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于背叛觀后感
《忠誠與背叛》該片主要講述是一九二七年四月,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面對困境,王荷波和楊匏安以代表的名義向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提出議案,那么你知道《忠誠與背叛》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忠誠于背叛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忠誠于背叛觀后感【篇1】
9月4號的午時,學校校組織學生黨員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此次的觀影堪比黨課教育,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近幾年,內地影視關于黨的主旋律獻禮片層出不窮。異常是電影《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兩部大片子大腕云集,眾星閃耀。雄壯的戰爭場面,逼真的政治風云氣氛,足足吸引不少觀眾的眼球。而相比之下,十八大獻禮片《忠誠與背叛》既沒有耀眼的群星,也沒有大幅的戰爭場面,且表現的歷史縱深也只是短暫的一瞬,可是那發人深省的回顧和反思,卻也是毫不遜色的。
從情節上來講,這部電影構思巧妙,沒有太多的動作,卻將忠誠與背叛兩個字的深沉含義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有娘對兒子背叛的無奈,有同志對情人背叛的心碎,有兄弟從忠誠走向背叛的痛心疾首等等,沒有人能夠阻擋革命前進的步伐,所有人都堅信,革命總有一天會成功。透過電影,我們看到了共產黨成立的不易,看到了共產黨員的浴血奮戰,更看到了共產黨員就算犧牲也要支持革命的無畏精神。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在忠誠與背叛的天平上,能夠稱量出一個人靈魂的重量”。
在影片中總是反復引用了一句話,就是:“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边@句話是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一篇作文中的話,這篇文章的題目是《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研究》。文中這樣寫道:“如果人只是為了自我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學者,絕頂聰明的人,出色的詩人,但他絕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p>
有時候我在想,或許有些人從來到這個世界或許就帶有與生俱來使命感。他們注定是要成為拋棄個人利益,成就大我的導師圣哲。一個中學生,能夠在十幾歲的年紀就想得寫得出這樣振聾發聵、千古流傳的名言,能夠指引著無數之后人沿著他開創的道路前進,能夠揭示解放全人類的事業注定永遠存在的真理,這難道是預示一個偉大的誕生嗎?而又是什么精神樣的一種力量能支撐著一個人,如王荷波他們那樣,在當年清黨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拋頭顱灑熱血的風險,無怨無悔的為一個黨派的生存和發展殫精竭慮,死而后已。當年這些中國共產黨人個個都是才學俱佳,文武雙全的社會精英,想要一份體面的職業和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不是很難的事情。
王荷波和楊匏安就是這樣一種中國共產黨人。1925年5月1日,王荷波已經是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以這種身份名望,想在當時國民政府謀一個高官厚祿不是難事。楊匏安1923年起歷任國民黨中央中國黨團書記,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代部長,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等職,以這種社會地位,權力財富唾手可得。恰恰就是這樣的社會精英,在權力名望地位財富等等一些凡夫俗子不能抗拒的誘惑下,選擇了一條兇險萬分,環境惡劣的人生道路,從事了一個注定不能顯赫一時的事業——為中國的富強民主獨立而奮斗,甚至獻身。
“我們會有自我的黨旗嗎?”“會的?!薄笆鞘裁搭伾??”“我想應當是紅色的,因為革命是要流血的?!边@也是我對影片中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時至今日,當我們這些學生黨員,坐在學校的偌大的師生活動中心里松軟的座椅上,看著熒幕上展現當年的腥風血雨和殘酷景象,很難理解當年同樣在武漢這個城市發生的那一幕: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三教街(今日的鄱陽街)召開緊急會議,即著名的“八七”會議。王荷波和楊匏安以中央監察委員的身份出席會議,與其他與會代表一齊,制定了挽救黨、挽救革命的正確方針。那份政黨存亡的凝重氛圍和挽救危難的歷史感,不禁提醒我一個事實:如果沒有當年這一批不計個人安危的志士喚醒了民眾,改變了風雨飄搖的局面,這個社會將會是什么樣貌,我們會在哪里?在電影的結尾,王荷波應對著叛徒的出賣,從容說到“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我代表共產黨宣布判處你死刑!”忠誠與背叛,歷史的長河將會把這些革命的先驅放在閃亮的位置,照耀在我們繼續前進的路上,而那些為了一己私利,求富貴的叛徒們必定遭到后人的唾棄和責罵!
