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
《送你一朵小紅花》帶我們走進普通癌癥患者的世界。它展示了癌癥讓生命之光變得暗淡無比的過程,影片中有一些人不愿接受命運的安排,執著地追逐著厚重云翳下的溫暖陽光。那么你知道《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希望你喜歡。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篇1】
該片圍繞兩個抗癌家庭的兩組生活軌跡,講述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人生命題。
12月26日,《送你一朵小紅花》在預售票房破億。
一個聲稱能“看見未來”的患癌男孩韋一航(易烊千璽飾),遇見了一個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馬小遠(劉浩存飾),在深夜的露臺上,兩人遙望夜空,展開了對各自所向往的美好世界的描述。兩個抗癌家庭,兩組生活軌跡。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終極問題——想象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和珍惜。
前言
趕著假期的尾巴終于去電影院看了這部期待很久的電影,最初朋友想看的是《溫暖的抱抱》,比較搞笑快樂一點,覺得小紅花這個題材講癌癥的肯定會壓抑,但是最終在我的堅持不懈下,我們還是去看了小紅花,從影院出來后問他覺得這個電影怎么樣,連連點頭,真的很不錯,以至于看完電影回家寫完報告后還去搜索和電影相關的東西
在看每部電影之前我是沒有看簡介的習慣的,純粹是奔著某個明星,某個演員,某個喜歡的人才去的。我喜歡帶著未知和好奇去探索這個世界。這種習慣不僅僅局限于看電影,對于其他的人或事或生活亦是如此。
對這部電影最初的期待來源于易烊千璽,當然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第一次看《少年的你》認識了「演員」易烊千璽,打破了我對四字弟弟的認知,從前覺得他是一個偶像,會跳舞會唱歌會很多種樂器,沒想到演戲也這么厲害。
1.「沒有得病的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沒有幾個人會在自己年紀輕輕得了癌癥在面臨生死的時候還能夠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大多數人都一樣,會膽怯會害怕會消極會很喪,就像故事開始的主人公韋一航一樣。
今年我做了一次手術,也是長這么大第一次做手術,雖然手術的過程打了麻藥并沒有那么疼痛,但全程狼狽不堪的流著眼淚堅持到最后,醫生用一塊布遮蓋了我的眼睛,整個過程就是我的腦子很清醒,眼睛蒙著什么也看不見,只能感受到刀子在身上劃來劃去。
大家都說這是個小手術,沒事兒的,可是再小的手術也會有失誤的時候,沒有人能做到100%的零失誤,那個當下害怕到極致,怕自己手術出意外,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個世界,沒有去看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沒有去喜歡的城市旅行,沒有堅持喜歡的興趣愛好,沒有好好和家人朋友相處,沒有遇到喜歡的人等等,太多太多想做卻沒來得及做的事情,想說卻沒說的話就沒有機會了,所幸手術很成功,活檢報告是良性,取出來的東西跟腦花似的,真的是此生難忘。
只有年輕的病人,才能把時間的意義放到最大,才能把感情重重拿起,再輕輕放下。手術后在家養病的那段時間,思考了很久,跟師傅提了離職,那個當下我想去看看這個世界,出去走走,陪陪家人,不想工作。想去體驗一下一直期待卻從未做過的事情,想去見不敢見卻很想見的人,想不留遺憾。
2.「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會怎么過」
生病痛苦的不僅僅是病人本身,更痛苦的是他的家人、朋友,是那些拼盡全力努力想讓患者活下去的那些人。影片中當韋一航看到父親為了給自己賺錢看病還要兼職當專車司機,母親為了給自己看病生活中無處不”摳摳搜搜“,家人為了給自己看病要賣房去養老院,雖然大家的這些舉動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拼盡全力救治自己的孩子親人,但是這種行為同時給病人帶來的更多的是壓力,因為生病讓本來不錯的家庭變的如此窮困潦倒,還不確定能否康復不會再復發,這種支出和付出就像一個無底洞,病者更希望選擇離開,這樣大家都能得到解脫。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你們會怎么過?每當韋一航問出這句話的時候母親總會找個理由暫時離開,這種話怎么當面回答,影片用一段視頻講述了在孩子離開后,父母選擇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正常的上下班,記錄生活的美好,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孩子,不要擔心即使你離開了,爸爸媽媽也會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己,不要給自己壓力,這不是你的錯。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喜歡用自己看到的片段斷章取義,總喜歡用自己的認知去批判他人,什么你的家人離開你每天還笑呵呵的這么開心,你還是不是人,你知道他們離開了嗎?你不應該難過嗎?難道我們就應該每日以淚洗面,一蹶不振嗎?
