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
在《西游記》里,我最喜歡的是貪吃貪睡的豬八戒。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是非常懶惰的,但他那丑陋又活波可愛的樣子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快樂。那么你知道《西游記》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希望你喜歡。
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精選篇1
《西游記》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我很喜歡看《西游記》。在寒假里我又看了一遍動畫片《西游記》。《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
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此刻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著我們。或許由于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理解別人的幫忙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
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我也很喜歡豬八戒,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必須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研究自我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可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可是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研究,分清楚哪些能夠做哪些不能夠做,要憑自我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應當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我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精選篇2
小時候,爸爸買了好多碟片給我看,如《忍者神龜》、《西游記》、《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貓和老鼠》、《奧特曼》、《三眼童子》等等,我都很喜歡,然而,我最喜歡看的卻是《西游記》。
署假前,老師要求我們好好利用假期時間多讀些文學作品。放假后,我在家里書櫥中翻來翻去,啊,找到了一本《西游記》,我最喜歡看的《西游記》,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可是,書中有好多的繁體字,我不認識,很掃興!爸爸看到我不高興的神情,就說:“不要急,我給你到書店買一本兒童讀本的《西游記》”。不一會兒,一本厚厚的《西游記》就擺在我的面前了。
讀了一遍又一遍,我深有感觸,書中描寫的內容比在碟片中看到的更精采、更豐富,文中曲折的情節、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都在為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力驚嘆不已。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本領高強,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他有大英雄的非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玩皮好鬧。而他的特點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打敢斗。連至高無上的玉皇大帝都拿他沒法子,只好給他個“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不但敢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有些妖怪不但本領大而且有法力強大的寶貝,可孫悟空沒有什么寶貝呀,這時孫悟空就智取。他斗不過鐵扇公主的那把寶扇,可是他想法子鉆到鐵扇公主的肚子里,把個鐵扇公主治得服服帖帖,乖乖交出寶扇,送他們師徒四人過火焰山。他那種大膽正義、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一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習氣。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僧是個真正的老實人。取經路上,他對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踏踏實實,不計個人得失,沒有非分之想,不象悟空那樣好名,也不象八戒那樣貪心。沙僧最直接的責任是照顧唐僧的起居生活,如“登山牽馬”之類,這些瑣碎平凡之事,他都處理得有條不紊。遇到妖魔鬼怪時,他一般都是看守行李、馬匹,但一旦直接參加戰斗,就從不象八戒那樣臨陣脫逃。“四圣試禪心”時,唐僧要他留下招贅,他表示“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干此欺心之事”。沙僧是個十足的善良人。唐僧雖然也十分善良,但他的善良多從佛教的教條出發,難免是非不分,人妖不辨,總給人做作的感覺。而沙僧的善良,卻是發自性情的真情實感。八戒貪色,做了一夜“繃巴吊拷女婿”,“沙僧見了,老大不忍,放了行李,上前解了繩索救下”。
悟空被三昧真火燒得火氣攻心,是沙僧跳進水中救出悟空;見到悟空“渾身上下冷如冰”,他便不由得“滿眼垂淚”,痛哭失聲。唐僧被妖怪變成了猛虎,又受到悟空的“揭挑”,是沙僧“近前跪下”,懇請悟空“萬望救他一救”。這種出自內心的或者說是潛意識的善良,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總之,無論老實,還是善良,都是追求正義的結果。這也說明,他的調和不是無原則的“和事”。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唐僧師徒歷經磨難,他們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精選篇3
《西游記》是一部神魔的小說,寫了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得真經,挑戰了八十一種的困難,還受了許多傷呢……
大家都知道豬八戒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貪婪,做不成事。他平時只要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他取到真經時,還求佛祖讓自己下凡來玩呢!
你猜他們師徒四人中誰最憨厚老實?他就是僧,他忠厚老實,一心一意取真經,真另人佩服。
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勇敢,不怕困難,就因為這樣,所以他才能打倒任何妖魔鬼怪。如果師父被抓了,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救出師父,真尊敬師傅。
唐僧雖然啰嗦,可他善良誠實的和尚,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有十分頑固,是非不分。 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成為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連兇殘的敵人也可原諒。
《西游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最后才成功。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從小學升到初中,從初中升到高中,一直到高中畢業上大學……九九八十一難有何相似呢?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的大道理。
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精選篇4
這幾天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那部投資甚巨、期望甚大的《西游記續集》。然而,對于這樣一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巨著”,我卻實在無心再看下去。原因很簡單,續集中的血腥氣實在是太濃了。
首先無可否認的是,看什么樣的電視劇就要有什么樣的心態。譬如槍戰片,再血肉橫飛也不會讓人皺幾下眉頭——要的不就是個刺激?而古裝武打片要的也正是拳拳到肉、掌掌生風的氣勢——可是,問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把這些鏡頭插入到一部愛情劇或是兒童劇中可以嗎?當男女主人公正在綿綿情深或是孩子們正在歡快玩樂的時候,屏幕上突然出現一個七竅流血的死人腦袋,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是準備拍手叫好呢還是惡心的想吐?這恐怕也是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吧?
