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觀后感500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大人物——諸葛亮。他為劉備出謀劃策,之后,劉備與周瑜合作,共同對付曹操。其中《草船借箭》更是顯示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那么你知道《三國演義》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三國演義觀后感500,希望你喜歡。
三國演義觀后感500精選篇1
四大名著,各有千秋。但我最喜歡看的是《三國演義》。
故事主要講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書中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空城計等早已是家喻戶曉;那些閃爍著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重情重義的關羽和狡詐多疑的曹操等也是人盡皆知。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關羽這個人物,他重情重義,忠肝義膽,英勇無比,在華佗給關羽刮骨療傷時,關羽還依舊和手下將領喝酒吃肉,談笑自如,由此可見,關羽的氣度是多么豪邁!可無奈“驕兵必敗”,在關羽攻打樊城時,陸遜只不過用了一個計謀、一封信,就把一代名將騙得暈頭轉向,最后步步緊逼、咄咄逼人,關羽的性命竟落在孫權的手上!我為關羽而感到惋惜,惋惜他一生銳不可當,卻敗在自己的虛榮心下。同時,我也從關羽的失敗上悟出了一個道理:謙受益,滿招損。我要把這句話運用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既有精致細膩的細節描寫,也有簡練概括的輪廓勾勒。故事情節曲折跌宕,引人入勝,以至于我是常??吹膹U寢忘食。這樣一本《三國演義》,會是我終身受益。
三國演義觀后感500精選篇2
《三國演義》一書我也看了很多遍。一聽到曹操,我就怒發沖冠,認為他是一個老奸巨滑的亂臣賊子。當聽完易中天的品三國的電視講座后,我對曹操的印象重新有了認識,認為他是一個生性隨和、獎懲分明、用兵如神、待人真誠的人。請聽我一一講解。
先前我以為曹操定是個嚴肅不易被人接近的人,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其實歷史上的他是一位既隨和愛笑的人,為什么說他隨和呢?除了要事正事之外,他對下屬與朋友是很隨和的,吃喝住穿都不講究,和朋友一起聚餐時,喜歡講笑話,聽到好笑的,他會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撲倒在菜盤上,滿臉滿胡子都是菜湯也不在意。他還是一個愛笑的人,
打了勝仗他笑,打了敗仗他笑,戰敗華容道他還大笑三聲呢,寫詩他也笑,這么愛笑的人難道你會不喜歡他么?
曹操還是一個獎罰分明的人。《三國演義》中說曹操對百姓非常殘暴,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其實歷史上的曹操把老百姓視為平等對待,當運糧工人受傷了,他會問寒問暖,自已也親身上陣。對有功過的人獎懲分明,對需要獎勵的人他獎的比手下人想的還要多,懲的話也會寬容對之。這真是一個好領導啊!
曹操還是一個以誠對人的人,《三國演義》中說他不講信用,虛偽。歷史上的他是為人守信,對人真誠寬容,當袁紹的謀士陳琳大罵曹操后來又降曹之后,曹操對他還是很好,忘記當初的不快,十分寬容和重用他,因此陳琳更加的忠心耿耿。
原來我所喜歡的《三國演義》里所說的并不是歷史的真實,雖然我也很喜歡《三國演義》里精彩的故事和性格鮮明的人物,但是我還是提意一下大家可以看看真實歷史的《三國志》!
三國演義觀后感500精選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伴隨著這首《臨仙詞》,我翻開《三國演義》,不禁融入那金戈鐵馬,烽火狼煙,又英杰輩出,常聞軼事的東漢末年。
提起《三國演義》,不少人想起的是“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想起的是“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想起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想起的是“古來征戰幾人回”。細數我們熟悉的姓名,那是一條長長的名單:坐擁半壁江山的曹操,國富民強的孫權,得盡人和的劉備,以及笑到最后的司馬炎……。然蘇軾先生曾說過: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其實,不難發現,那些三國中的“知名人士”,誰不是具有“過人之節”的呢?
如“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瑜,其人“長壯有姿貌”、“吳中皆呼為孫郎”英年才俊。其人品更是一等一的,《三國志》記載說“性度恢廓,雅量高致”,而且極重情義,當年孫策臨終將東吳托付給他,二十余歲的他就替孫權扛起了這個重擔。赤壁一戰,以五萬人大破二十萬曹軍,將他與力主投降的張昭等人比較起來,簡直高下立判。若不是昔時的忠心耿耿,哪來之后的赤壁風云?
“亂世之奸雄”曹操也是一樣,他極有政治眼光,在亂世之中,迎回獻帝,又于官渡之戰以少勝多,之后降劉璋,破馬超,滅張魯,功績累累。而他本人也不是小說家言的“奸詐狡猾,酷虐暴躁”。相反,他寬容大度,賞罰分明。當他戰勝袁紹后,搜出了許多封營中數將于袁紹的來往書信,但他并沒有一封封查看并治罪,而是一句“時孤尚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乎?”,寬恕了他人。而當他犯了自己制定的踐踏農田之罪時,也沒有搪塞過去,而是“割發以代首”,相當于判處自己髡刑。身為一軍之將,實屬難得。若不是當時的豁達開朗,哪來之后的半壁江山?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就更不簡單。他依法治蜀,鐵面無私,在第三次北伐時,由于自己的決定錯誤,不僅自斷臂膀,揮淚斬馬謖,而且連書上表,請求自降三級,貶為右將軍,這才使得蜀中居民安居樂業。而且他重德不重色,自己擇妻不觀顏色,只重才德,這種心胸又有幾人能做到?若不是他恩威并施,法重如山,哪來之后的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以弱圖強?
身處亂世,身不由己,在這種境況下依然能保持氣節,寬容大度,表里如一,想必成功也并不難了,我們更是要從小做起,培養自己的德與才,體現自己的“過人之節”!
三國演義觀后感500精選篇4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度龂萘x》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雄。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知道了,人必有所長,有所短,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三國演義觀后感500精選篇5
上課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回家讀一本名著,我選擇了《三國演義》,讀完這本書,我覺得熱血澎湃。
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近一百年的歷史故事及介紹了有曹操、關羽、張飛、孫權、劉備、諸葛亮等歷史名人,其中我最欣賞的是劉備,他姓劉名備,字玄德。劉備經歷了許多艱辛,甚至是寄人籬下。一開始,劉備起兵的時候,他先投奔曹操,后來接到天子詔書便離開了他,投奔了袁紹,在冀州住了半年,覺得優柔寡斷之人借口,去迎接二弟關羽,離開了他。接著劉備投靠了劉表,在城破之后他退守江夏,和孫權在赤壁大敗曹操,占領了荊州和西川全境,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在這過程中,劉備險些喪命,但是他牢記要光復漢室這使命,堅強地挺了過來,成為了一方諸侯。這些足以體現劉備堅強的意志?;叵肫鹞易约?,吃不了一點苦頭,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想打退堂鼓,真是太慚愧了。我要學習劉備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
通過這次閱讀,我體會到,困難并不是不可戰勝,只要你勇敢地闖,不折不撓,你便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