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
回憶往事,展望今朝,期待未來,縱觀整個歷史,不禁感嘆到中國的偉大,神奇,讓人情不自禁地舉起大拇指。周日我和媽媽一齊參觀了中國最大最有名的軍事博物館,不禁讓我在以下幾方面產生了感慨:走入大廳鋪入眼簾的是幾位英雄曾坐過的各種軍車以及琉璃彈,火箭炮,長式大炮,短式大炮,還有那些有代表性質的卡秋莎琉洋槍,讓人僅有贊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完全不輸那些自稱強國的國家。
延著大廳我們先向右走,映入眼簾的是紅軍戰士們在艱苦革命路上遺留下來的有象征意義的用品、衣服,還有那些催人淚下的歷史事件,以及那些為人民為革命事業獻身的英雄人物的遺像,讓人自嘆不如,同時又贊嘆不已,而又為我們中國有這樣的一席人物而感到驕傲,但回過頭來又看了看那些對中國歷史有阻礙作用的人物以思想落后頑固到底的人,又感到了悲哀、可憐、可氣,更可恨。繞出古代及近代讓人不約而同的又走入了種中國的此刻。
有著一幅幅先進成果的圖,還有那醒目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又給人民以驚喜的面孔,中國的飛越似的發展,人民的不斷進取,進取向上的精神以及各個領導人的正確領導,使中國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完驚奇的畫片,又把我們引入了珍藏著數不清的小式兵器區。這一展區又給我們介紹了各種刀、劍、手槍、機關槍、炸彈、地雷,不用說大家都明白這又代表什么。
讓人再次看見了這個偉大民族的飛越似的發展。走出小型兵器室,我們又來到了中國各個地方制造的船支,大型坦克,大炮,飛機等大型兵器中。又是讓人驚喜了一番。原先我們的科學家們,也有聰明過人的智慧和超凡的想象力。看著這一幕幕讓人驚奇又驚喜的武器和歷史,讓人們有股沖勁,從而也證明了中國不是人們口中的那個沉睡的獅子,中國人真的站起來了。
對于這次參觀收獲如上,期望廣大中學生應進取參與類似活動,從而了解中國各個時代的艱苦,繁榮的腳印。
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精選篇2)
又到周末了,可教師留了不少作業,足足要做一天,幸虧這周不是上個星期,因為上個星期五語文教師留了兩張小報的作業,幸虧沒有周記,不然我非得嚇暈上十幾天不可。
大部分作業被我干掉后,我決定和姐姐去消遣消遣,可到哪里去好呢?有了!就和姐姐去離家不遠的軍事博物館吧!正巧國家規定到博物館參觀一律免費,真占便宜!
還沒進博物館,就看見博物館旁邊陳列著幾十門“紅衣將軍”大炮,原先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紅衣將軍”呀!
進了博物館,只見大堂的中央聳立著一尊毛澤東像,足足有四層樓高。我們還看了許多民國時期的槍支彈藥和文物,從“鴉片戰爭”看到“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看到“中許人民共和國成立”。
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一幅愛國華僑的畫,上頭有雄、虎、蛇、蛤蟆、鷹等動物和一些抽大煙、睡大覺的人,其中熊代表俄國,虎代表英國,蛇代表德國,蛤蟆代表法國,鷹代表美國,而那些吃喝玩樂的人則代表我們中國人。這幅畫告訴我們永遠不要放松警惕,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國家,不自強、自立就會被人欺負、挨打。
經過這個展覽,我仿佛穿越了時間長河,看到了過去的事物。明白過去,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
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精選篇3)
在我_歲的一個寒假中,爸爸帶領了我前往了首都北京,參觀了軍事博物館。
我們到了軍事博物館,進入大廳,便在無數的武器彈藥中構成了凝重的肅殺氣氛,但這剛剛凝結成的氣氛,就被旁邊熙熙攘攘的人群的喧鬧聲給消失了。那無數的炮彈連成一片,有核彈、閃光彈、魚雷、加長版AK-47炮彈,也有許多坦克車:K-2、K-18、S-1876a……使人眼花繚亂。
我們先到了地下的魚雷區,那里的魚雷有大有小,有筆袋那么大的,有一個屋子那么大的,甚至還有能夠“隱形的”超輕魚雷。里面的魚雷應有盡有,我在魚雷區中找到了一個兩棲魚雷,這種魚雷有強大的適應性,能夠裝在潛艇上,也能夠裝在異常制作的坦克上,只需投入發射艙,就能夠發射。
然后我們前往了機槍子彈和機槍區,那里的槍都與子彈牢牢地綁在了一塊,每一個槍都十分威武,那上頭的簡介令人驚心動魄,誰都不會想得到這小小的手槍能爆發出了如此之大的威力。
我們不但看了手槍和魚雷,并且看了新展出的航母。我們明白軍事博物館剛剛展出了與真正航母10:1的袖珍級的航母,但沒想到人排得那么長,足足有30多位。最終輪到我們登上航母了,那精致的零件,那細膩的線條,那宏偉的設計,都令人嘆為觀止。
我們參觀完了所有的物品,不禁贊嘆:科技宏博發展,人才衡量之己!我們此刻就應當好好準備,好好加油,爭取努力,拼搏奮斗,爭取在“小升初考試”中成為21世紀最好的“初中生”。
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精選篇4)
