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1500字觀后感
今天,我在網上觀看了《長征》這部電影。以前總聽說長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完影片后才明白了長征有多么偉大、多么感人,我被深深地吸引了。那么你知道《長征》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長征1500字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長征1500字觀后感(精選篇1)
長征是一首悲壯的詩,一幅悲壯的畫,一曲悲壯的交響樂。
長征路上,硝煙彌漫,血肉模糊,再稚嫩的生命在這樣的氛圍中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熏陶。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參加了長征,湘江之戰的慘烈炮火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過彝區時失去了他的姐姐,姐夫犧牲在飛奪瀘定橋的戰斗中,新結交的彝族戰友達爾火捐軀于瀘定城頭,連長為了救他墜下懸崖。苦難與艱險刺痛并磨礪著少年的心,這是怎樣的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又是怎樣的一種刻骨銘心的經歷?也許只有他才能真切的感受。
現在的我們,上網玩游戲通宵達旦,上課遲到,攀比炫耀等等。是的,或許我們覺得這樣子很幸福,但這僅僅只是停留在物質層面的,捫心自問我們學到的知識有多少,心虛了吧。或許年輕的我們會迷途,會不知所措,就像紅軍當年那樣不知往何走,但請不要輕言放棄,只有不動的目標最容易被找到,“學習時的痛苦是短暫的,學不到的痛苦才是終生的”,在我們這個最需要知識的時期澆灌的時候,或許為了將來的勝利我們要靜靜的沉寂、蓄勢待發,但請不要懷疑自己的價值,往哪走,跟著走,跟著黨走,用黨先進的思想不斷武裝自己,承擔起我們背負著鐵的使命——振興中華民族。當然我們不用流血也不用犧牲,但我們卻要以鐵的意志來要求自己,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繼承和弘揚長征的精神,才能完成我們的使命。
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
作為一名學生,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去征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決不能浪費光陰,虛度年華。迎來自己人生的“盡開顏”。
長征1500字觀后感(精選篇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你們知道這首詩嗎?這首詩是毛澤東毛主席最后一站岷山后經改編過的《七律·長征》你看過《我的長征》這部電影嗎?今天我親眼看完了《我的長征》這部電影。你要是不知道就讓我來告訴你吧!電影的大致是這樣的:一個老爺爺,他是紅軍的一員,他坐在飛機上講述著自己長征時期的事。
那是一次偉大的長征。毛澤東帶領著一隊人去長征,他們經過許多戰役,比如:湘江戰役、非奪瀘定橋等等,他們爬雪山,過草地是多么的辛苦。在爬雪山當中,許多戰士不是被凍死,就是餓死。就這樣他們勝利的結束了長征。我覺得去長征過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勝利,真是了不起!
長征1500字觀后感(精選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每當我讀起毛主席的這首詩時,就會想起那古老的歲月,想起為人們打江山的紅軍戰士,他們是真正的英雄。雖然他們已經犧牲了,但是他們的身影已定格在歷史的天幕。 吟誦著《長征》,思緒已把我帶到了那一望無際的沼澤地帶。這里人煙稀少,飛鳥藏跡,這里水草片片,下面是黑乎乎的積水泥潭,人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會陷落下去。當年許多紅軍戰士就犧牲在這片草地上的。長征路上沒有食物,紅軍被迫挖野菜、草根充饑。無論生活多么艱難,處境多么危險,但他們從不灰心,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打敗國民黨,建立新中國!我們的紅軍就是憑借這不怕困難、敢于面對一切的精神,團結一致,走出這片魔鬼般的草地的。 紅軍歷經千辛萬苦,拋頭顱,撒熱血,才換來我們現在幸福安寧的生活,我們不應當珍惜嗎?但是,我們在家里都是爸爸媽媽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服破了一點就不穿了,吃飯也挑三撿四,自己能做的事也讓父母幫著做,一點不順心就耍性子……。每當這時,你想起過那些紅軍戰士嗎?你感到過羞愧嗎?是呀,我們應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應當繼承和發揚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勤儉節約的長征精神。 現在已進入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來建設。
我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做出卓越的貢獻。
長征1500字觀后感(精選篇4)
《長征》這部紀錄片真實地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在長征中由于“左”傾的錯誤,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下,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式,穿插于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斗,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于到達了延安,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長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在長征途中,戰士們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喝河水。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有多少紅軍戰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長征的偉大勝利。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也是紅軍在雪山上,雪花滿天飛舞,北風呼呼地吹來,戰士們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北風就像刀割一樣吹在戰士們的臉和身體上。行進中,每個戰士都不敢坐下休息一會兒,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坐下來就會永遠都不能站起來。這樣艱苦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課室的小學生們是無法體會到的。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
長征1500字觀后感(精選篇5)
說起長征,人們往往會想起毛主席的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體現了紅軍精神,一種“堅持”的頑強意志!
《長征》一書中,紅軍經歷了許多磨難:有驚險的巧渡金沙江,血腥的湘江戰役,神一般的飛奪滬定橋……正是歷經了這些磨難,中國共產黨最后才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新中國。
在這些著名的戰役中,令我最難忘的是飛奪滬定橋一戰,其中寫了紅軍為執行命令一天跑二百四十里,盡管身心疲憊仍與敵軍展開機智斗爭,最后取得了勝利,創下了史無前例的行軍速度,這樣的精神多么值得學習啊!
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不一定要上戰場,但是在生活中也需要這種頑強向上、永不放棄的紅軍精神。我們就遇到類似的經歷,就拿四年級籃球賽來說,我班的女生籃球就是一個典型。在半決賽中,雙方爭奪激烈,我班女籃一直處于弱勢,但她們沒有放棄,在最后兩分鐘時,已經追得只落后一分了,疲憊不堪的她們依然努力堅持、奮勇直追,在距離結束53秒時投進關鍵一球,將比分扳回6:5。這樣的她們并沒有松懈,憑著巧妙的配合,神一般的再進了一球,將比分差距擴大到8:5,耶!隨著哨聲響起,比賽結束,我們反敗為勝了!成功晉級決賽,靠的就是這樣一股拼勁,一種“堅持”的精神!
紅軍精神在生活中的例子還有很多。同學們,讓我們做一個不輕言放棄、拼搏努力的00后,為我們的未來堅持、戰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