必堅,踏敵尸骨唱凱旋”。
我的20--開始起航了,你呢?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努力!
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精選篇4)
看過士兵突擊后,頗有感觸。
這是一個作戰團隊的靈魂,是生死攸關的時刻都不能丟棄的信念,用成材的話說:這六個字,鋼七連的人用他自勉,七連改編后,老七連的人用他堅持。
但是,更讓觀眾為之動容的幾場戲,恰恰是他們的放棄。因為軍人從來就不是個可以要求公平的職業,更多的時候,只有放棄了,拋棄了才可以成全更多的團隊利益,正因為這樣,當已經將不拋棄,不放棄,滲透到血液的軍人們,在某一時刻他們的放棄更容易讓人為之喝彩和感動。
第一次讓人感動的放棄,是班長史今的退伍。一次軍事演習,他只需要掩護好自己,讓自己在演習中全身而退,就可以繼續留在部隊,甚至以后有更好的發展,但面對險情,他明知道跳出去有多危險,不僅是人身安全,還有前途,可為了團隊的安危,為了軍人的使命,甚至更為了給象許三多一樣的新兵更多的機會,他沒有猶豫就跳出去了,背后冒出的白煙讓他的這場演習成為他軍事生涯的最后記憶。他就這么放棄了為之付出一切的軍隊,即使有再多的不舍。很多人都覺得他傻,連連長高成在喝醉酒都都含糊不請的說,你小子答應過我要照顧好自己的前途的。畢竟這只是一場虛擬的戰爭,可他們更懂得軍人永遠都是犧牲小我成就大局的,即使是在演習!史今用放棄成就了軍人這個字眼的莊重。
另一次讓人感動的放棄是伍六一。在那場改變他命運的a大隊選拔賽之前,這是個從來不知道輸怎么寫的人。他執著,堅強。為了自己的目標,他寧可生吃鼠肉維持體力都不肯放棄,在腳步嚴重受傷一瘸一拐都不肯放棄,卻在臨近終點的時候,點燃了自己的信號彈。他的放棄,不是因為他不想堅持。而是因為他的戰友不肯拋棄他,但如果他不放棄,他和許三多的堅持對于只有三個名額的比賽都將會變的毫無意義,他的放棄是為了成全許三多,為了占有的利益,他心甘情愿的選擇被拋棄。他放棄了許三多的幫助,放棄了自己的光榮和夢想,放棄了自己一貫的倔強。他的放棄,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盡管有些只能是遺憾的尊重。
受傷的伍六一,出院了傷卻好不了了,對于一個優秀的士兵,營團連都在想辦法挽留,當他司務長的任職書下來的同時,他卻把一紙退伍申請交了上去。想都沒想的放棄了自己留下來的唯一出路。連長高成徹底被他的放棄惹怒了,可是他自己說,一個軍人,不,一個瘸子,是不敢過的太舒服的,否則,時間長了,瘸的就不僅僅是腿了。一句話,卻讓盛怒下的連長哭了,因為他們是一樣的人,一樣,是為了戰斗而生存的人,安逸的讓人喪失斗志的生活,他們不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悲壯卻撼天動地!
并非只有不放棄才能體現強悍,更多的時候,放棄,更能體現血性。如果說“不拋棄,不放棄”是很多人做事的原則,那,在什么時候懂得放棄,應該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吧!
為他們高貴的放棄,致敬!
士兵突擊20集的觀后感(精選篇5)
早就聽說有一部軍事題材電視劇,叫《士兵突擊》,看過的人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自然不能錯過。 買了張碟,一連五天,看完了全篇28集,發現自己真的被震撼了,而且是久久的,深遠的。
在這部片子里,沒有智慧美麗的女戰士,沒有鹵莽隊長和政委女兒的愛情,沒有軍長師長的英明指揮,只有一個兵,就像電視劇的名字那樣,叫做士兵突擊。
主角許三多是普通農民的兒子,老實的有點傻,傻的差點連入伍的機會都沒有,相反,他的老鄉成才,過于機靈,懂得見風使舵,很快成為了班長身邊的紅人。他們所在的七連有一句連訓:不放棄,不拋棄,而這區區六個字,卻區分了他們不同的人生。
許三多,笨的讓人無法理解,走到哪里都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而就是這樣一個毫無希望的小戰士,他不放棄希望,加上自己的努力和戰友的鼓勵,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而他的同鄉,成才,雖然成績拔尖,個人優秀,卻因為過分的好強,拋棄了自己的戰友,最終沒有贏得特種大隊的信任。
還是來看兩個場景:
1.誰不拋棄:在特種部隊的選拔中,前三個跑到終點的人就能被錄取。許三多,成才和副班長三個人一組,第一名被別人得到,而面對余下的兩個名額,副班長又受傷了,許三多硬是要背著副班長艱難的走向終點,而成才,卻不顧副班長的傷勢,拋棄了別人,自己跑了。
2.誰不放棄:在反恐怖演練當中,當總部宣布,小隊的傷亡率超過三分之一的時候,成才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主動撤退,不顧事情的后果,而許三多,面對幾乎絕望的境地,對著無線電說,“如果我死了,把撫恤金 寄給我爹”,沒有放棄,然后繼續行動。
許三多老實,憨厚,也許在他看來,父親,兄弟,還有戰友就是他的全部,他很傻氣,卻沒有壞心,卻知道什么叫:不拋棄,不放棄。
成才,聰明,精明,也許對他來說,自己,自己,還是自己才是他的全部,他很拔尖,卻沒有責任,卻不理解何為:不拋棄,不放棄。
那你愿意和他們中的哪一個一起沖鋒,你認為,絕望的時候,誰才是你值得信賴的伙伴?
看了以后,才明白“不放棄,不拋棄”的含義,不放棄自己,不拋棄別人,說不難,做到卻很難。
不放棄,才有希望,不拋棄,才有責任,這六個字,伴隨著一個小兵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特種部隊成員,也應該成為所有有理想的人所追求的精神狀態。也許這就是《士兵突擊》的意義。
希望同學們也去看看《士兵突擊》,這樣可以知道活在這個世界上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