選擇是每個人的權力,沒有人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每一種選擇的好壞對錯。誰都希望得到好的結果,但結果往往全靠運氣。
3.「世間充滿愛」
一是:韋一航的媽媽給那位抱著小孩的乞討婦女錢的時候,她平時為了省下兩毛三毛跟商販掰扯半天,但這個時候,盡管嘴上大罵“你有胳膊有腿,不能找份工作好好養活他嗎?”還是從錢包里掏出百元大鈔。
二是:爸爸扇了韋一航一巴掌,晚上給他送藥的時候,父子倆邊哭邊說,“自從你生病以后,爸爸就聽不得死這個字”。韋一航讓爸爸把他偷偷攢下的一萬塊錢看看胃病,爸爸卻說,“沒事,單位下個禮拜就體檢,這一萬塊錢夠你跟馬小遠去一趟青海了”。
三是:前期,韋一航從醫生房內走出來,可愛的小女孩和他打招呼,在玻璃上畫了一個笑臉,韋一航看著大叔哄他的女兒吃飯,哄騙閨女說自己吃過飯了,吃的還是紅燒牛肉飯。后期,已經被馬小遠帶動的積極向上的韋一航走在路上,看見這位大叔拎著大包小包,神情恍惚充滿絕望,坐在馬路邊撫摸著吳曉昧給女人做的假發。于是用女兒的署名給大叔點了一份外賣:紅燒牛肉飯。
雖然我們已經滿身傷痕,可是當我們看到一樣處境的人,還是會伸出自己的雙手給予一點點愛,希望不論何時我們都能做一個有愛的人。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篇2】
電影故事從兩個腫瘤青年出發,講述了他們背后家庭的生活故事。正如電影中的那句臺詞“你得病了難,周圍的人更難”。本該享受人生中最美好青春年華的韋一航,內心卻面臨著死亡隨時會到來的恐懼。在他的身邊,也有很多身在困境卻努力生活著的人:為了給他治病省吃儉用的爸媽、回憶苦澀的吳曉昧、坐在街邊痛哭的父親、雨中席地而坐吃泡面的快遞小哥、齊聲高喊“我不怕病魔,我能戰勝它”的病友們……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這也正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現實生活的寫照。有沮喪、有隱忍也會有眼淚,但我們都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跟生活死磕。這樣努力生活的我們、普通的我們,都值得一朵“小紅花”。
就像《送你一朵小紅花》主題曲歌詞中唱到的那樣,“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你昨天新長的枝椏,多么苦難的日子里,你都已戰勝了它”,“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走到哪兒都不會忘記我呀”,“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能感受每個命運的掙扎”……“小紅花”于影片中的兩個主角和他們的家庭來說,是一種鼓勵,是一種珍惜和銘記,更是一種對彼此的牽掛。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小紅花”既可以是送給最牽掛人的一次告白,也可以是送給陌生人的一份善意。“小紅花”是一種可以傳遞的溫暖力量。
此次發布的人文紀實攝影圖中,記錄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瞬間:工作中的保潔員、深夜的路邊攤、互相攙扶的爺爺奶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正是這一個個努力生活的身影、一幕幕市井街巷的煙火氣息、一次次溫馨陪伴的點滴萃取了普通你我的生活縮影,構成了我們有淚有笑、有苦有樂的生活。“小紅花”送給所有這些普通又用力生活著的我們。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篇3】
這是一部有關抗癌的電影,主人公分別叫韋一航、馬小遠。這兩位都是癌癥患者,與癌抗爭。韋一航是特別喪的一個人,馬小遠的出現改變了他,但是結局很現實,馬小遠復發,永遠離開了他。原本我以為我會哭的稀里嘩啦,因為我曾經也是癌癥患者的家屬大軍中的一員。但是可能是我已經看開了吧,看電影是時候竟然沒掉一滴淚,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我可能是吧,現在的我很怕愛,更怕被愛。言歸正傳,先談談電影。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比如語言,并不是全部都是標準普通話,有夾雜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這樣更顯真實。確實,患癌癥的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可能都是統一的標準普通話啊。比如韋一航拿筷子特別近,這在中國習俗文化中表示離家近,走不遠。確實很符合這個人設。比如醫院門口那位爸爸,女兒離世之后的痛哭流涕,明明吃不下卻硬往嘴里塞。比如假發店老板錢包掉地上韋一航看到照片后驚訝的臉。比如……太多的細節,很符合現實。回想起我知曉我爸患癌的時候,整個人也變得很喪,就像韋爸一樣聽不得“死”這個字,自家生活就像韋媽掐菜葉子那般斤斤計較。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帶給我太多的回憶。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是半年之前的事情罷了,但是我卻感覺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
