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精選篇1
在媽媽的推薦下,我下了《恰同學少年》,看完以后頗有感受:
首先是毛澤東的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孔昭綬先生作為校長,以教書育人為目標,將經世致用的理論輸入毛澤東、蔡和森等稚嫩學子的腦中,要用教育來開啟尚未開化的民智,用教育來喚醒沉睡中的中國。其間,楊昌濟,徐特立,黎錦熙等一批著名的中國教育家革命家任教于一師,“欲栽大木駐長天”,他們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培養(yǎng)了這樣一批中國的棟梁,毛澤東他們在一師打下了深厚的學識基礎,在老師的引導下有了自己的思想,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獲得了初始的社會經驗。這些教師可以為了一個學生的偏科,由校長組織討論,并引發(fā)對教育方式、培養(yǎng)人才的思索;他們可以為了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向教育司提議并更改校規(guī),試問在當今的教育中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教育產業(yè)化”的思想,使得教育的目的出現(xiàn)偏差,老師被工資獎金升學率領導牽著走,學校對學生劃分三六九等。那么何為師,何為教?
其次,就是毛澤東、蔡和森、蕭子生等人的成長,他們身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辛亥革命,袁世凱復辟,北洋政府,護法戰(zhàn)爭……正是在這樣的國亂民荒中,毛澤東他們立志要強國,強民,以國家的興亡為己任,他們要用知識來改變貧困落后的中國。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責任感與使命感,我認為這是一代偉人成長起來的關鍵所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的一個“匹夫”二字,使多少人望而卻步。當有了改變社會的理想,又怎么會在意生活中瑣碎的雞毛蒜皮呢?有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宏偉的理想,貧困似乎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他們的眼中信仰比生命更重要,就像高爾基所言: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
但他們畢竟還是一群孩子,他們也有過迷茫和彷徨,有過苦楚和辛酸。當他們面對袁世凱惡行、當他們面對兒女私情和理想抱負的矛盾、當他們面對權和利與信仰理想的碰撞時,是老師的開導和啟迪、是朋友的攙扶與鼓勵,讓他們認識到:縱使是千年的古城壁,依然會有植物爬滿石縫間,未來是美好的……
再有就是劇中塑造的其他一些鮮明的人物:城防營營長張自忠、普通警察警察郭亮、商會老爺陶翁、賣臭豆腐劉三爹……他們的深明大義,讓我覺得中國之所以沒有滅亡,正是一位有了這樣一群偉大的人。少爺王子鵬,也打破了人們對紈绔子弟的印象,他從一個軟弱無能的少爺,變成一個敢于吃苦、敢于搏斗的新青年。菜和森的媽媽,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依然爽朗的朗誦著普希金那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這部創(chuàng)下央視收視紀錄的紅色勵志電視劇,真的是讓人獲益良多,大家也不妨親自去感受一下偉人的成長歷程。去找找自己的榜樣。
最后,就以梁啟超的話共勉吧: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地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氣息奄奄,于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業(yè),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六年級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精選篇2
看到海南高考作文題:“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我不由地想起不久前發(fā)生的兩件事。
其一,是復旦大學醫(yī)學院碩士研究生黃洋,被同是研究生的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兩個同學都很優(yōu)秀,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磕碰和摩擦,最終導致“同室操戈,相煎太急”——一個同學的生命隕落了,另一個同學的人生也毀滅了。
其二,是最近躥紅網絡的江西農業(yè)大學“帶飯哥”。圖片中,兩個被贊為“中國好室友”的大學生,用一根木棍抬了10盒外賣走向寢室,其中一個學生手里還拎著一份飯。網友嘆其“帶的不是飯,是感情”,是濃濃的同學之情、友誼之愛。
青春歲月,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季節(jié)啊!同學之情,是多么讓人懷念的純真情感啊!那么,是什么,讓美好的人生季節(jié),充滿著殺氣騰騰?是什么,讓純真的同窗之情,變成了復雜的“人之江湖”?
也許,在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多了猜疑,少了信任;多了計較,少了寬容;多了隔閡,少了理解;多了妒忌,少了欣賞。反之,如果同學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欣賞,定能換來團結友愛、其樂融融。
學會包容和欣賞。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當然也有缺點。我們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包容別人的缺點,這是為人處世之道。打個比方,黑板上的一個白點,如果你把眼睛聚焦在白點以外的區(qū)域,那么,你看到的將是黑暗的世界;如果你把眼睛聚焦在白點上,那么,你看到的將是一點光明,一點希望,一點力量。
相互幫助和信任。古語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活中,你關心別人,自己會得到更多人的關心;你幫助別人,自己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樣的,信任也是一樣。如果你處處猜疑,別人也不會信任你;如果你信任別人,換來的也將是信任。可謂“以關心贏得關心,以信任換來信任”。朝夕相處的同學之間如此,激烈競爭的生意伙伴之間亦然。
值青蔥歲月,讓我們學會包容和欣賞,盡情綻放美麗的青春之花!
恰同學少年,讓我們相互幫助和信任,攜手走過難忘的求學旅程!