有句話這么說:“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關于忠誠和背叛的反思,是居安思危的警鐘,更是堅定信心,一往無前的精神支撐。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為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提高,這個事業必將永遠存在。這個事業不以政權的更迭而改變,不因政黨的存廢而轉移,不為金錢權勢地位所動搖。誰為這個事業為最高追求,誰將永遠存在于世界和民眾的心中。
人的一生,不管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起點和終點幾乎都是一致的。只是時代不一樣,過程不一樣罷了??墒亲陨淼男叛鍪莻€要堅持的東西,無論你是處于哪個時代,無論你的生活是否處于低谷,無論你應對著怎樣的抉擇,選擇一個正確的信仰,堅守一份信仰的純潔。
忠誠于背叛觀后感【篇2】
1920年4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面對困境,登報脫黨者有之,投敵叛變者有之,腐化墮落者也存在,已經發展到五萬九千多名黨員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建立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加強監督、純潔組織,成為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國共產黨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鮑安等,以中國共產黨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誕生。
看完《忠誠與背叛》我的內心異常澎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熱血所動容,被他們為了實現理想不犧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動。我腦海里始終出現一個詞——“忠誠”。他們在對黨的絕對忠誠給予一種信念和力量,使他們在黑暗的環境下同兇殘的敵人做斗爭的時候沒有屈服,沒有妥協,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相信勝利的曙光終將到來。
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與“要有鐵一樣的紀律,不然我們的隊伍會成為一盤散沙”。現就這兩句話做如下的思考。
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我們每個共產黨員,既為黨的偉大成就而感到自豪、驕傲,又為自己肩負著實現共產主義的宏偉目標而感到任重道遠。正是這一偉大的理想,激勵著一代一代共產黨人,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流血犧牲、拼搏、奉獻。我們黨一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并把這種崇高的理想,作為團結全黨艱苦奮斗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共產主義理想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激勵著人們去探索,去努力,去追求,去奮斗。半個世紀以來,正是共產主義這一人類最崇高的理想激勵著紅軍戰士,克服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困難,完成了震驚世界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激勵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經過八年抗戰,譜寫出中國現代史上中華民族第一次打敗外國侵略者的壯舉;激勵著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盡管現在的我們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共產主義的實現,但這是我們永遠的事業,是我們須窮盡一生去為之奮斗、為其奉獻的事業,我們必須要堅定的相信“即使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會永遠存在”!
要有鐵一樣的紀律,不然我們的隊伍會成為一盤散沙。無產階級政黨要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必須有嚴明的紀律。嚴明的紀律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標志。我們黨從成立開始,就非常注意紀律建設。在最早的入黨誓詞中,就明確提出遵守紀律的問題。黨在紅軍初創期間,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此后幾次修訂,成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延安整風時期,組織紀律建立是其主要內容之一,黨明確提出在黨內反對宗派主義。1941年,《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在全黨加強紀律教育,因為統一紀律,是革命勝利的必要條件?!痹趭Z取革命勝利的決戰階段,黨又一再強調紀律。同志提出了“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口號。在解放北京、上海、天津時,我們共產黨人表現出嚴明的黨風、軍紀,在人民中樹立了崇高的威信。我們的戰士路過果園不吃群眾的一個蘋果,打進大城市不住高樓大廈卻露宿街頭。正是這種嚴明的紀律使我們黨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和支持。因而奠定了革命勝利的基礎。黨的紀律,是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勝利的重要保障,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舉措所不能取代的。因此,無論什么時候,在什么情況下,黨的紀律決不能“松綁”,特別是在新時代的今天,黨的紀律更不能“松綁”,而且必須大大地加強。
忠誠于背叛觀后感【篇3】
觀賞完影片《忠誠與背叛》,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就是“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古往今來,正是因為這樣一種信仰,才有無數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為之前赴后繼。
忠誠,源自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懷、堅毅的品格。忠誠,源于馬克思說過的“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正因為忠誠,鑄造了他們比鋼鐵還要堅硬得鐵骨,縱然軀體倒在槍口下,也能達到山一樣的高度,挺立起大寫的人字;正是因為忠誠,他們用淋漓得鮮血、不屈的靈魂擦亮了黎明的天空。他們雖然大部分都犧牲在敵人無情的屠殺下,但他們得精神激勵了其他革命同志,引導他們堅持走革命道路。這種精神就像一面鮮紅的光榮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斗不息。正是有他們得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
