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
《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前半部分的歡樂和后半部分的壓抑,給人們帶來了心靈上的震撼,也令人們心頭如鯁。那么你知道《美麗人生》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希望你喜歡。
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美麗人生》——這部電影是學校在我們遠足回來的當天晚上給我們統一看的。在看電影之前,我原以為這是一部簡便詼諧的喜劇。
然而,電影的主要資料卻脫離了我想象的軌道。該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意大利——生存與此的猶太人全部被德國的納粹組織抓入集中營。其中就有該片的主人角基度與他的叔叔以及兒子祖舒華。這位父親不忍心讓五歲的兒子每一天生活在恐懼之中,于是利用自我豐富的想象力,告訴孩子說他們只是在玩一個游戲,只要贏得這場游戲,就能夠贏得獎品——一輛真的坦克。
我不得不驚嘆,這是一位多么坦然,樂觀,睿智的父親!即使如此不幸,卻依舊幽默;即使每一天要作為奴隸干那最骯臟吃力的貨,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高興與親切和藹。更令我驚嘆的是,是基度的妻子,祖舒華的母親——黛麗。她本是一個毫無猶太血統的意大利人,卻執意搭上通向集中營的火車;她本是一位貴族小姐,卻為了自我的感情放棄了一切。想到這兒,我又是激動又是感動,強行的克制,才是眼中的淚沒能從眼中淌下來?!睹利惾松?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又會時不時地將影名資料作比較,總覺有明顯的格格不入。這明明是一個悲慘故事,為什么又要選用如此美妙簡便的名稱呢?這其中必定是包包含諸多的諷刺,苦悶以及苦中的一點甜蜜吧。之后我又必須稱贊導演的英明,編劇的精明以及演員演技的精湛。
不知不覺地,在邊觀賞電影邊做出思考的過程中,故事已經入尾聲。主人公在集中營混亂時尋妻,卻不幸被俘,最終被殺害。在經過兒子躲藏出的視線范圍,他盡量做出可笑的走姿,盡可能地表現出從容與無畏。而男孩在無聲無息之中走出暗處,竟真有一輛真的坦克出此刻他面前。之后在美軍的幫忙下,他最終與混在“女囚”中的母親團聚。
男孩在最終向母親叫道“媽媽,我們贏了!我們贏了!”以及另一句耐人尋味的言語:“這就是我父親所做的犧牲,這就是我父親所賜于我的恩典?!?/p>
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美麗人生》,一如片名,這是一部給人以溫暖的影片。可是,故事卻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之下,殘酷的戰爭背景,是一切都變得那么難能可貴。
故事的主人公基度,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并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他彬彬有禮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齊。
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基度父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聰明樂天的基度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頭獎就是一輛大坦克,使兒子歡樂,天真地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盡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基度仍然帶給他人很多歡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里問候妻子:“早安!公主!”可是,就在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準備逃走,基度把兒子藏在一個鐵柜里,趁亂去找妻子多拉,卻不料納粹兵被發現,即使最終一刻,他仍然樂觀走向死亡,直到兩聲槍響,這個歷經磨難的男人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看了這部電影,我被基度的愛深深感動。第一,是他與女教師多拉的感情。上帝安排他們相遇,并擁有了彼此。雖然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有做到什么門當戶對,青梅足馬,可是卻讓我懂得了:原先,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勇敢的愛叫做生死相隨,有一種至死不渝的愛叫做情比金堅,有一種珍貴的愛叫做今生注定。雖然最終他們未能白頭偕老,但當多拉握住他的手,對他笑的那一刻,他是幸福的,無比的幸福,也許,這就是感情的力量,它能讓一個人不顧一切,就像多拉與基度那樣。
第二,是基度對兒子約叔華偉大而深沉的父愛?;葹榱俗尲s叔華能有一個與別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童年,讓他脆弱且敏感的童心不受到傷害,告訴他這只是一場游戲,僅有遵守游戲規則才能拿到頭獎。既保護了兒子的童心,又使其不被納粹兵,他把僅有的一點食物全給了兒子,寧愿自我挨餓。當納粹兵押著他經過約叔華藏得那個鐵柜子時,他還樂觀地大步走向死亡,暗示約叔華不要出來。最終,約叔華活了下來,他的生存是他偉大的父親基度用生命換來的。
當基度聽到納粹兵槍聲想起的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心里是微笑的,無憾的,因為愛能夠使死亡變得從容。這樣的愛,對妻子,對兒子,對整個世界,在磨難面前,在戰爭浩劫面前,是那樣偉大,那樣感人。
愛,能夠突破所有極限,超越一切,這樣的愛,基度做到了,我們也應當做到。
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看過美麗人生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看多了太沒營養的電影,這部電影真的是部好電影。
剛開始看就被逗樂了,這就是所謂的人物刻畫吧,通過主人公追求妻子是一系列滑稽的表演也證明了他真的是一位非常聰明樂觀向上的青年,雖然他是一位并不能被世界所接受的猶太人。
猶太人的高智商是眾所周知的,這樣的一位青年自然能夠得到他的“公主”的青睞,他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這么一位美麗且善良的女性,德國納碎營這樣如人間地獄的地方,她也并沒有拋棄她的丈夫和兒子,而是選擇一同前往。這部電影主要是講父愛的,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位偉大的.父親。
善意的謊言,是的,我想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的,可背后是要付出多少的代價,他一面要面對著繁重的體力勞動,要時刻擔心隨時到來的死亡的恐懼,還要絞盡腦汁的呵護著孩子幼小的心靈不受到風吹雨打。