許楊柳老師點評:“學會包容和欣賞”“相互幫助和信任”是本文的觀點,符合題意。文章舉了兩個事例,一反一正,論述不同的同學關系,并分析其原因,“也許,在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多了猜疑,少了信任;多了計較,少了寬容;多了隔閡,少了理解;多了妒忌,少了欣賞。反之,如果同學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欣賞,定能換來團結友愛、其樂融融”,順理成章地提出觀點,分兩段論述,結構清晰,而且每段開頭引用俗語和名言,說服力強;文末句式整齊,再次點題,不僅突出了主題,也有文采。可以判為一類文。
陳小娟老師點評:從包容和欣賞這一角度來立意,是正確的立意,而且它的事例很典型,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正面和反面的事例,引人深思;同時能從材料入手,假設推理,引用設譬,說理形象,是篇好文章。
六年級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精選篇3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部電視劇,名叫《恰同學少年》,我很好奇,于是,看了幾天以后,我漸漸迷上了這部電視劇。
這部電視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xiàn)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優(yōu)秀教師形象。當然,這部電視劇中也有讓我難忘的一刻,一次,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zhàn)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卻空無一兵可資防守。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
這個故事中的驚險時刻,讓我都為他們擔心,當然,毛澤東的機智、勇敢也使得我不禁佩服他。
記得我看過一篇關于《恰同學少年》的有感: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
雖然,我不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但是我可以體會到他深深的情意。
這真是一部好看又精彩的電視劇,他講述了毛澤東的大學歷程,使我終身受益。
六年級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精選篇4
這些天來,我天天都在看《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故事主要講述了毛澤東等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學子在長沙第一師范里渴望知識,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最后那一集了。
一支潰敗的反動軍閥部隊想占領長沙城。嚇得老百姓們四處逃散。就在這時,以毛澤東為首的一支一二百人的學生軍將反動軍閥團團圍住,他們先用此起彼伏的吶喊聲來嚇住敵人,這樣敵人就以為他們有好幾千人,接著他們又把點著的鞭炮放在油桶里,來虛張聲勢。
敵人心虛了,便要求談判。毛澤東挺身而出,決定親自前往,但是大家都擔心毛澤東會出什么意外,議論紛紛,最后才決定由毛澤東、蕭子升和蔡和森他們三人喬裝改扮后,一起去同敵人談判。
他們昂首挺胸大步走近反動軍隊。當毛澤東和副官握手時,副官懷疑毛澤東他們不是長沙城內的正規(guī)軍隊,所以心里很不服氣,握手時他就暗暗用力,想給毛澤東一個下馬威。毛澤東也毫不示弱,最后副官被毛澤東攥得齜牙咧嘴,只好松了手。
開始談判了!毛澤東說:“我給你們兩個選擇:1、繳槍后退出長沙城,2、死!”反動隊長說:“能不能給我們留一些槍,回去我們也好交代。”毛澤東嚴肅地說:“不行,全部繳槍!”當反動軍隊準備交槍時,那個副官不服氣地說:“反正我不交!”毛澤東瞪著眼睛說:“那你就試試!”當我看到這里,我真對毛澤東的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品質欽佩不已。
可是就在反動軍隊已經交了兩個小隊時,被綁在第一師范的三堂會會主馬爺跑了出來,他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不要相信他們!他們只是一群手無寸鐵、手拿破燒火棍的學生軍。”反動隊長疑惑地說:“那怎么有槍聲?”馬爺說:“他們把鞭炮放在油桶里糊弄你們呢!”反動隊長冷笑著對毛澤東說:“戲演的可真不錯啊!”遠處的學生都呆呆地看著毛澤東他們,不知所措。這時我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緊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只見毛澤東神態(tài)坦然自若,慢慢地端起杯子,喝下一口水,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郭亮帶著一小隊長沙城內的警察來幫助學生軍,他們從遠處對準馬爺開了一槍,馬爺應聲倒下,嘴里還喃喃地說:“他們還…還真有…有槍啊!”
這下敵人被鎮(zhèn)住了,只好乖乖地繳槍投降了,這時我才長長地噓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看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我真為毛澤東機智勇敢的精神所折服。他在青年時期竟有這樣非凡的膽識與才能,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六年級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00字精選篇5
翻開《恰同學少年》,走進毛澤東,走進那段難忘的歲月,感受那個時代的青春激情。
內容向我講述了毛澤東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為主線,充分展現(xiàn)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尋求理想而奮發(fā)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與情懷,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斗志。
懷著對革命領袖的好奇心,翻開這本震撼心靈,給予我無限斗志的《恰同學少年》。
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顆顆積極向上,為國為民的心,仿佛催促著東方雄獅從噩夢中奮起,也為我們譜寫心中最美的詩篇。
穿越時空,那個時期國內外發(fā)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讓人浩氣長舒,激起我內心深處潛能的正義感。明恥篇使我看穿有的人邪惡的嘴臉,而有的人卻讓我領會昂首向前;一句“感國家之多難,誓九死不移”掀起我內心的波瀾,瞬間萬分感概就像洶涌澎湃的巨浪涌上心頭;書生練兵則告訴我:沒有一個野蠻強健的身體,光有滿腦子書蟲,那國家的強沒有了武力的振興何提成就啊;
合上這本書,回憶她一樁樁,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它教我向領袖革命看齊,引我邁出困境將歷史和未來的接力棒焊接。
新中國,新未來是中國無數(shù)個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暗暗許下誓言:在中國未來的道路上一定有我鋪下的牢固的磚。
我在靜謐中感嘆道:“書中看到的竟不是一堆“國家,民族,理想,志向”的大道理,而是一個個年青人為新世界而奮斗,打拼的歷史。我想:歲月是永遠奪不走那昂首挺胸的神情,張翅飛翔的雄鷹,就算再過一個世紀來翻開它,也依然會讓人的激情像洪水般泛濫得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