列寧同志說過,“革命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在我們的革命隊伍中還有一批人,經受不住敵人的摧殘折磨,最終屈服在敵軍特務的威逼利誘之下,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給組織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種人是偽君子,真小人。他們打著革命的旗號,卻沒有真正的革命勇士們那份堅定的信念,那份頑強不屈,那份雖死不悔的大氣凜然。所以,在真正的曲折面前,在殘酷的特務分子面前,他們無恥得妥協了,茍延殘喘著。兩種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時刻激勵和警示著當代的人們,特別是共產黨員,激勵和警示我們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保持自身的先進性,純潔性,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偉大信念,不斷砥礪自己,拒腐防變,自覺抵抗社會中各種糖衣炮彈的襲擊,不做黨和人民的背叛者。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使得歷史的傳承得擬延續,歷史的期望得以實現?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煉品德意志,矢志奮斗拼搏,在人生白勺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盡情展現人生價值,讓青春在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忠誠于背叛觀后感【篇4】
最近沈海公司組織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電影基于真實故事改編,講訴的是創立中央監察委員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電影內容詳實,樸素感人。電影畫面生動,緊緊地吸引著每一個觀看電影的同事的心,看完之后有的只是諸多的震撼與不舍,新一屆中央監察委員王荷波、副主席楊鮑安等老一輩革命先驅,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一、不畏艱險,勇攀高峰
電影講訴的是1920年中華大地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件,彼時,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處處潛伏這危機,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面對如此艱難的環境,共產黨內部出現一部分動搖革命信念、投敵叛變的腐敗分子,這對我們黨的打擊是巨大的,也更突顯建立中共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加強民主團結,肅清敵對勢力的必要性,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鮑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誕生。
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為什么先輩們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還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關鍵一點就是要“不畏艱險、勇攀高峰”。人不能僅僅至想到自己,只為自己活著,要時刻警惕,滿懷激情選擇一項服務與大眾的使命,這樣才能體現出價值,進入21世紀,沒有我們鐵建人辛辛苦苦的默默奉獻,哪來現在交通的發達,我們的事業不會顯著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二、誠信、創新永恒
一定要時時刻刻把忠誠于黨、忠誠于工作的精神牢記心間,積極行動,探索新的出路,電影中一批心術不正的黨內投機分子林廣順等,經受不住敵人的威逼利用,屈服于敵人的糖衣炮彈之下,讓人痛心疾首,違背了當初入黨的諾言,一個人活在世上,誠信是立根之本,背叛了黨,不僅對自己是個損失,對黨也是極其重大的打擊。
工作中,不可抱著投機的心態來,要時時刻刻腳踏實地,這是源于共產黨人高尚堅毅的品格,要不斷磨礪自己,投身于一線,燃燒自己,不斷創新,只有通過實踐考驗,通過實踐檢驗,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
今天,我們投身于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家的基礎建設還需不斷完善,我們鐵建人無論在遇到何種困難挫折時,都應該不屈不撓,我們先輩為今天的事業奉獻了太多心血,燃燒了他們自己成全了我們如今的新社會,回望歷史總是讓人產生太多感慨,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忠誠于人民、忠誠與國家、忠誠于黨,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輝煌,我們要接過革命的火種,讓他發出更加耀眼的時代光芒!
忠誠于背叛觀后感【篇5】
影片中反復出現的“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背蔀楣伯a黨人不變的信念,也成為了他們革命的動力。王荷波、楊匏安,這些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反動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拋頭顱撒熱血的風險,無怨無悔的為一個中國共產但的生存和發展殫精竭慮,為中國的富強民主獨立而奮斗,甚至獻身。但在歌頌這些忠誠的共產黨人的同時,也展現了那些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在金錢誘惑和酷刑的脅迫下選擇背叛。他們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給組織帶來重大的損失,給革命帶來前進的困難。這些雖然也存在于歷史之中,但始終是掛在了恥辱柱上。
《忠誠與背叛》告訴我們革命先人用鮮血警示我們忠誠的重要性。在和平年代,在金錢、地位等誘惑面前我們更應該永葆忠誠,甘于平凡。無論是發展順利的大道上,還是在有再多坎坷的前進途中,我們都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保持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高尚情操,先輩的付出我們也要用我們的進步來回報。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接過革命先烈的精神火種,讓它繼續發光發熱,閃耀獨特的光芒!
在教育戰線上,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要樂于奉獻,為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真誠耐心地對待每一位需要我幫助的學生,愛心奉獻給每一位學生,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拓展自己的知識,忠誠于教育工作,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牢記人民賦予我們的偉大的使命,做“春蠶”“紅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塑師德,鑄師魂,揚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