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
信仰和人們一般所說的信念有所不同。信仰回答的是人生日常關切最有深度的方面。信仰的對象也是崇拜的對象,在人類經驗領域內的萬事萬物,一切無不是有限的,也只有有限的價值,這些只具有有限價值的事物很難作為信仰對象。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歷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歷
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范文(1)
在建黨__周年來臨之際,我懷著崇敬的心境認真觀看了大型紀錄片《信仰》,紀錄片用一幅幅動人的影像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信仰,堅守信仰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對黨的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堅定了我共產主義的信仰。
信仰是堅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理論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信仰的社會形態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實踐信仰的奮斗腳步,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無論在多么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這光芒閃耀的信仰真諦,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移堅守的精神家園。
選擇信仰很艱難,堅守信仰更難,在實踐和堅守信仰的道路上,鋪滿著荊棘,更有無數的革命先烈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革命前輩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叱咤風云,震撼日月,擎起了照徹神州的通天火炬而直面生死。先烈們視死如歸,義無反顧,因為他們是頂天立地的人。信仰是引領他們前進的天,人民就是支撐他們奮斗的地。
信仰在傳承,事業在延續。在和平建設時期,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沈浩、任長霞、吳任寶、郭明義等共產黨人,他們盡管身處不一樣年代不一樣時期,但卻始終貫徹著一個共同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身體力行在人民的心目中樹立起了一座座豐碑,書寫著這些共產黨人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也詮釋著他們的堅定信仰。
__多年來,共產黨人的信仰,已經變成了今日的旗幟,在這面旗幟的感召和引領下,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到了黨的隊伍。青年黨員們用青春的活力給信仰的旗幟增添了新的光彩。在各行各業的平凡崗位上,無數青年黨員不畏困難,勇于創新,甘于奉獻,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生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真義,豐富了共產黨人信仰的時代內涵。
如果說,在革命夢想高于天的年代誕生的英雄為共產黨人的信仰繪就了基本底色;在活力燃燒的歲月涌現的典型為共產黨人的信仰構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與時俱進的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信仰將成為我們為人民服務的不竭動力,信仰體現為對我們事業的執著追求,信仰是對事業的堅守,信仰是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的豪邁。
今日人們已經過上了前輩們為之犧牲為之奮斗的幸福生活,而那91年前點燃的信仰燈塔,依然照耀著我們前行的路。信仰激勵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時候,當我們被納稅人誤解受委屈的時候,當我們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給納稅人解釋稅收政策的時候,當我們被繁重的工作壓的抬不起頭來的時候,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將成為我們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和對事業孜孜以求的堅定信心。如果把個人的奮斗,融入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那就成為了信仰的堅守。即使生命歸于結束,在信仰的堅守和傳承中,一輩子就變成了永遠。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堅持先進、純潔和優秀,始終是我們如磐的根,不變的魂。今日我們站在新時代的潮頭,信仰的光芒將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用辛勞和汗水澆灌信仰的大樹,用青春和熱情書寫為人民服務的新篇章。
歷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精選篇1
最近,我觀收看了理論文獻紀錄片《信仰》,它分三集,第一集《只要主義真》,第二集《壯志換新天》,第三集《時代先鋒行》它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經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看完影片,我感觸很多。我們的黨從初期以馬列主義為信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經過共產黨人的努力,建立了我們的國家。也是這種信仰支撐著我們的革命、建設、改革,走過這90多年,直至今日。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會里,共產黨員們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著平凡的事,但它是有益于黨的發展的事;是有益于社會提高的事;是有益于人民的事。這是因為共產黨員的信仰沒有變,有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黨的事業就會永遠持續下去。
信仰是抽象的,必須經過實實在在的行動表現出來,一個時代的前進,靠的是奮發向上的精神;一個民族的發展,靠的是進取進取的意志;一個帶領人民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更需要在各個領域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創造一流業績才能把自我的夢想逐步變成現實,在新時期共產黨人信仰的本質就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踐共同富裕的夢想。不一樣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代表雷鋒、黃繼光、王進喜、華羅庚、郭明義、吳孟超、孔繁森、李林森、楊善洲等激勵著我們進取向上,牢固樹立堅定共產主義的夢想信念。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思想上的先進性,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堅定夢想信念,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立足本職崗位,努力改革創新,自覺奉獻,創先爭優,堅持廉潔奉公,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宗旨,堅持心中的信仰,進取發揮人社部門的職能作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把我縣建成禮貌和諧的新五華而努力奮斗。
歷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精選篇2
曾經,在念大學的時候,"信仰"對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虛無縹緲,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我從未認真考慮過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應該追求怎樣的信仰?但當我踏上區婦聯的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我開始有了一種信仰,那種信仰激勵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別是近日,在支部的組織下觀看了《信仰》紀錄片,更是感觸頗多,一個人只有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有明確的奮斗方向,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正如紀錄片里所說:"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理論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社會形態,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今天,我們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的未來,是共產主義。"事實表明,共產主義信仰在萬眾一心的集體進取中迸發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難輝煌;從建黨偉業到建國大業,從獨立自主到自力更生,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從初級階段到小康社會,從中國特色到和諧社會,從三個代表到科學發展,信仰的力量引領一個古老的民族持續實現復興的夢想。