電影中大家喊口號的時候,都在喊可以戰勝癌癥,但是癌癥真的可以戰勝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這也是我的疑問。當今科技日新月異,醫療設備、醫學水平都發生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現在癌癥的治愈率明顯提高,但是我還是有疑問,癌癥可以戰勝嗎?如果可以戰勝,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離開?包括我的父親。有時候我就在想啊,讓他們經歷了痛苦的化療,也只是暫時稍微延緩了他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活的很痛苦,延長他們的生命就是在延長他們的痛苦,他們活的真的太累太累了。但是順其自然,看著自己的親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當我看到我父親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我悲傷的同時也感到一種解脫,無論是對我父親還是對于我,還是對于我的家人。怎么說呢,因為我父親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醫生明確告訴我們治療的意義就是蓄著一口氣,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們都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我父親就會永遠離我們而去,所以我們想的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等待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我們明明知道最終的審判結果,卻在等待著,等待著判決。所以當父親真的離開之后,心痛的同時還有一絲解脫,就像死囚的審判結果終于出來了,斬立決。
觀看這部電影觸動很大,明明有的地方很悲傷,心很痛,卻沒有眼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應該是冷血吧!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篇4】
送你一朵小紅花里刻畫的家庭人物關系、生活細節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家庭”。必須說,易烊千璽和爸爸媽媽演的對手戲每一場都很精彩,他們三個就是讓人感覺像是一家人。
談到觀影的感覺,這部電影有笑有淚,真的有好幾處開場就不自覺的笑了出來,我還聽到電影院里其他人也笑了。前面的片子讓人很放松,而千璽的演技真的很好,他真的是認真琢磨,認真感悟這個角色,沒有一點表演痕跡,很真實的跟爸爸媽媽相處的那種狀態。
背后有許多觸動人心的地方,所有的眼淚我都沒有逃過,前幾天我還擔心我看太多的預告會影響我在電影院的觀影感覺,完全沒有影響我,和爸爸媽媽的每一場對決都能讓我感動,因為它,很真實,就是生活的樣子,很貼近現實才會讓我產生共鳴。
有一個地方特別感人,就是女兒送給爸爸的牛肉干,現在我想到這一幕,眼里還是會涌出淚水,平凡的生活才能最感動人脆弱的心靈。
人生人人有難點,但我們不應被這些痛苦所左右,掌控自己,而應積極地活著,相信積極地活著,就一定能獲得人生所賦予的“小紅花”。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后感議論文【篇5】
電影非常溫暖,非常感動,前笑后淚。
沒有苦痛,沒有撕扯,沒有不忍心看。
電影最大限度釋放了善與愛。再尖銳的利刃,都被包裹住了。
邊走邊打字。,能結束在這樣一部電影里,很滿足。
我在看電影之前,想到了韓延一定會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年輕與絕癥」這個命題。但是我沒想到,電影直接叩問人心——年輕的韋一航直接問父母「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和我爸會怎么過」。更沒想到,會是一個如此樂觀積極的答案。講親情的故事,我不敢讓我父母看,但是小紅花,我敢。電影替我說了我想對父母說的話。
電影主人公韋一航,是一個腦腫瘤病人。在雨中,他向心儀的女孩馬小遠表白。沒有得病的人,永遠無法和病人感同身受。但是在電影的這一刻,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共情韋一航。
坐車一定要做坐最后一排,外出吃飯一定坐在角落,不想和任何人產生聯系,怕被人注意到。最最怕自己,剛把真心掏出來,人就掛了。
生理上的病是病,心理上的病也是病。得病的人難,病人身邊的人更難。誰不怕掏出真心的那一刻?誰都怕,鼓起勇氣掏出真心,但是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人要。盡管抗癌歷程萬般辛苦,也希望每個患癌家庭都向前看齊!(摒棄所有悲觀消極的心態,以積極向上的心態笑對生活《送你一朵小紅花》里吃外賣的大叔這段太戳人了
細節是前面韋一航在醫院看見這位父親“騙”女兒說自己吃了紅燒牛肉飯,之后要帶女兒去吃
最后這位父親一個人坐在醫院門前痛哭相信大家都可以猜到原因。真的又難過又溫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