走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股侵潤著歷史莊嚴滿含著中國民族不屈精神的世紀之風便撲面而來。正當廳屹立一尊毛澤東同志的雕像,是他,當年帶領著四萬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在敵人的屠刀下翻身做主,開創出如今這一片完美的世界。
中央展廳中陳列著中國近代以來的軍事裝備,有模型、有實物。件件都透漏著中華民族的那種絕不屈服、永遠向上的精神。那高聳的‘東方紅一號’導彈更是闡述著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驕傲。
寒風刺骨,兩翼展廳頗得寒冷,一些當年參加過戰斗,或許還立下過無數次戰功的飛機坦克、輪船、火炮靜靜地在那里躺著,將那以前的霸氣深藏起來,一動不動,縱使那風一次次呼嘯而過。它們已經完成了歷史賦予自我的使命,此刻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靜靜地躺著,享受著他的子民們的無盡的敬意……
從大汶口時期的的一次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似乎總是籠罩在一層或濃或淡的硝煙中:朝代更迭、平定叛亂需要戰爭、抵御外敵。護我中華也需要戰爭。在這無數次的戰爭中,偉大的中國人民一次次發揮出自我無窮的智慧,創造出種種先進的兵器。這些樣式各異,種類繁多的兵器描繪出了一幅中國兵器的改革圖:最初的石質兵器到之后的銅制裝備,再到之后的火槍火銃,到此刻的槍炮彈藥、導彈衛星。這一系列的發展無不彰顯著中國人民的智慧,預示著中國人民的再度騰飛!
如今的中國已經告別了過去的那種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狀態。一張張顏色灰暗的舊照片,一幕幕不堪入目的破壁殘垣為我們講述著中國人民在中國歷史中反抗外國侵略、誓死保衛家園所做出的一次次斗爭。那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但同時又是一段振奮人心的歷史。舊中國在哪里滅亡,新中國從那里走來!
讓我們高舉起新中國的偉大旗幟,肩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教師組織我們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十一五輝煌展覽活動,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情緒重溫歷史足跡,憶往昔崢嶸歲月,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博物館正門上方有是毛主席親筆書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匾額。建筑巍峨壯觀,氣勢雄偉。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綜合性軍事博物館。是收藏我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代和現代的革命歷史文物,研究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的國家博物館。
首先,我們參觀了兵器館。那里陳列著中國自行研制的坦克、大炮、導彈、火箭和衛星。頓時,我們被這種威嚴的場面怔住了。那里的每一件武器,都凝結著中國人的血汗。強大的國防才能保衛我們的國家,先進的武器才能支撐起強大的國防。
在土地革命戰爭館,我們看到了翻身農民在黨的領導下斗地主、分田地的巨幅油畫,我們看到了貧苦百姓爭相送自我的兒子、丈夫參加紅軍的照片,我們感受到了勞苦大眾對黨的擁護和愛戴,看到了黨在人民群眾的地位;在那里,我們看到了在艱苦卓絕的戰斗環境中老一輩革命家親筆起草的戰斗電文,看到了黨領導下的紅軍長征時用過的牛皮水袋和草鞋,看到了過草地、爬雪山時艱難的步伐,我們感受到了正是有了黨對軍隊的領導,正是有了黨組織以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我們的軍隊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們看到了黨的新政權面臨的惡劣環境和艱難局面,一面黨旗,一片忠誠,一分誓言,一顆赤心,老一輩革命家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著中國最偉大的戰爭。同時,我們還看到了紅軍行軍時用過的鐵鍋、挖野菜用過的刺刀、打仗時用過的土炮、打勝仗后軍事指揮員的合影埔軍校第一期同學錄、毛澤東、周恩來使用的望遠鏡、朱德南昌起義時使用的手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鋼印、瀘定橋鐵索、張學良贈宋哲元的指揮刀以及各種的公文。掩面沉思,我覺得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惟有時刻能夠證明發生的一切。
當看完抗日戰爭紀念館后感觸頗多!真是為那些侵略中國的小日本們感到可恨!為那些在戰爭中死去的平民百姓感到悲痛!為那些抗日英雄感到惋惜和發自心底的敬佩,敬佩他們的不怕犧牲敢于拼搏甚至同歸于盡的大無私奉獻精神,敬佩他們的驍勇善戰英勇頑強!我們永遠不會忘掉他們——正因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親人!