提到這個孩子,我想到了我們中國的小蘿卜頭,也是那么一位堅強的孩子。同樣是生活在敵人的陰影里,圭多為喬舒亞用愛編織了一張保護網,喬舒亞沒有去“洗澡”而死掉,還穿著干凈的衣服,還能混到德國孩子里去吃可口的點心,最后把生的希望也留給了自己的孩子。他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可敬可佩,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對美麗人生的希望。
我想,主人公的人生信念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猶太人,萬事皆難,他的生存艱難是無法想象的,他卻打破了世俗的觀念去勇敢追逐他的愛情,去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一直都堅強的活著,像是一株向日葵,總是能讓人感到溫暖。喬舒亞是幸運的,他的人生也會是爸爸媽媽美麗人生的延續。
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美麗人生》看上去并不是一場悲劇,影片的前半部分為大家講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貝尼尼的表演笑料十足。從一開始基多的搞笑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基多在追求多拉時種種絞盡腦汁的離譜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況衣舞的情節更是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基多最后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垃圾箱里的小喬蘇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夸張模樣的爸爸。
影片為什么要以這種喜劇的手法來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我想貝尼尼的最終用意是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為了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嗖粌H讓兒子,同時也是讓自己相信:一切噩夢都只是暫時的,最后的勝利終歸屬于我們。所以即使在集中營里,基多也始終是笑聲不斷,因為他有著對生活的堅定信念,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納粹試圖通過集中營毀滅種族,也毀滅人性,但人類畢竟有超越死亡的情感和品質。基多為了不讓小兒子面對人生悲劇,一直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力控制自己,說服兒子,也說服自己,這個集中營只是人生的一個荒謬游戲,這個偉大而可愛的父親最后終于成功了。
看著基多站在德國人旁邊冒充翻譯,把集中營規則變成游戲規則的段落,我們一邊爆笑著,一邊抹去眼角的淚珠。這是可以總結整部影片的情節,以荒謬的態度對待人生的荒謬,以樂觀的精神對待人生的丑惡,貝尼尼把自己的人生態度搬上了舞臺。
影片以喜劇的形式表現二戰時殘酷黑暗的納粹統治和集中營生活,它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這樣的表現手法是罕見的,同時也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邃的內涵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據說《美麗人生》在戛納電影節上試映時,全體觀眾起立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最后個個含淚步出影院?!睹利惾松窙]有一絲血,也沒有一滴淚,因而人們能在其中找到一種美麗。
美麗人生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在很早的時候,我媽就跟我提起過《美麗人生》,胡事的概要也講過,只是一直沒有看過,我非常感謝孟老師為我們播放這部電影。
在戰爭題材的電影里,東方似乎一定會有一種奇怪的意識,就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總會出現那么一個人,他的出現總是由掌聲和鮮花相伴,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民族添彩,只因某某人在戰場上綻放出這樣那樣的光。
對這樣遙遠的戰爭故事,難道不覺得太政治了么?戰爭并不是英雄們背負的,戰爭不是單屬于英雄的故事,不單屬于士兵的故事。有時候我在那些所謂的戰爭作品中找不到時代,倒是頗像一部偶像劇。我們對戰爭的感知會變成這樣,是因為什么?
我也看過一些國外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比如《希伯利亞理發師》又比如《黑皮書》。戰爭過于殘忍,因為在戰爭中所仇恨的對方,同樣也在戰爭中因此而清晰得從心底到指尖地痛苦,又在扳下槍扣時從手指把麻木傳到心底。在戰爭里,前任何一個人的死亡都太微不足道。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恐懼驅使我們忘記了一些東西,放棄了一些東西,比強孩子們忘記了純真。但我們絕對不要放棄愛與人道,在戰爭面前它可能是最脆弱的,但也可以是最堅固的。
戰爭面前我們都要受傷,我說了戰爭不僅是士兵的故事,它是一場暴風雨,每個人都要淋濕,可是我們看到有的人沒有被淋濕,因為有另一個人幫他擋住了全部的雨點。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美麗的童年,完整的童年,可是戰爭奪走了他們的完整的童話,讓他們在灰色背景的世界里完成他一輩子的使命。這不公平,對誰都不公平。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用生命拯救了一個孩子的純真。他的死亡,他的一切行動都在控訴戰爭帶給我們的創傷。這樣精神上所帶來的創傷,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那些傷痕在說:
“不要再有戰爭了!”
在課文中也有這樣的話,是《親愛的爸爸媽媽》里所出現的。
在世博會的墨西哥館里我記得有介紹墨西哥的歷史,戰爭?!皻v史就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不去閱讀它們,它們就永遠地消失了?!贝笃聊簧鲜沁@樣寫的。但是欠們所應閱讀的,不是憎惡。
在閱讀《蘆花蕩》時,那個分析“老頭子將敵人置于死地時萌發出的愉悅心情”到現在還使我痛心著。這種仇恨,到底什么時候才可以停止?戰爭中需要我們記住的不是英雄們殺敵后的快感,而是告訴我們這些身處在和平土地地上的人們,我們所享受的安逸帶來的一切的可貴,和平的可貴,自由的可貴。
戰爭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國家,沒錯。而東西方戰爭作品的差異也就在于,在東方文學作品中,我們最后宏揚的是本國的威嚴,大家是站在各自的國家發揚本國精神。而西方的戰爭作品里,它年表達出的倫理,人性是不分國界的,它給我們所帶來的是每個國家在戰爭中,在平凡人之間,閃耀的“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