廢話說了不少,咱們還回到《西游記》的正題。我是看到第三集的時候對他產生反感的。斬妖除魔是理所當然,血腥點也就湊合了;可是殺個強盜干嗎還非要做的血淋淋的?干嗎非要孫悟空一棒子把強盜頭子的腦袋打飛?孫悟空這個曾經被稱作“正義的化身”的精靈還是原來的他嗎?在他騎在一個強盜的頭上用力扭斷他的脖子,并且鮮血從強盜的口中噴出來的時候,我從孫悟空的眼睛里已經感受不到半分正義的力量,那只是一雙象征著廝殺、象征著邪惡的血紅的雙眼!我當時非但沒有懲奸除惡的喜悅,反而感受到的盡是恐懼;在我后來想起那幾幕的時候,仍然會不自禁的不寒而栗!——《西游記》,你是想向我們展現寫什么?
《西游記》,難道只有高科技手段出神入化般的運用才能讓你我引以為榮嗎?難道只有青松、煦日那清新背景下觸目驚心的喋血鏡頭才能大快人心嗎?《西游記》,難道你是憑這這些而入選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的嗎?難道你已經忘記了,那源遠流長的藝術內涵、文化思想才是你自身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嗎?
或許是出于對第一部《西游記》的深深喜愛才引起了我這么強烈的感受,才能讓我的思想有這么強烈的反差——由喜愛一下子墜落到了厭煩,甚至憎恨!說的是不錯,中國文化的確需要不斷的進步、變革 ,是應該讓中國的古典文化在各個方面和那些外來文化、藝術相融合,但是,我們需要的不是《西游記》中所表現出來的新路啊!我們要的是不是這個俗不可耐的文化的怪胎啊!看了《西游記》的續集,您覺得這樣來融合中國的古典文化、高科技手段、外來文化應該嗎、可以嗎?
中央電視臺不是也發表過評論,說《西游記》的續集可能會帶起新一輪的收視熱潮。雖然我只看了短短的四集,我已經對這鐘說法產生了深深的懷疑:中國人庸俗到那種地步了嗎?
這個問題,是真的需要我們好好來回答了。
西游記之觀后感不少于八百字精選篇5
這么多年來,我從未完整地看過一遍電視劇《西游記》,有時調臺看到了,也并不太認真,只是覺得好玩才看看。可是自從上次無意中看到了電視上關于《西游記》的精彩宣傳后,我突然決定,要從頭到尾的看它一遍,將它真正的存在心里。
有些事情確實要眼見為實,僅有看了,我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什么都四十一二歲的爸爸,還會津津有味地坐在電視機旁看《西游記》,而演了二十多年的,都那么老那么老的老影片還會一次又一次的在多個臺被當作影片中的精英來一遍又一遍的放,又有那么多不一樣工作的人,被這奇妙的電視劇把心集中在了一齊,不管是工作繁忙的白領,還是應酬多多的總經理,都會一回家就坐在電視機旁,看著這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我真的被它折服了!
那威風凜凜的孫悟空,貪吃偷懶的豬八戒,正直勇敢的沙僧,善良不屈的唐僧,一齊演義了一出堅持不懈、勇敢堅強的神話故事,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師徒四人,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精彩的結尾固然重要,但我卻覺得人們更享受的是那戰勝妖魔鬼怪的過程,比如說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劇中,孫悟空一心保護師父,用他的火眼金睛,用他的那根金箍棒將想吃他師父的白骨精連續三次認出并且打跑了,但狡猾的白骨精在這三次中卻分別變成了一位姑娘,以及那姑娘年邁的雙親。第一次變化中,那姑娘長的十分美麗,騙過了貪色的豬八戒,騙過老實的沙和尚,也騙過了善良的唐僧,然而卻被機靈的孫悟空給識破了,一棒打下去,白骨精化成一縷黑煙,倉皇而逃。待白骨精大驚失色地回到洞中,狡猾的她又想了一個計策——變成姑娘的老媽媽,但沒曾想到,在騙得了大家的同情之后,孫悟空的金箍棒也再一次毫不留情地打了下來,白骨精又一次落荒而逃了,最終,不堪服輸的白骨精再次變成了那姑娘的年邁的老父親,但還是沒有逃過孫悟空的火眼,白骨精又被迫逃回了山洞。
然而,慈悲的唐僧對此卻十分生氣,他責怪孫悟空無緣無故地毀壞了一個幸福的人家,這樣地濫打濫殺的徒弟,他堅決不收,(因為佛教是講究慈悲為懷,堅決不能殺生的)。于是,他不顧路上將要遇到的危險,決然把孫悟空趕下了山。但令我十分感動的是,最終,孫悟空并沒有因為師父冤枉了他而記恨在心,反而暗中牽掛著師父,并且在豬八戒的勸說之下又回到了師父的身邊,一舉幫忙唐僧消滅了妖精。我想,象孫悟空這樣“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的人,現今世上也寥寥無幾了吧。最終的那場師徒和好的一幕,讓我充分地感到了他們師徒間那種親切融洽的感覺,也真正明白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真正含義。細細感受,唐僧的確就象悟空的父親一樣關懷著他,體貼著他,教導著他做人的道理。而悟空也象一個大男孩,即使再調皮,也一心想著師父,幫他降妖除魔,甚至寧可為了師父獻出自我的生命,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