接下來的時刻里。我們依次參觀了全國解放戰爭館,抗美援朝戰爭館,古代戰爭館。由于時刻有限,我們結束了我們的參觀。對軍事博物館的參觀雖然是短暫的,對軍事博物館的印象永遠都那么模糊而清晰,對軍事博物館的歷史由不太了解到了解,對軍事博物館我們永遠充滿崇敬與自豪。
這天,我在學校的組織下來到了軍事博物館,一個特殊的日子、一群特殊的人共約來到了一個特殊的地方——軍事博物館。不為了別的,只為了慶祝一個特殊的日子——抗日戰爭的勝利。70年了,我們勝利70年了,我不禁在那神圣的廣場上吶喊,我為我的祖國驕傲,我為我身為中國人民而驕傲。我就這樣懷著萬分激動的情緒邁入了軍事博物館的大門。
進入博物館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的雕像,這頓時讓我感覺到整個大廳都變得莊嚴肅穆,使我燃起一股敬畏之情。走進大廳深處,一件件展出物跳入我的視野,一步兩步我邁著沉重而緩慢的步伐走著,應對著這一件件物品,我陷入了沉思。這些物品不昂貴也不精美,可是每一個都擁有自我獨一無二的回憶,這些物品就是軍事博物館為了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而特意請來的珍重“嘉賓”。應對著這些證明著歷史的嘉賓們,我竟無語表達我此時的情緒。
這些物品共同譜寫出一首抗日之歌,眼睛觸及他們的同時,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個與之相關的畫面,那是這些物品的記憶,它讓我們看到了抗日的艱辛,看到了紅軍戰士們堅強的意志,看到了他們用血在為我們建立幸福之路。不僅僅是視覺的震撼,我還聽到了我軍與日寇抗戰時的槍林彈雨聲,甚至是親臨其境,爬雪山過草地,那時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生死一步間,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步就可能讓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消失。然而,我們偉大的紅軍戰士們卻是用他們的腳一步步走過了這些地獄之地。此時我才堅信我們的紅軍就是一個奇跡,一個帶給我們光明未來的奇跡。看著那些為了自我的夢想、為了自我的國家而犧牲的烈士們的名單,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正因我明白自我的幸福生活是這些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曾為了幸福生活而發奮奮斗過,只是沒能親眼看到就壯烈犧牲了,我為他們惋惜也為他們驕傲,他們將永遠成為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再此時,周圍的空氣都凝結了,我站在這些烈士的名單前,無語,只是深深鞠了一躬……
我懷著復雜的情緒離開了軍事博物館,這次的參觀給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離開軍博時我回首望了一眼,看著那依然莊嚴而沉重的立在那里的博物館,我心中暗暗起誓,為了建立新中國而發奮奮斗過的人們啊,請將你們的期望、中國的未來寄托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吧,我們會用自我的行動來鋪設中國完美的未來之路。絕不辜負你們的發奮!
軍事博物館七年級學生觀后感(精選篇5)
20__年暑假,在北京的一天,爸爸提議去參觀軍事博物館。早上,我帶著好奇的心境跟著爸爸來到了軍事博物館。
雄偉壯觀的軍事博物館外面有兩架飛機,一架是毛主席坐過的里——2客機,一架是空軍英雄王海駕駛過的米格——15戰斗機。看到這兩架飛機,我的心就開始興奮了,外面已經這樣好看,里面必須更漂亮。
進入軍事博物館大廳,迎面是一尊毛主席的漢白玉坐像。當我進入展覽大廳,我好象進入了夢境一樣,哇!那里簡直是兵器的海洋!有一臺臺威猛的坦克、氣勢沖天的導彈。在展覽大廳的二樓有各種各樣的槍、炮彈、魚雷等。我最喜歡看的是手槍,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微型手槍,有的偽裝成拐杖,有的偽裝成鋼筆,有的偽裝成手套,等等……
隨后,我又和爸爸去露天展廳參觀飛機,好多飛機奇形怪狀,都是些過去的飛機。我看著看著,忽然發現了一架趴在地上的破飛機,顯得異常丑陋。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午時。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軍事博物館。在那里我不但看到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武器,更讓我增添了許多兵器知識。