堅定信仰,需要勇氣。晉朝劉琨講過:"膽識堅定,臨難無茍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對困難 挫折 風險,都能做到堅定不移 堅韌不拔 堅持不懈,是需要有點勇氣的。只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離開了勇氣,也就離開了堅定,失去了信仰。對照自己,更需不斷錘煉這種可貴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況下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風雨不動安如山"。
堅定信仰,需要實踐。堅定的信仰需要在實踐中錘煉,更需要用實踐進行檢驗,不斷增強堅定信仰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別人眼中,我是典型的“三門”干部,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掌握的只是書本知識,缺少工作閱歷、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個學習、實踐的機會。向基層婦女干部學習,學習如何把黨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如何做好婦女工作,如何處理好復雜問題;向實踐學習,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本職工作和基層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緊密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把基層實踐中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及時的總結;向婦女群眾學習,耐心傾聽她們的意見與建議,集思廣益,更好地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
我堅信自己將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氣、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勁,為信仰的旗幟增添新的光彩。
歷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精選篇3
為人民服務,就得拿出一輩子。6月24日至25日晚,為慶祝建黨__周年,展示各個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質、夢想信念和傳奇故事,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每集時長50分鐘,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細節”的表現手法,經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90多年來,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鐵、百折不撓的優秀兒女忠誠踐行黨的宗旨,勇立時代潮頭,植根中國大地,與人民心連心,為旗幟添風采,我們黨和她所領導的民族偉業才能于艱苦卓絕中砥礪奮進,于風云變幻中風光無限。
在觀看《信仰》中我體會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要牢記黨的宗旨,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更好地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應始終以大局為重,在做好自我的同時要抓好班子建設,時刻謹記自我的職責,認真開展上級部署的各項工作。作為一個社會人,是追求夢想,還是追求名利,結果會大不相同。追求夢想的是奮發向上的過程,也是升華人生的過程。如果追逐個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會滿足,追不到則會失望痛苦。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開始時工作很不錯并且很有成績的干部,之后卻墮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問題。沒有信仰,就經不起失敗的考驗,就不會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我又如何堅定信仰呢?
我認為應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學習國家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把夢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動和實干,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人活著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斗的活力,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歷史紀錄片信仰觀后感精選篇4
大型紀錄片《信仰》詮釋了中國人是如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歷史選擇毛澤東和蔣介石代表各自的階級和政黨,用手中的槍桿和心中的信仰,用對歷史的感觸,和對未來的預測,在飽經風霜的中國大地上,在進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國的命運也就取決于這兩種信仰的博弈。這種信仰成了中國人尋找一條民族獨立和現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偉大的黨,以及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產黨宣言》創造了共產黨信仰的起點。1992年,鄧小平以往回憶說:我的入門教師是《共產黨宣言》、《共產黨ABC》,正是以《共產黨宣言》為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不停的追尋,堅守自我的信仰,發揮了他永恒的魅力。
__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醞釀著時代的藍圖。開天辟地慨而慷。《共產黨員宣言》確立了中國人民自我的信仰,在這種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鋒隊開始了救亡圖存的偉大探索,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共產黨宣言》引導彭湃從一個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從他燒田契開始,已經開始綻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揭開了中國現代歷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還要堅守,正是有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堅守自我的信仰,才換來今日的幸福生活。聆聽著片中的入黨誓詞,再次心潮澎湃,歷經各種時期,黨的誓詞也在不斷修改,但毛主席添加的“永不叛黨”一句從未更改。絕大多數共產黨人在用生命捍衛自我的信仰。___曾寫過:死,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說道:中國必須有個可愛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這樣對信仰的堅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此刻已經出現。當然,不是所有的共產黨人都能堅守自我的信仰,像陳公博、張國燾等人,他們終將被歷史所唾棄。
中國共產黨創造歷史奇跡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戰役陳樹湘斷腸而死,為蘇維埃流盡最終一滴血,陳毅的“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表達了對信仰的忠誠,張思德的為人民服務,劉胡蘭的“怕死不是共產黨員”,無不是對信仰的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斗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從蘇維埃到民族解放,從新中國到五星紅旗,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去實踐自我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人們凝聚起來,為信仰而奮斗,就是為未來而奮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完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